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百合出山记(一)

 

100年前,植物猎人带着岷江百合远渡重洋;今天,我们带着岷江百合走出大山...

前言

《岷江百合出山记》系列连载是观花教育新一年课程的起点。

我们将跟随“岷江百合”的脚步,去往全国各地,见证这高原上的平凡种球,会开出多么绚丽的花朵。
2016年11月17日

再回岷江

从成都出发,一路交通顺畅,汽车经过都江堰,便驶入岷江大山的怀抱。穿过一个接着一个的隧道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波涛滚滚的岷江水以及两岸高耸入云的大山。山上覆盖的植被甚是稀少,这与岷江河谷的干热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100多年前英国的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也曾来到这里,他在《中国-园林之母》一书中记录了自己对岷江河谷对描述:

“这些河谷陡峭而狭窄,在高耸入云、没有树木的大山之中,气候与其海拔极不相称,显得更为干、热。整段整段的不毛之地,像沙漠一样。粗草和灌木是这些地区的主要植被特征,其中有多种多样的草本植物,而且几乎都具有球茎和不同类型肥厚的根茎。对于园林爱好者来说,这些河谷特别有趣,因为这里是许多美丽百合的故乡。”
岷江河谷一瞥


一百多年过去了,岷江河谷的景象依旧。怀揣着这本书,我溯江而上,前往岷江百合的故乡-茂县。那里不仅有圣洁美丽的岷江百合,还有一群让人牵挂的孩子。

大山里的小黑

茂县古称茂州,县城所在的小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凤仪镇”。这是一个被大山紧紧环抱的小城,滚滚岷江水穿城而过,四周高山巍峨挺拔,白云围绕在山肩上。过去老人们会叮咛小孩子不要在山上大声说话,怕声音大了把雨惊下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羌族人,他们的寨子大多居于高山之上,是正真意义上生活在云朵之上的民族。

2016年7月,18名茂县的羌族孩子在“同和奖学金”的资助下参加了观花教育计划组织的阿坝少年行暑期实践营的活动,张果茂是茂县河西小学的一名学生,也是本次活动中非常出色的一位小营员。他个子虽小,但声如洪钟,长时间的紫外线让他看起来比一般孩子要黑许多,性格像高山般硬朗的果茂特别喜欢大家叫他小黑。
果茂树茂哥俩,虽然黑,但是糖哥哥有美图秀秀


十二岁的果茂和弟弟树茂都在茂县县城读书,比果茂小两岁的弟弟现在读四年级。他们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家里有二十几亩山地,种着花椒、苹果,还有辣椒,农忙之余他们也会到山里采一些中药材换一些钱。因为要在老家忙农活,不能陪在县城照顾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果茂的父母就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由爷爷和奶奶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

每年寒暑假,兄弟俩便回到山里,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一家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团聚。果茂通常会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帮着父母干农活。浇水、除草、摘花椒、做饭,只要他会做的几乎样样都做得很好。他9岁的时候便学会了做饭,农忙的时候,午饭根本不用妈妈担心,全被他承包了。爸爸妈妈也会带上兄弟俩到山里去采药,果茂是个灵性的孩子,只要妈妈拿着一片叶子告诉他说那是草药,兄弟俩便漫山遍野地去寻找。陪伴他们童年的是这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是大自然带给他的所有新奇和欢乐。不过采药是件非常辛苦的体力活,一般人很难想象其中的辛苦。

2016年夏天,短短十五天的实践营不知会给这个大山里的孩子留下了什么样的童年记忆?这一切又将对他以后的成长带来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正是观花在他们心里埋下的一粒种子,会随着时间悄然地生长。
小黑家在大山的怀抱中


小黑的家距离茂县县城有一个小时的车程,那里的海拔大约在2000米左右,也是岷江百合的生长的地方。来茂县之前,和果茂的爸爸联系过,知道他们家附近便生长有岷江百合,令人兴奋不已。汽车抵达茂县,爸爸带着俩孩子早已在车站等候。因为是周五,学校下午还有课,紧紧的拥抱和短暂的寒暄之后,兄弟俩便回学校上课了,而我们还要继续驱车赶往小黑的家。

深秋时节,公路两旁的垂柳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精神。透过车窗,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河对岸茶马古道的遗迹。一路颠簸之后,傍晚时分到达果茂的家,深处大山怀抱之中的撮沙堡。家人的热情让人难以抗拒,寨子里的亲戚们全都闻讯赶来,聚在了一起,欢迎我这位“不速之客”。山里的夜晚出奇的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和霓虹闪耀,远远望去能看见另一座寨子里微弱的灯光。夜空中群星闪耀,预示着明天的好天气!
未完待续
再回大山的怀抱,见到小黑一家,都让我感触颇多。

不知道找寻“岷江百合”种球之行是否会顺利,一切都只能等明天来临。
 

不做袖手旁观者

关注观花少年成长计划

扫一扫更多有趣内容


    关注 观花少年成长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