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少林】信徒与学者(1)

 

1995年9月少林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庆典法会,国内外来了100多名佛教学术界著名人士...

          1995年9月少林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庆典法会,国内外来了100多名佛教学术界著名人士,比如周绍良老居士、吴立民教授、黄心川教授等前辈,欢聚少林寺,盛况空前。我身为主人,借这个机会与学者们有了广泛的接触。以后,通过合作编辑论文集,资助学术机构,捐赠《大藏经》等活动,与学术界有了进一步的相互理解。

过去我们总认为:佛教的主体是出家众,居士是大护法。通过与学术界的交往,我认识到:学术界的学者们,也是一支很重要的护法力量。尽管大部分学者不是佛教徒,但整体来说,他们都是非常关心佛教的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其主办的《佛学研究》学术杂志上,还专门开辟“佛教与现代化”栏目,讨论佛教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关心佛教的炽热之心,是非常让人感动的。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也是有力的鼓舞和促进。

目前的佛教界与学术界,总的说来,相互之间还是不很了解,甚至还有误解。学者有个方便之处,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出来,大家都能看到。佛教徒则少有这个方便,他们大多在日常修持上用功,注重受用,所以,学者们也难得听到佛教徒的真实想法。

我所说的“信徒”,是指皈依三宝的信众,包括僧人、居士;我所说的“学者”,指没有皈依三宝的研究佛教的学者。僧人学者如台湾印顺法师、居士学者如欧阳竟无居士,他们归入信徒,不归在学者。

信仰佛教的信徒与尚未信仰佛教的学者,还是有些区别的。信徒信仰佛教,相信因缘果报、六道轮回,相信皈依三宝,通过学佛,获得人生解脱;对于信徒来说,学佛是人生一辈子的追求,从发心到投入,通过学佛,消除自己的贪执习气,最终达到人生的解脱。学者研究佛教,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佛教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识。在具体做法上,信徒皈依三宝后,先反省自己的日常生活,然后根据佛教的律仪要求,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所约束,包括守戒、课诵、拜佛、供养、坐禅,等等。学者做法就不一样了,学者研究佛教,可能先确定研究方向,或者选题目立项,然后找相关的资料,甚至搞社会调查,再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从我们的佛教立场上说,信徒是佛教的主体,而学者则是外围的护持力量。而从学者的学术立场来说,佛教是学者的研究对象,包括佛教的典籍、信徒的日常修行活动。

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法会期间,我与参加“国际禅文化研究讨论会”的几位学者进行座谈,大家初步地交换了一些想法。我当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信徒与学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加深。庆典法会结束以后,我就开始积极考虑与学术界的关系,以及双方合作事项和方式。

由于信徒与学者的立场不同,工作重点不同,很难达到全面的合作,但双方的合作领域还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文化方面。我们少林寺在近年与学术界第一个合作项目,是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合作编辑出版《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国际禅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二次是1996年2月,由我创立并主持的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分别向郑州大学、河南省委党校、宗教文化出版社捐赠《大藏经》各一套,为这些单位的研究和出版工作提供方便。同时,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还考虑设立学术基金,专门资助学术研究机构。第三次是与玄奘研究中心合作,给研究中心提供适量的经济资助,帮助他们出版学术期刊。当然,我们佛教界与学术界的合作,绝不会限于送钱送物,送钱送物只是双方合作中的一部分,是初步的合作。我们与学术界还要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包括佛教典籍的整理出版、共同探讨、人才的交流和培训,等等。



在与学术界的合作过程中,我认为相互尊重非常重要。因为信徒与学者各自都有自己神圣的追求,信徒有信仰尊严,学者有学术尊严。因此,我认为信徒与学者的关系,应遵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本原则,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佛教事业向前发展。佛教界与学术界之间最常见的情形是:学者认为信徒没有理论修养,文化素质太低;而信徒则认为学者没有日常修持,是空架子。实际上,这正是学者之所以是学者、信徒之所以是信徒的不同点。信徒没有理由要求学者一定要成为信徒,同样道理,学者也没有理由要求信徒都成为学者。

前几天,有个学者还向我“诉苦”,说现在佛教界信众文化素质太低,找不到一个能对话的人。一听这话,我就笑了,我说:“你真书生气,信徒并不需要对话,只需要实打实的日常用功。”信徒与学者,双方都必须认识到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点,这是双方相互理解的前提。只有认识到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点,才真正谈得上相互尊重。所谓“相互尊重”,就是尊重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点。双方之间有不同点是正常的。我们的目的是求得相互理解,共同推动佛教的发展,而不是消除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点。

比如,同样看《大藏经》,信徒只是为了寻求修证途径,印证自己的功夫,学者则是为了摸清佛教的理论体系和得出结论。这都是很正常的。信徒与学者,就像农民与农学家一样,农民种麦子,只求收获,农民只对自己日常播种的庄稼熟悉,他种麦子,他是种麦子行家,他不种水稻,他就对水稻一窍不通;而农学家是搞理论研究,他对许多庄稼都知道,也许他都没有播种过、收获过,他收获的是研究成果,不是具体庄稼。但农学家也有与种麦子的农民相关的东西,当他研究麦子,他可能自己也搞实验种点麦子,但更可能直接与种麦子的农民合作。农学家与种麦子农民合作,双方都会获得好处,农民从农学家处得到理论指导,打开眼界;而农学家从农民处获得可靠的第一手具体资料。信徒和学者的关系也是这样。




编者按:少林寺始建于北魏,迄今已1500多年,既是佛教圣地、禅宗祖庭,又是武学圣地;如今,少林寺更是走出国门,名播海外,“少林功夫”已经成为中华武术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我心中的少林》是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自述的形式,讲述他与少林的深厚缘分,解读对当下少林寺及佛教生存环境的思考与探索,描绘他心中的少林。读者从中可以感知几代少林僧人为了传承少林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找寻出释永信法师的心路历程,对他及少林寺的所作所为有深入的了解。

少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订阅号曾断断续续发布过《我心中的少林》书稿,应读者、粉丝要求,特将本书书稿整理,以专题形式发布。

由于版面及版权原因,部分章节无法发布,实体书选用300余张照片亦不能尽数展示,有兴趣读者可通过各种渠道翻阅《我心中的少林》实体书。


    关注 少林寺官方网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