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小镇往事】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武原(上)

 

【嘉兴小镇往事】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武原(上)  一、武原镇的由来武原镇是海盐县城的所在地,是个千年古镇。...



【嘉兴小镇往事】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武原(上)
  一、武原镇的由来

武原镇是海盐县城的所在地,是个千年古镇。光绪《海盐县志》里,知县王彬在序首说:“海盐,故越地也,自嬴秦置县以迄于今,疆域五析,治城四徙,而不易旧名。”意思是说,海盐的历史悠久,虽几经析置,县治迁徙,而没改其名,这在全国县(市、区)中也不多见。

武原对我来说,的确很熟悉,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打小时候起,我就在镇上转来转去,时时领略着它的内涵,感悟着它变化中的繁荣。武原镇是全海盐县最繁华的地方。人们通常以方位将其定名,俗称北门、西门、南门、东门。幼年时,我居住在北门。

九岁上,随母亲迁到西门居住。西门和北门最大的不同,在于西门比北门繁荣得多,街也比北门宽。从东门往西走,西大街是镇上最闹猛的一条街。西大街东至曲尺弄口的五星桥,西至寺弄口的同安桥,全长不过数百米,宽不到五米,全是麻黄色花岗石板铺就。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数以百计砖木结构的两层老屋,楼上住人,楼下开店。临河的老屋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市河。站在同安桥上自西向东眺望,可以看到几座年代久远、造型各异的桥梁——大栅桥、秀水桥、叶家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镇建设的需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木桥也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桥。街的中心逐渐向新桥路一带迁移,秦山大厦、国际大厦、华联商厦、上海老凤祥珠宝店、蓝色书店等形成了一个以新桥路、朝阳路交叉口为中心的繁华商业区。以新桥为中心,自东向西以一条市河为间隔的两条平行路,海滨东路与朝阳路连接了西大街商游区和百尺路,那里新建的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形成了海盐县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海滨东路上董家弄步行街的新建,更为西大街商游区增添了不少色彩。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以为武原镇的名称由来已久。直到十五年前,我在县政协文史办工作,查阅资料时,才知其实不符。武原虽说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武原镇仅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事。因为在1945年前,尚无武原镇之名称,但武原之名的历史却可以追溯至很远。

务员

据史料记载,海盐县建制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下设华亭、武原、海盐、齐景等乡,这是历史上将武原作为行政区域地名之始。后曾三移县治,至东晋咸康七年(341)再迁治于马嗥城。如此说来,距今少说也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今浙北东北部(包括上海市奉贤、金山和青浦、松江的部分地区,以及嘉兴、海宁、平湖等)属越地,地域广袤,当时名为平原,为吴越争战之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各踞一方,争雄称霸,吴王阖闾南下侵越,在平原摆开战场。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两军在槜李交战。越以弱胜,击败吴军。阖闾死于军中。时隔两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再次举兵伐越,越败于吴,勾践被俘,略地为吴。后来越王勾践臣服于吴,吴将所占之地封还于越,于是又成为越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谭其骧先生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看到,春秋时期的地图上,武原两字后面加注着“平原”两字,而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只有武原而无“平原”之注了。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平原已经改称为武原。为了弄清武原名称之含义,我特地请教了原《海盐县志》主编王德坚先生,他说:“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曾请教杭州大学的历史地理系教授陈桥驿先生:‘武原是否可解释为地处平原,吴越交战用武之地?’当时陈先生的解答为‘这是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浙江属越地,在地名中尚有部分越语地名,武原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尚无法解释清楚其原意’。”

