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空间】旗袍的三种角色

 

引言一件衣服,一种深沉的生命姿态。而一件美衣,恰如一个好友,值得用心寻找、互相守护,以欣赏、以耐心、以深情。...

引言
一件衣服,一种深沉的生命姿态。而一件美衣,恰如一个好友,值得用心寻找、互相守护,以欣赏、以耐心、以深情。

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前几天一篇名为《这个日本主妇的整理大法风靡全球》的文章盛传,主题在写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如何以独特方法整理房间,进行有效的“断舍离”:把所有同一类别的物品放在一起,逐一拿起,问问自己,它是否带来了快乐,心动的留,不心动的丢。

在近藤的整理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尤其有趣,对于即将要被丢弃的东西,她会虔诚地合掌,对它们说声谢谢,然后再勇敢告别:“谢谢你,曾经守护了我。”

这让我想起起源于17世纪的哲学观念万物有灵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哲学的角度暂且旁置,我们不妨受此启发,开启一个有情视角去看到身边的一切。

比如,人生第一个守护者:衣服。
阻挡严寒风雨、抵御烈日骄阳,尽管人体是产生热量的源泉,衣物却以层层环绕的姿态,守护着这份温度,甚至可以说,是它们成就了人的温度。人生百年,在来去之时,最先和最后离开我们的,不是亲人、爱人,正是丝缕、衣帛。

不同形态的衣物有着不同的守护姿态,而旗袍,恰是将“守护”发挥到极致的一种形式。量体裁衣的制作,让丝缕完美地与身体贴合。当你依次系起盘扣,衣物仿若张开怀抱,轻轻地抱紧了你。她带你去领略美、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一位有趣的朋友


旗袍不仅仅是一个守护者,更是一个有趣的朋友。

她带着历史的足音,清朝满汉文化交融的点滴痕迹、民国中西审美碰撞的智慧取舍,百年历史,化为一衣。穿的不只是衣服,也是上下百年绵长的故事。
她带着四季的气息,无论是真丝、丝绒,还是织锦、棉麻,都是取之自然的味道。有“春蚕得衣耕得食”的丝,有“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的棉,不同的材质在讲述着不同的风味。穿的不只是衣服,也是人和自然缠绵的情歌。
她带着深沉的匠心,若说旗袍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她的量体裁衣、精心制作中满满的匠心。大到款式的设计、小到图纹的微妙变化,均可以带给穿衣人不一样的气质神韵,再经一双“翻云覆雨手”精心缝制,才成就了一件衣服。穿的不只是衣服,也是这个渐趋浮躁的时代里,最珍贵的匠心。
一种无声的表达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传情达意,是衣物的另一个功能,自古有之。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旗袍,总会由衷感叹:“这就是我要的!”

相比于其他服装,旗袍的表达力量则更为强烈,方式更为丰富多样。丝质的温柔或华贵,棉麻的自然或随性。即使同种材质下,不同的图案又给出了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花鸟虫鱼、天地万物都可以在一件衣服中尽情泼洒,成就你的雅致柔婉,或纵情怒放。
以衣观心。你就是你,唯一的、珍贵的自己,何不把“自己”穿在身上?
得一件美衣,恰如遇一位挚友。

我有一江春色,等待,与你邂逅。


    关注 绫罗绸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