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茶 喝过了太平猴魁,就算是认识这个茶么

 

枯荒...



缘由

前几日去找朋友玩,恰好茶馆来人点了两杯太平猴魁,站在茶艺师身边,看着茶艺师投茶入水一气呵成,难免会闻到淡淡的花香伴随着轻微的豆香,才发现,其实听说过“十大名茶”很久,但是从未想过去一个个的了解这些茶叶。例如提到猴魁,只知其就是一长相独特的茶叶而已,但是其说法呢?



太平猴魁,是以地名和独特的茶叶工艺而命名的茶类,类似于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所以,太平猴魁从名字上就能看到一些信息,“太平”应该是地名,“猴魁”在现在可以说是独特的茶叶制作工艺。

“太平”既安徽太平县一带(早期地名,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但是茶名仍然沿用早期叫法),这一带早期盛产的茶叶为“太平尖茶”。从这其实不难看出,太平猴魁与太平尖茶之间有所联系。

“猴魁”,在现在可以说其是一类独特的茶叶工艺,但是名称何来?相传清光绪中后期时,太平尖茶便已经由太平人在南京、武汉等地进行销售,并且销量不断提升。买卖总是越做越精,有人开始将太平尖茶中一些大小整齐齐的芽叶单独捡出,作为精品茶来卖,发现很受市场欢迎。这一情况自然会被告知家乡的产茶人,这时有一名为王魁成(当地人都叫其王老二)的茶农便起了改变茶叶采摘嫩度的心思。王魁成具有丰富的太平尖茶加工经验,他认为,既然做好的茶叶要经过挑拣才可以选出一些精品茶,这么做不是很麻烦么,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选择等级高的原料来制作呢?于是他选择了位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的茶山所生长的茶园中又壮又挺的一芽两叶茶箐,通过太平尖茶的制作工艺来加工,果然做出了广受市场认可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太平尖茶,并且称呼这茶叶为“王老二魁尖”,这个“魁”既是用了王老二本命中的魁字,更深的含义是为了表达其“第一、最好”的意思。



后来的事便不言而喻了,“王老二魁尖”的加工方式被人所熟知,大伙儿都开始这么做了,便不好再用“王老二魁尖”这个名字了,于是便由于产地和最初制作人的原因,为其取了个新的名字,便是现在我们所知的“太平猴魁”了。因为猴魁脱胎于太平尖茶,所以仍然保留着太平尖茶该有的一些品质,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说法。

生长及制作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地低温多湿,土质适宜,云雾笼罩。主产区海拔几乎都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包括了猴坑、猴岗、颜家等地区,又以猴坑一带海拔在750米以上的茶叶所生产制作的猴魁为最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茶园特征,不止造就了猴魁茶叶品质的前期保证,同时也影响着猴魁制作采摘的特殊性。

猴魁的加工由采摘——拣尖——摊放——杀青——理条、做形——烘干六个大部分组成。

1:采摘

猴魁采摘极为考究。清晨朦雾中就上山摘采,雾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时。在采摘过程中遵循“四拣”得原则:拣高山不拣低山;拣阴山不拣阳山;生长旺盛的柿大茶(茶树品种),不拣其它品种的茶树;拣挺直茁壮的嫩梢,不拣弱梢病枝。



2:拣尖

鲜叶采摘后倒在拣板上,按一芽二叶的标准一朵一朵的进行挑选,做到过大不要,过小不要,过瘦不要,弯曲不要,无芽不要,淡色不要,紫色不要,病虫危害不要。



3:摊放

对精心挑剔出的鲜叶原料摊入竹匾或竹垫上,摊放时间4—6小时,使鲜叶轻微萎凋。



4:杀青

采用锅式杀青,以木炭为燃料,投叶量50-100克,锅温120℃左右,炒制时,不时变换手势,做到杀青均匀。在杀青的过程中一般都能听到嗤嗤嗤的声音,声音的尖锐程度也是判断杀青是否到位的参考点之一,声音缓下来,预示着杀青过程即将结束。杀青时也会尽量的将茶叶压扁、捋直等。



5:理条、做形

理条既是把杀青好的茶叶在白布上或者硬面上用手一一捋直。做形既通过机器(或人工)一批批的将捋直好的茶叶压扁。(现在也有人追求一种完全由手工的捋直和用手工一一压平的猴魁,俗称纯手工茶叶。)





6:烘干

烘干分头烘、二烘、拖老烘。头烘;用四个烘笼对杀青叶即行烘焙。温度由高到低,分别为100℃、90℃、80℃、70℃,茶叶烘到七、八成干时下烘,摊放回潮。二烘;将8-10锅杀青叶合并在一个烘笼上烘焙,温度约60℃左右,当茶叶含水量低于7%时下烘。拖老烘;出产前对烘干的茶叶进行拖老烘,投叶量为1公斤左右,温度约50℃,采用低温、勤翻、慢烘,以提高香气。以下附一张头烘的图片,“烘箱”越上层则温度越低



这是公众号自发文章以来文字图片搭配最为繁杂的一次,也算是比较简单的交代了太平猴魁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当然,猴魁为什么出名,为什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这其中又有很多话可以说,那么就下次有时间再哔哔。

每周周天固定会有一则茶文,或者是梦呓似的哔哔,或者是一本正经的哔哔。毕竟平时上班话少,只好在这一亩三分地撒欢。每周的其余时候有空就会发一张图片、一些话,多不会整理成文。后台的回复每天都不一样,等待你发现~~

这则文章完全是个意外,整理成文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下次用到,毕竟突然发现自己虽然能辨认出很多茶,但是很难说出这些茶的历史因缘和工艺特点。茶文化的学习仍然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关注 渔樵野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