柏柳村中的福鼎白茶

 

点击上方「茶联盟」订阅不一样茶资讯  汽车在山间公路悠然前行。正值盛夏季节,放眼车窗外,满山遍野都是明亮的绿...

点击上方「茶联盟」订阅不一样茶资讯

  汽车在山间公路悠然前行。正值盛夏季节,放眼车窗外,满山遍野都是明亮的绿色,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肺的茶香。这绿,这香,不知不觉中就把天气的炽热给消解了。



村口耸立着一块石碑——“中国白茶第一村”,这提醒我们此行的目的到了。这儿就是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白茶的“祖地”。先前在央视看过一部电视纪录片,题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其中的一辑,便是在这里拍摄的。片中,国家非物质遗产福鼎白茶制作工艺传承人梅相靖老先生边演示边讲述,向观众介绍福鼎白茶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古朴精雅、寓严苛要求于简明过程的制茶技艺,让人印象深刻。



在福鼎的茶业版图上,点头镇可以说是重镇中的重镇。它不仅有面积广大的茶园、数量众多的茶商茶企、汇聚区域茶叶交易的专业市场,而且因其厚重的茶叶生产历史、文化传承以及茶业与地方经济社会、与民众生活的血脉动相融的关系,在福鼎茶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镇各个茶村中,柏柳又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这句话在茶业界内广为传唱。而柏柳村之所以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视作“中国白茶第一村”,正因为它与福鼎白茶之间的深远渊源。



福鼎白茶的优良品质,首先与茶树品种和茶叶品质有关。作为福鼎白茶原材料的两个本土产的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早在上个世纪就被国家权威部门确认为国优品种并以第一、第二的编号,被称为“华茶1号”、“华茶2号”。两个品种都是从点头镇走出来的,其中的福鼎大白茶便出生于柏柳村。



当然,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访福鼎白茶的制作技艺。而生活在柏柳的梅家,正是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梅山派”的传承人。

据民间传说和福鼎乡土文献记载,白琳翠郊吴氏是制作白茶的一派。翠郊吴氏在清乾隆年间经营白茶而发迹,至今留存清代的规格宏大的吴氏古民居和相关的制茶工具。点头柏柳白茶的“梅山派”是一派,发衍始于梅氏,据其宗谱,梅氏第33世代出了一位梅伯珍,以种植、制作、经营白茶起家。梅伯珍字步祥,号筱溪,又号鼎魁,生于光绪乙亥年(1875),卒于民国丁亥年(1947),青年时以茶业为生计,信用著于茶界,民国二十八年被推荐为福鼎茶业新设示范厂总经理兼副厂长,民国二十九年为福建省茶业十厂联合采办经理。随后几十年他辗转于南洋新加坡等地行茶商,声闻海内外。晚年回顾一生经营白茶的经历,整理有关手稿,结集成《筱溪陈情书》,并保存至今。到他六十六岁时,时任福建省建设厅厅长壮晚芳题写“荈苑耆英”牌匾赠送梅伯珍,以示纪念。其后人将白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下来。



另据当代的茶业界泰斗张天福教授调查考证,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还一个流派。清代(约1857年),点头柏柳陈焕、张吓钦等人发现“绿雪芽”茶树后,并移植家中繁殖。光绪三年(1875),有黄岗周开陈也移植、培育了白茶树。目前,包括翠郊吴氏一派及陈、张、周等第一代传承人因年代久远,难以理出他们的传承脉络,其传承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究。

民间保存着大量传统手工技艺,记录了先民创造生活的轨迹。传统的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在福鼎这方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发端、发展、成熟,融汇了一代代福鼎人民的创造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为一种传承悠远的古老工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孕育、成长的摇篮在太姥山区。直到今天,在太姥山区和闽浙边界地区流传至今的太姥娘娘种茶制茶造福一方百姓的神话传说,太姥山中那株直到今天仍然枝叶葳蕤的“绿雪芽”千年古茶树,据说就是太姥娘娘亲手栽种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母体”。先民们运用晒干或自然晾干的方法,把鲜嫩的茶叶保存下来,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萎凋”技术。这种原始而生态的制茶工艺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而在长期的实践中,福鼎茶人既摸索出一套能够保持茶叶原生态品质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形成了独特而成熟的加工工艺。它是一种轻微发酵茶,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这两种国优茶树品种的鲜味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工序,采用不揉不炒的特异精细方法加工而成。这种独特而自然的加工工艺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质,成为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



看似简单的福鼎白茶工艺其实对于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十分讲究。白茶制作程序从采摘开始,福鼎白茶对于茶叶的采摘要求极其严格,一般都采摘白毫多的肥壮芽叶,还有“十不采”的规定,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空心芽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霜冻芽不采”。萎凋是白茶制作的关键环节,采摘后的芽叶,马上进行萎凋,还要根据不同气候、不同芽叶、不同地点,选择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加温萎凋等不同方法。不管用何种方式萎凋,都不炒不揉,摊放在竹制萎调筛、萎凋架、水筛或萎凋槽上,让芽叶自然萎凋,实现合程不落地生产。对芽叶选择的不同、成茶形体美追求的不同和工艺上的适当调节与创新,又形成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等不同的福鼎白茶类别,从而使福鼎白茶的种类更加丰富,工艺更加成熟。

在梅相靖老先生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村中一处老建筑之内的“白茶作坊”参观,这是村里保留最早的白茶做坊。



在一间作为烘焙屋的房间里,老先生娓娓讲述了古老白茶的手工制作流程,从晾青、萎凋、渥堆,到炭火烘焙……他仿佛就是在引导着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福鼎白茶的制作流程,感受这门古老的技艺所蕴含的悠远而深厚的人文气韵。

今天,福鼎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的代表,已经蜚声五湖四海。它的地域唯一性、工艺天然性和功效独特性,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它承载着的丰厚文化,也正在不断地被发现、发掘,并不断发扬光大。它集悠久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畲族文化、宗教文化、健康文
化和时尚文化、女性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符合人们普遍存在的“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时代心理,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品茗的乐趣,更多美的、文化的享受。

作者:金记、冯文喜



茶联盟① 茶文化的推广平台 (让更多人认识茶)

② 茶知识的分享平台 (让更多人认知茶)

③ 茶结缘的交友平台 (线上线下互动源)

电话:0593-6126128

QQ:996126128


    关注 茶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