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温故知新:《道德经》第四十八至五十一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点击上方“博雅国学智慧总裁精修班”关注! !



《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研究世俗学问,情欲一天比一天增多;研究大道,情欲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而能够做成一切事情。治理天下总是依靠清静无为,如果碌碌多为,就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永恒不变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诚实。圣人治理天下,要使天下人的思想都变得混混沌沌。百姓都喜欢多闻博见,而圣人要使他们都变得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shè]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在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生存的途径占十分之三,死亡的途径占十分之三,为了生存而碌碌多为、结果反而陷入死亡的途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用来保养生命的办法太过分了。听别人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兕牛和猛虎的危害,在战争中不会遭到杀伤。因为兕牛没有必要用角去触他,猛虎没有必要用爪子去抓他,兵器没有必要去刺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没有引起死亡的原因。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以畜养,物质使万物得以成形,环境使万物得以成熟。因此天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重视“德”的。“道”被尊崇,“德”被重视,并没有人命令如此,而是万物本身自然而然地永远去这样做。所以说是“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以畜养,(道、德)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结果成熟,对万物加以抚养保护。(道、德)生养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依赖它们,成就了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者。这可以说是最高尚的品德。

【注】本文依张松辉教授《老子译注与解析》校对整理,岳麓书社出版,2008年12月第一版,2010年1月第二次印刷。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博雅国学精修"简章】  


    关注 博雅国学智慧总裁精修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