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思语//关于人生

 

人生哲理在世纪末被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暮色。身在人生而蒙味于人生,蒙味地无法谈论, 无须谈论。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作者简历

桓林发,男。汉族。1956年4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学历:本科,职称:助理编辑。写有散文、随笔、小说和电影剧本。个人爱好:码字,摄影。

网络小说:

长篇小说《开在刀尖上的玫瑰》、《蝴蝶之谜》被北京星智华影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买断影视和出版权。

剧本:

剧本《鬼墅》与苏州新天地公司签约

剧本《他们不是坏人》与上善若水传媒公司签约

微电影:《劳动美幸福路》由上海彬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拍摄

纸质媒体:

《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江西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经济晚报》、《信息日报》、上海《人才市场报》、和 《中国大学生就业》、《做人与处事》、《中国工人》、《新一代》、《华夏青年》、《劳动世界》、《民办教育》、《职教论谈》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网络媒体:

长篇小说:《中国狼》、《黑咖啡》、《抗日之潜伏者》、《敌特代号:白熊》、《兵血锋刃》、《灼烧30年的初恋梦魇》、《鸡血石和蔷薇花瓣》、《黑咖啡》等

 关于人生

   ——读《相约星期二》碎言

清晨起来,眼睛是惺忪的感情是沉甸的,一宿未眠。当我看完《相约星期二》的最后一行字,眼睛湿润了,我是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把它合上的。

这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教授,年迈并患有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16年前的一位学生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是一门人生必修课,讲授了14个星期。



人生,这个古老而富有哲理的话题,翻阅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古到今,没有人能够谈彻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很显然,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生或一时的感悟,都不能保证适合今后时代的需要,符合今后别人的准绳。庄子,以“游”的姿态看世界,是一个潇洒而又悲凉的人生,革命先驱李大钊,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是一个悲壮的人生,20世纪中叶的雷锋,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一身的追求,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生。然而,40年后,一个最实用主义诞生了,匆匆奔波的是聪明的、世故的、成熟的,冷漠的五花八门的实用注意者,他们谈论的是金钱物资,人生的话题被冷落在遗忘的角落,人生哲理在世纪末被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暮色。身在人生而蒙味于人生,蒙味地无法谈论, 无须谈论。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最让我感动的是莫里老人,在他生命乐章的尾声处洋溢的憾人魅力,都是以他生命的本身来演奏的。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受于人,并去 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在莫里老人看来,对他人的关爱和奉献是验证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生命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这种价值的最高体现,就是有没有使很多其他生命因你而感到安全、高兴、解困。“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一个靠重力敲打才能呼吸的老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所讲述的人生哲理,正是我们所缺少、所贫乏的。“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在我看来,老人不仅仅是向他的学生道出了人生的根本意义,而是向我们每个读者,每个人都道出了人生的意义所在,这也正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







往期回顾

1、桃源拾韵//文化沙龙丁酉春节微信联欢嵌名联、拈字联专辑

2、桃源思语//一袖云

3、桃源思语//空城

往期


    关注 桃花源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