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铜鼓舞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2006年5月20日,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

渊源


云南楚雄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铜鼓可能由铜釜演化而来,原为炊具或礼器。明代《蜀中风俗记》中载,婚丧与年节时,当地都要“击铜鼓歌舞”。同时,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驱病祈福)活动也紧密相关,如宋代史籍上说:“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钲,跳舞呼号”。

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 "骆越铜鼓"。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

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风格

特色


苗族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吃牯脏”“苗年”“芦笙节”活动中表演。铜鼓架设在场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制木桶置于铜鼓后面,时近时远相配合,以增强乐音效果。舞者人数不限,经常是越百上千,围成几个大圆圈,合着铜鼓的敲击变化互相呼应,表演以日常劳动生活为内容的舞蹈。苗族铜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点、读法及呼喊声,由于群众非常熟悉这些鼓点和读法所包含的内容,所以鼓声具有"鼓语"的特点。鼓手执双槌棒击鼓鼓点有专门的读法:“咚”表示右手击鼓心,“嘎”表示左手击鼓边,“的”表示双槌相击。例如“翻高豆”,意为“赶斑鸠”,舞蹈表现农民听说飞来的斑鸠,正在刨出黄豆种啄食,于是骑着马来到田里驱赶斑鸠。舞蹈动作有:在地边赶斑鸠、作抬腿赶、骑着马赶、拍掌转身下蹲甩腰赶斑鸠等4个动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语意为"迎客舞",表现主人以舞蹈欢迎客人的到来。据说此鼓点是受山林中啄木鸟"笃笃"啄木声的启发而编成的。客人到来时,主人和迎客者在路边两旁,拍手欢舞,迎客人进寨。其他还有表现"获猎归来""儿童放鸭""捞虾""捉蟹",以及"吃牯脏"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点读法和苗语鼓词。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说明: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关注 文化ad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