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六文苑】美文三篇

 

【怀念故乡的“红花草” 】耿军记忆中,此时正是紫云英盛开时节。她将田间地头开成大片紫红,灿如云霞,完全对得起...

【怀念故乡的“红花草” 】
耿军


记忆中,此时正是紫云英盛开时节。她将田间地头开成大片紫红,灿如云霞,完全对得起她的名字,而故乡人爱叫她的小名:“红花草”,虽说远没有学名的文艺气息,却是更接地气了。

在儿时食物匮乏的年代,吃饭喝粥能有一两个小菜是一个十分奢侈的愿望,而到地头摘一把红花草,烹炒一番,已是上等的美味。更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到地里割上大堆的红花草,洗净晾干,勤快的母亲早就把家中的坛坛罐罐洗涮干净了,把鲜嫩的红花草一层层铺上,每层撒上盐,压实密封。过得一两个月,打开取出,或炒菜或烹汤。母亲总能让这农家宝贝鲜美可人,久食但绝不生厌。

每常吃红花草的时候,母亲总会边吃边感慨地说:三年自然灾害时,生产队的大灶上天天让社员吃红花草、“观音土”,吃得大伙满嘴都是草青味;然而,故乡人就是靠着红花草活下来的。也许正因为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故乡人对红花草的那份感激和喜爱,深入骨髓。时隔多年,只要看到红花草,我心里都会油然生出亲切之感、喜爱之情;只要遇到鲜嫩的红花草,都会掐一把回去。倘若有一年的春天,吃不到红花草,这一年都是一个遗憾,心里总会觉得空落落的,像缺了点什么。

生活条件日渐好转的故乡人,早就摆脱了对红花草的依赖,但我对于她的那份惦念,那份执着,依然浓烈得如北方红高粱酿的酒,想起来就觉得亲切,吃着就能感到幸福。看到她绿油油的长在地里,心里就觉得踏实,生活似乎都有了希望,就连身体里,都觉得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如今故乡的田间地头,再也难觅红花草的“芳踪倩影”;而超市的货架上,却不知何时多了一种“紫云英”蜂蜜,我时常买上一罐尝尝,只为心底挥之不去的“红花草”情节。
【遇见、陪伴】
李小童


朗读者,以“遇见”、陪伴为主题,将文字、音乐、表情等融为一种语言艺术,让读者享受舞台的视觉盛宴。当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写的《宗月大师》,朗读到刘先生与母亲对话时,我情不自禁的眼睛湿润了。

我与母亲在“哭声”中遇见,从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呀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第一次踩着小脚丫步履蹒跚学步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的离开……她都会牢牢记在心田,陪在你的身边,给予你无私爱的力量。

二十几年前的农村是很清贫,我家处在黄土高原——甘肃。甘肃特点就是地少人多、四季干旱,家庭生活自然是艰辛的,每年春播完成,父亲便外出打工,家里一切重任落在母亲肩上。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按时做好一日三餐,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喂鸡等家务等着她做。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七八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十一二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放学回家,常见母亲在土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在假期间,母亲安排姐弟三人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放了忙假,(忙假:学校每年在农忙的时候会放几天假)便整日在地里帮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们许多生产知识。

上了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叛逆期。在某些事上有了自己看法,开始与母亲有了顶嘴或冷战的场景。也渐渐迷恋上篮球与足球,放学开始找各种理由不早回家打球或是踢球。即便是母亲说了放学帮忙,也会打折扣或不去。随年级增高,报名费、各种学杂费剧增。而母亲像一头发了“疯”的老牛昼夜耕耘,因贪玩,各门功课下降,母亲多次劝说还是不愿放弃打球,在打球中难免会碰撞,那时谁也不服输谁,你一句他一言就和另班同学打起来了。打架是男孩子的天性,但在学校就成为了不得的事情。同学家长找到学校,我被开除了。可母亲知道这个消息,急得就像热锅上蚂蚁整颗心都七上八下,拿上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向别人低三下四求情,甚至人格都减半了,让别人嘲笑与讽刺。那时的我根本不懂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我认为不上学,也可以生活!通过母亲一个星期的死缠烂打,母亲说服了别人也说服了我,我重新走入校园。看见母亲为我受着凌辱,对母亲的态度瞬间转变。尽管抓紧学习功课,还是考了一般学校。

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几年了,多少经历了人间的烟火。才明白母亲用心良苦,时过数年,深夜的我想起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依然撩动心弦。母亲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滋养了我,使我的生命得到转变。

今天的我长大了,却母亲陪伴我的时间越来越少。由于工作的性质,每年回家天数屈指可数。平时只能借助电话问候,虽然母亲读书少,却在电话的那头说着不要想家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她不想让你回家?!而她是支持你的工作,让你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工程男永远亏欠母亲、妻子、孩子的陪伴,终身将无法弥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你的孩儿长大了,也懂事了。明天就是妇女节了,让我姐替我给您买个小礼物以表达对您的养育之恩,孩儿远在千里之外只能用点滴的文字记录对您的感激之情,来表达发自内心的祝福,愿妈妈您每一天都平安快乐,泰康幸福!
【祁连雪域】 
 李小童  杨雪莹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故又名南山。河西走廊又被后人称之“丝绸之路”,公司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致力于西北地区道路交通网建设,使得“丝绸之路”焕发现代化光彩。而我有幸参与G569线北山(蒙甘界)至仙米寺(甘青界)公路武威至仙米寺段项目建设,更是人生路上的一笔巨大财富。

汽车驶出兰州市,过了永登就进入牵连不断的河西走廊。伴随着汽笛声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脉峦叠峰,就展现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我从没到过永登以西,脑海中也从没想过河西是什么样子,然而此刻置身于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中,我内心的宁静,如同这祁连山静谧的风光一般,来得悄无声息。

这千里的河西走廊,这曾经金戈铁马的地方,如今将成为我们二航人开疆拓土的战场。我们开着车在211国道穿越,从标头看到标尾。结了冰宁昌河映入眼帘,依河而建汉、藏族混居村落,错落有致具有名族特色。洁白的羊群穿过公路,三五成群闲散的走在宁昌河道,踩踏着胡杨落叶沙沙作响,啃嚼着金黄色落叶与河边杂草,贪婪的享受美味。两两结伴在河道最宽处踩着露尖卵石,饮着未结冰的弱水。就像疲惫的老农,倚墙喝着浓茶品着甘甜。夕阳西下,层林尽染,整条宁昌河彩霞与青山相映,羊群点缀,组成一幅牧归情画卷。

在我们欣赏风景时,从远处传来雷鸣贯耳的声音,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像翱翔苍穹的雄鹰扑来,两名牧民倏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询问了我们的来意后,得知我们是G569公路的建设者,他们的语气也有了缓和,同我们和蔼的拉起了家常。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以前总觉着那里是黄沙飞舞、 寂静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在这片肥沃之地,牧民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山以雪为美、素洁的乳汁汇成了一条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

在祁连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二航人会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开拓创新,深入新领域,为实现“港航连四海,路桥通五洲”的宏图不懈奋斗,让祁连雪域的奇光异彩被世人铭记心间。


    关注 二航局六分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