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里说说“她的缘由”

 

女性——“她”的伟大,越来越被大家推陈出新,“她”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她”优秀地活跃在各个社会领域和各个年龄...





女性——“她”的伟大,越来越被大家推陈出新,“她”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她”优秀地活跃在各个社会领域和各个年龄段。如果要列举,那简直是繁如若星。那也不是我写此文的本意。

今天,看到《新华文摘》中的有一篇题名“她从哪里来”的文章(作者,张宝明),这才随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我从没想过“她”是如何来的。原想“她”和甲骨文同时并存的,或许更早,早在远古时“仓颉造字”时就有的。但并非如此!“她”的出现并不过只有近百年历史。

最早的古代汉语中,没有“她”。只是用“伊”来代替。我们熟悉的那首《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就是她的意思。想起大学时,班里有名姓伊的女同学,同学们都叫她伊人,因此伊姓使她甚是骄傲。

新文化主将和旗手的鲁迅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现代文学作家,即使如此,他在1922年,《呐喊.自序》中仍用“伊”字而不是用“她”来指称母亲:“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周作人在翻译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还用“他女”来代表那个小女孩。

那么“她”是从哪里来的呢?据说,“她”的诞生是出自《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者刘半农之手。《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是以刘半农留学英伦为背景的。人在旅途,身处他乡,怀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刘半农将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编织在一起,写出了以“她”为对象的情诗。诗中写道: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

啊,这般密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2年,留学英伦的赵元任和伦敦的许多留学生一样,都为刘半农的这首情诗所感动。主攻语言学的他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乐曲。从此,《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也许是《教我如何不想她》太过盛名,刘半农的第一个“她”字多以“诗“传。于是,《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她”字便以讹传讹地成为”她“的元典之处。正是由于刘半农对“她”字情有独钟,所以他对“她”这半边天具有“男娲”补天之功。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杂文《回忆刘半农君》中深情地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时是十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打了大仗。现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鞭子,就会坐牢或杀头。”鲁迅先生一席谈,方知陈寅恪所说“解释一字,一部文化史”“她”的背后,竟有如此多的典故。

刘半农,字复,189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去、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语言学家。因为编撰有民歌《瓦釜集》,所以以“半农”自居。刘半农曾留学英国和法国,主攻语言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试验录》等。192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34年在北京病逝。

如今,“灯火阑珊处”的“她”早已随风仙逝,但不朽的是“她”永远成了我们的最爱。

 敦厚其体  娇娆其姿   王母南面  天女舞袖
-END-


    关注 因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刘半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