唐开元五年(717)移建县治于马嗥城西北,即今县城所在地。明初始筑砖石城,呈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狭,城周九华里三十五步(旧制一步为五尺),高二丈五尺。陆路建有四座城门,东曰靖海门,南曰来薰门,西曰望吴门,北曰镇朔门。城外护城河环绕,四城门河上置吊桥。南、西、北各建水城门一座,东濒大海而未设水城门。海盐地处沿海,明以来常遭倭患,故明清两代对海盐的城墙屡有重修加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郑茂增筑子城(大城区所附小城,也称瓮城)四座,敌台十八座。清顺治十六年(1659)游击郭北光修城墙浚城河。此后,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也曾多次重修。

旧城以新桥为中心,东西南北都有通衢大道。东西门间大道贯通,西接西门外大街。北城门由于偏东,故南北城门并不对称。南北大道北起北城墙百可园前,南接南门外官道。城内河道纵横,街巷交错,汊港浜池遍布于街巷院宅之间。除四城门吊桥外,还有大小桥梁三十多座。

这以后,武原镇的名称也几经改编。1932年,在县城区域内划分为中大、西大、北大、南塘四个行政区为镇。到1934年又改编为乡镇制,将中大、北大两镇合并为中北镇,其地域范围扩大为整个旧县城和北门大街。并将西大和南塘合并为西南镇,其地域范围从旧城西门吊桥(今五星桥)起西至关王庙(今海盐殡仪馆之东),南至富亭、建新一带。

抗日战争时期,古城屡遭日军炮击和轰炸,又几经沦陷,城内房屋被焚、被拆,存者无几,繁荣的小城沦为一片破败之地,北门商业区从此一蹶不振,破坏了旧城原有的格局。1945年11月,将中北、西南两镇合并,这才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武原镇。

二、那一条条悠长的弄堂

武原镇,水多,桥多,弄多,宅第园林也多。先说弄堂。也称小巷。旧时的武原镇,小街陋巷,遍布四隅,素有“七十二条半弄”之称。在我眼里,弄堂很有情趣,它们长短不一,宽窄不等,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地分布在镇的各个地方。每当走在小镇的弄堂和古宅,就感觉每一步都踩到一处古典的出处。而每一处都值得回味历史。现在旧志上所载的弄虽说有些已不复存在,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弄。这里只能举例说几条历史悠久且尚存的弄。

从东往西,以新桥路为中心,先说崔衙弄。这里原有徐用仪的老宅,其人咸丰九年中举人,同治元年充军机章京,平步青云,以四十余年为官的经历,用“清、慎、勤”为自己在官内外树起了良好形象,声誉之好在清廷的大臣中并不多见。然而,就在光绪二十年,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际,刚就任军机大臣的徐用仪,因与李鸿章、孙毓汶等力争主和,反对抗战,而被主战派弹劾,退出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解甲归田,回武原老家隐居。

归家后的徐用仪,显得很清闲。许是勤政惯了,耐不住寂寞,在县城崔衙弄的新桥弄之间宽敞轩昂的江南老宅里,每日修订着往年编纂的《海盐县志》,或吟诗作文,汇编诗作《竹隐庐诗存》。然而长期从政的徐用仪似乎再也按捺不住一颗在官场上跳动了半辈子的心。而此时,距他老宅不远,比他小四十三岁的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正在京城参加戊戌变法运动。他常常心情不好,有点失落,背着手在庭院中散步。思考着此时正在为使大清国强盛起来的光绪皇帝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是否真有可能成功。这位曾在清廷耀眼了大半生的前辈,此时心中恐怕正在暗暗嘀咕着张元济,果然变法不到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没几天,他接到了朝廷复任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的公文。获此消息的亲朋都来劝他“时事方艰,不如乞身通退”。殊不知,徐不但不听相劝,反以“通籍将五十年,竟不得一日为尚书,辜负此生矣” 表明自己心迹。可谁料得到,他这一去,竟再也没回来。被慈禧太后以“私通洋人”等罪在北京菜市口问斩。五个月后,以“西狩”避居西安的清廷终于发出上谕,对徐用仪等五位大臣昭雪。次年三月,徐的灵柩才由士钟等扶归原籍,安葬于南北湖一隅的邵湾。1991年,我在张元济图书馆里,见到了新征得的《安乐康平室随笔》一书,读到了关于徐用仪被杀的详细情况,作者是徐用仪的中表兄弟朱彭寿。徐被杀后,朱亲往收殓,料理后事。应当说,这是一份难得的珍贵史料。

