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如何理解幼儿间的 “欺负”行为

 

孩子间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真的是欺负行为吗?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间发生的?种种冲突和矛盾呢?...

Q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时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
Q
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
Q
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孩子间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真的是欺负行为吗?

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间发生的

种种冲突和矛盾呢?
正确认识“欺负”行为

辨别“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家长一般认为孩子间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就是欺负行为,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孩子间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只是孩子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表现。从心理学上讲,攻击性行为一般可以分为:(1)敌意性攻击。即并无特定的诱因,仅仅因为敌视对方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2)工具性攻击。即有特定的诱因,孩子为了达成自己的某种愿望,如抢夺玩具、受到干扰等情况下对对方发出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并非所有的攻击性行为都是欺负行为。
 ☕
一般情况下,欺负行为需要具备三个特征:

(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

(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

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孩子间有肢体或语言上的冲突,就武断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负。只有那种长期存在的某个孩子针对另一个孩子施加的语言或者行为的暴力行为,才能称之为欺负行为。而工具性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并不算是欺负行为。

幼儿间容易发生所谓的“欺负”行为的原因
●孩子自我中心思维,移情能力弱

幼儿期的孩子彼此间出现冲突很正常。根据皮亚杰对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学龄前幼儿主要属于前道德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总是按自己想象的规则活动,而不能理解别人的或一般的规则。科尔伯格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在道德判断上突出的表现是,关注行为的结果,不太会结合行为的动机来考虑行为的性质。
 ☕
正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的孩子,很难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在考虑问题时一般只会想“我要干什么”,而非“别人想做什么”。体现为幼儿对同伴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缺乏判断,由此容易产生对对方行为的误解,引发冲突。
同时由于移情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大多数孩子也很难体会到自己行为的后果,顾虑他人的感受。所以当孩子出现语言或肢体上的攻击性行为时,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这个行为做出以后,对方在身体或者心理上会受到怎样的伤害。如一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一下子把另外一个孩子推到一旁,被推的孩子可能会受伤,但这种后果孩子往往预判不到。


●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其行为带有“不可逆性”

幼儿期的儿童大脑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其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包括兴奋和抑制两个方面。幼儿神经系统中的兴奋和抑制机能发展不平衡,兴奋优于抑制。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会频繁地为幼儿提供各种新的刺激,不断引起幼儿新的兴奋点,促进幼儿发生新的行为,难以保持行为的稳定。
 ☕
幼儿时期兴奋机能超过抑制机能,大脑皮层对皮层中下枢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差,因而兴奋过程容易扩散,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表现为幼儿不善于思考、产生与实际行为相反的行为。

比如幼儿很难自发停止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在推人的时候很难迅速地想到拉的动作;正在伸手拿东西的时候很难把手抽回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间的行为冲突较多。


●孩子缺乏解决冲突问题的策略

在幼儿期,孩子的交往要经历从平行交往向互动交往的转变。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在发展中,开始具有交往的愿望,但与此同时,很多孩子还比较缺乏与同伴互动的方式和策略。如有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不是很好,没有办法顺利地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冲突时可能就无法用语言沟通,转而就直接采用行为攻击的方式以达到目的;有的幼儿则是因为缺乏一些有效的交际策略,如交换、协商、妥协等,当直接提出要求达不到愿望时,也容易采用攻击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
正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所指出的,有些幼儿之所以容易与同伴产生冲突,可能是意识不到策略的重要性,或者有好的想法却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

这类幼儿经常通过推、抓、妨碍、抱怨、威胁、忽视、祈求、批评或霸道的方式与别人接触。使用这些方法的幼儿经常被拒绝,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失败的经验,所以这样的幼儿倾向于产生敌对行为。

家长面对孩子被“欺负”的态度
●避免对孩子间冲突不当归因,对其心理“不当唤醒”

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当发生冲突甚至受到伤害时,作为父母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马上用道德判断的方式去判定谁对谁错,谨防走入误区。

如前所述,孩子间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属于“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这种类型一般只存在于中大班阶段,在托小班阶段几乎不存在。
 ☕
事实上,在孩子心中,本来没有谁欺负谁的概念,只是某某小朋友把我的东西抢走了,某某小朋友碰到我了,一般很快就能从冲突中走出来玩到一起。
但家长如果仅仅因为孩子间发生了一些肢体上的冲突,就归结于敌意性的冲突,经常询问孩子班级里有无小朋友欺负他,如果被欺负了要怎么做,等等,这其实是对孩子心理的“不当唤醒”。是在暗示孩子,周围的人对你怀有敌意,人际交往的环境充满了危险。

与此同时,还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我是弱的,是容易被别人欺负的,这容易使孩子更加注意谁强谁弱,无法完全投入活动,失去安全感。无论上述的哪种情况,对发展孩子良好的社会交往态度和能力都是不利的。


●避免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解决冲突和困难的机会

一些家长试图在孩子身旁竖起保护网,让自己的孩子免受伤害。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受欺负,或者要求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或者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那些有攻击性倾向的孩子一起玩,甚至有的会直接出面解决孩子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行为貌似保护了孩子,其实是让孩子失去了解决冲突和困难的机会,也在暗示孩子“凭借自己的能力,你没有办法应对这类情况,一定要有人保护你”。长此以往,孩子就没有办法在矛盾冲突中去认识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真的受欺负了还是仅仅是与同伴发生了一些矛盾?如果真的受欺负了,那么孩子自己有什么能力是需要增强的,如恰当的躲避能力、求助能力、争取同伴的帮助、多样化地解决问题策略等。孩子是在经历中获得成长的。
 ☕
当孩子遇到困境时,作为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帮助他成长,而不仅仅是如何保护他。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只有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才能真正地让孩子避免伤害,获得正常的发展。
END
微信号:yejy_jiajiaoban
[订阅方式 ]
联系本刊发行部0571-88073054
去邮局订阅
教育教学版32-30
父母孩子版32-130
教育科学版32-140
本文由《幼儿教育·父母孩子》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赵汝蓉


    关注 幼儿教育杂志父母孩子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