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抓卖品经营,你的卖品经营水平该如何有效衡量?

 

提示:点击上方x26quot;帕加尼影视x26quot;↑免费订阅卖品经营一直是影院经营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影院票房收入50...




提示:点击上方"帕加尼影视"↑免费订阅



卖品经营一直是影院经营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影院票房收入50%左右需要分账出去,所以很多人都说,影院的利润主要是靠卖品来支撑的。每当某院线大佬公布财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大标题都是“靠卖爆米花又赚了XX亿”而非票房收入。由此看来,卖品利润>票房利润实属正常。第三方售票流行后,影院卖品躺着中枪,业绩受到冲击,更加强了业内人士对卖品部的关注。

观众进影厅的时候能不能看见卖品部,看不见怎么办?部分顾客不在售卖柜台停留怎么办?不去柜台的顾客都会去哪儿?经过卖品柜台如何让推销?票房柜台如何引导顾客购买卖品?卖品有没有最大化利用影片优势?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影院卖品部经营人员潜心研究的课题。

作为圈内人,我们通常听人说,某影院卖品经营得不错,某影院经营得不好,他们是靠什么来判断的呢?作为影投公司总部领导,作为影院经理,我们评价影城的卖品经营业绩,凭的又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你们通常听到的“卖品占比”和“人均消费”。 最流行而又最不靠谱的衡量指标是“卖品占比”,即”卖品占总收入的比例”或”卖品占票房的比例”。后者比较流行,本文采取后者的说法,其计算公式为:

卖品占比 = 卖品营业额 / 票房收入

由于剔除了票价因素,用“人均消费”来衡量卖品的收入水平,其实是没错的,即使是做不同影院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没问题。但是,收入不等于利润,通过价格杠杆,收入是可以被操纵的。只要牺牲一部分利润,虚高卖品收入非常容易。而对于投资人和管理者来讲,利润才是真实收益,衡量一个影院卖品经营的水平,忽略了毛利率是不客观的(净利率牵涉到很多影院经理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不建议采用)。“人均消费”则忽略了不同影院之间的毛利率差异,因此用起来也不顺手。
其实真正好用的指标是“人均毛利”,即影院从每位观众身上获取的卖品毛利,计算公式为:

人均毛利 = 卖品毛利润 / 观影人次= 人均消费 * 卖品毛利率

“人均毛利”这个概念,大家接触得比较少,但是小编极力推荐大家使用。在“爆谷可乐休闲食品”三件套的时代,在大家毛利率都在70%的时代,用人均消费来衡量不同影院之间的卖品经营水平问题不大,但是现在卖品越来越多元化,后产品、咖啡、简餐……毛利率的波动范围越来越大,再用“人均消费”就不合适了。 不是夸大其词,现在还有很多人停留在“卖品占比”时代。如果你是影投公司总部领导,还用“卖品占比”来衡量影院和卖品经理们的业绩,他们就成冤大头了;如果你是分析师,还用“卖品占比”来作为给影院估值的重要指标,就要误导投资人了;如果你只是普通看客,还用“卖品占比”来在闲聊的时候小露一下专业,难免要惹人偷笑了。

来源:网络


    关注 帕加尼影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