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全方位解释大亨掇球的壶型

 

至今为止,我最爱的壶形是大亨掇球,我一直在追求一件能够达到我具体要求的大亨掇球。或许我吹毛求疵的...





至今为止,我最爱的壶形是大亨掇球,我一直在追求一件能够达到我具体要求的大亨掇球。或许我吹毛求疵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当下的宜兴陶手生活富足,无需再过分的为生活奔波劳碌。我认识的好几位陶手,就算十年不做壶也绝对不用为生活发愁。为什么作者们就是无法达到甚至是接近古人的水准呢?我认为,心态问题!

旁落的话就不多说了,国庆期间实在是忙的天旋地转,今晚难得有闲,我把我个人对大亨掇球的理解借助一些图片彻底阐述出来,希望看到的同好也好,陶手也罢,你们无需接受我的概念,但我真心希望,陶手们把壶做好,同好们把壶买好:大亨掇球,顾名思义是邵大亨创作的掇球,掇者,垒也,也就是球竖着垒在一起。为之掇球。

大亨与寿珍的三球垒概念不同,大亨的垒是把三个圆垒成一个整圆;而寿珍的垒,则是把三个球垒在一起,但无需过于考虑掌控整体高度,可高也可矮。就这个概念来说,我个人认为,大亨掇比寿珍掇要难做的多。

垒起来的效果应该怎么看,如何才算协调呢?乔以为,要先从壶顶上看。

从设计平衡理论来说:壶纽的直径宽度=壶把接到身筒的宽度=壶嘴接到身筒的宽度;

壶纽到盖沿的半径=等于盖沿到身筒边的半径。



大亨掇要如何才能垒成一个球呢?

先看壶纽,为了适应整体的圆,壶纽必须放弃整圆的而压成扁圆,这样扁圆纽的上半部整好可以形成一个大整圆的顶部。

然后看盖面供起的虚片,这个也是一个扁的椭圆,虚片到底的角度应该与壶口到壶肩的线接上,成为一条顺畅的弧线。

大亨掇的横面整体气韵是通贯的,从壶嘴到壶肩再到壶把的上端,呈双S型,前后呼应是呈绝对对称的角度。而壶把底端上提角度与身通蓄出壶嘴向上的角度,应该是呈一直线的。也就是说,从壶嘴出发向后走,通过壶把再向前到嘴,是一个循环不断的流线。



子母线的设计也是需要认真考究的,如果完全做到上下一致宽度和厚薄,则会显得盖子压不住身筒。故在设计的时候,要把盖沿做的稍微宽一点点,厚一点点,要在视觉效果上看到协调一致,但实际又要镇住身筒。

壶嘴的做法非常考究,伸出的角度与壶把侧上提的角度是一致的,但在流尖之前有一个拱头。这个拱头的做法又是一个圆顶的设计,与把内弧虚空间上方圆弧的做法一致,是要与壶的身筒相呼应的。
大亨掇球在身筒打好之后在壶颈部分上坨子肯定会出现断气,无论怎么修饰,烧成之后接片附近都难做通。故在制作的时候,壶颈壶肩的做法只能用杀凹法来让身筒弧线保持通畅,而盖面的虚片供起过高过矮都会破坏大圆。故这个虚驮的角度要掌握的恰到好处。

大亨掇难做在于让整把壶的各个部件都融合成一个整圆的定义,又要让各个部件都独立具有圆的概念。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我手上没有大亨真迹的原作全品,故只能借手边的一些实物材料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个盖子是C大赠送与我的许艳春大姐的大亨掇盖子。大家看看这个盖子虚片供起的角度,落到盖面之后再翻起——许姐是为了把大亨实物的做法完整“描”出来,倒真的是用足了大亨的每个细节的做法,但许姐没有把足够的线条弧度和角度描出来,盖面虚片供起的角度有点立,不够圆润,与圆概念的呼应不足。



第二个盖子是吕尧臣掇球的盖子,这把壶上清晰已经看到吕尧臣自己的风格,凭良心说这盖子做的很不错,但跟大亨掇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直接点说,这把是尧臣掇,不是大亨掇,完全看不到大亨的影子。



第三个盖子是任备安的,纽的比例,盖面供起的弧度都很漂亮,是我认为最接近原作的比例。但因为壶小,没有把大亨原作的虚扁落地再翻起设计进去。



看看盖面虚片下滑到壶颈的线:





从这3张图看,许姐这把是明显要胜出太多了。她把线条衔接起来,成为通贯的气了。




    关注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