沿着海滨东路向西走,便是向阳桥。走过向阳桥,穿过朝阳路,就到了虎尾浜(原海盐中学)。这里现在是职校。曾是中国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的老宅。1891年出身海盐望族的张元济凭借身残志不残儒学训练的扎实功底,轻而易举地考取进士。不久,他与浙江学者蔡元培一起被皇帝诏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张元济获取了仕途中最有意义的总理衙门章京一职,也使他在整个短暂的仕途中,有机会接近最高统治者。

当他雄心勃勃试图在政坛初试锋芒时,适逢甲午战争惨败给了日本。于是张元济和中国一批杰出的人物一样,投入到维新变法的潮流中去。后戊戌变法失败,变法志士们被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逃命的逃命,张元济仰仗光绪在慈禧面前求情,才保住了性命,“革职,永不叙用”。此后,张便南下上海,“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将商务印书馆办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机构,最终成为一代著名的出版家。1951年,为解决家乡办学缺少校舍的燃眉之急,张元济将自己虎尾浜的三十六间老宅和其他余地一并捐赠给当地政府办学。著名先锋派作家余华,著名科学家卢焕章都曾在这里就读,不多久,张元济的老宅被拆得精光,仅留下旧址而已。这种不顾历史渊源的破坏行为实在令人感到遗憾。好在有识之士也大有人在,为纪念这位文化名人,海盐民众自发集资一百余万元,在文昌路上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元济图书馆,由陈云同志题写馆名,是一座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院内黛瓦粉墙,曲桥卧波,阁亭相接,自然成趣。

馆内专设商务版本阅览室,是张元济图书馆的特色。旨在收集、整理、保存和陈列商务印书馆近百年来的出版物。1991年,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赠送的一万余册商务版本为基础,先后又接受北京、香港、台湾三家商务印书馆赠送的大量图书。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务版本基地。

从海滨东路往西走不到三百米,就是杨家弄。这里曾经居住过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硕士学位的富文寿先生。民国二十五年,海滨日报社就设在弄内陆宅,以画“任鱼”出名的西泠印社社员任小田先生也居住在这里,而著名先锋派作家余华童年时就曾居住在杨家弄1号(现6号),后搬迁至11号(现85号)一座老宅内。

老宅原住有两户姓汪的人家,习惯上称汪家大院。汪家大院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说是古镇上现存最好的一幢明清时期的建筑。虽经百余年的沧桑,当年殷实气派的框架还在。偌大的院落里,当时住着七八户人家。余华一家就住在现在东门的85号,一楼一底,约三十平方米。余华住在这里,应该说和院子里的孩子交往并不多。据一位与之同住在这大院的女孩回忆说,记得有一年春节,大院的人都在各自的小天地里过年,忽听见外面人声鼎沸,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余华兄弟俩为避父亲的眼睛,躲在东门外的一个柴堆边打火药枪,不小心引燃了柴堆,引起大火,把两个柴堆全给烧了。于是主人家找上门来,这可把余华父亲气坏了,老宅里的人亲眼看见他将余华兄弟按在自家门外搭起的麻条石板上,脱下大皮鞋狠狠揍他们的情景。谁也没想到,这群呼来唤去的孩子们中间,日后会有一位世界级的作家诞生。直到有一天,余华的名字、照片不断在国内外报刊上出现时,曾在大宅院居住过的人们才恍然记起这位淘气的孩童,曾经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关注《虎斋》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虎斋”或“jxgszy”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用户如何查阅及分享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腾讯微博

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可发送到电脑上查看


    关注 虎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