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文化】自古高僧多爱茶

 

禅茶中国的佛教吸收了道家、儒学的思想,佛教信徒修行都有严格的戒律,僧人的生活讲清虚、离尘脱俗,特别是佛教重视...




禅茶




中国的佛教吸收了道家、儒学的思想,佛教信徒修行都有严格的戒律,僧人的生活讲清虚、离尘脱俗,特别是佛教重视坐禅修行,需要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在专注冥想中求解脱,这时,茶的功用就显现出来,一壶清茶可以消除坐禅的疲劳,驱除睡魔,又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于是,茶叶便成为佛教徒们最理想的饮料,一日不可或缺。


僧人饮茶
始于何时?
陆羽说:“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他在《茶经》中就记述了三个与饮茶有关的佛教信徒,他们是《晋书》中的单道开,《续名僧传》中的释法瑶,和《宋录》中的昙济道人。这里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使我们知道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

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住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他在昭德寺内坐禅修行,昼夜不卧,不怕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除吃一定的食物和药物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这种“茶苏”,就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橘、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续名僧传》中所说的法瑶,是北魏时的僧人,他曾到江南去避难,住在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的小山寺中。据说他严守戒律,直到暮年,长期过着吃蔬菜的清苦生活,用膳时只饮茶。吴兴郡在三国时已出“御荈”(贡茶),可见当时已是名茶产地。



《宋录》中所记,昙济道人是著名的高僧,曾长期住在八公山东山寺,八公山邻近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是古代名茶“寿州黄芽”的产地。南朝宋孝武帝的两个儿子到东山寺去拜访昙济,喝了寺里的茶,大为赞赏,称为“甘露”。这也可说是寺院以茶敬客的最早记载。此外,关于“寿州黄芽”,早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至今,“霍山黄芽”仍然是黄芽茶中的名品,与四川的“蒙山黄芽”齐名。


坐禅与饮茶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传说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据说达摩面壁九年,坐禅修行。虽然历史资料中并不见更多关于达摩面壁的详细记载,但佛徒坐禅长达九十天的惯例大概就是从达摩的“面壁九年”得到的依据和灵感吧。众所周知,寺庙僧人必须遵守不饮酒、过午不食、戒荤食素等禅林戒律,其中的酒戒,使喝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就是要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而且必须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使人进入半眠状态,但又不是真正睡觉,以专心求解脱。可以想见,这种状态中的人如有一壶香茶陪伴,必然神清气爽,北宋诗的“开山始祖”梅尧臣写过“一日尝一瓯,六腑五昏邪”的诗句,这大概是出家人日常修炼期望的精神状态吧。眉山大诗人苏东坡也写过“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他自称“戏言”,却成了写茶的千古名句,他不仅自己嗜茶成“癖”,对朋友的馈赠也十分慷慨:“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报居士,僧房战睡魔。”由此可见,僧人打坐喝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佛教鼓励坐禅,饮茶就成为僧徒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大事,于是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放在右上角的称“法鼓”,放在左上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代著名诗人林逋有“梅妻鹤子”的雅号,他隐居西湖孤山,喜欢泛舟西湖,游遍了西湖周遭的寺庙,留下了“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的诗句。通常,寺院内还专设“茶头”一职,掌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 “施茶僧”,为来往的香客施惠茶水。


古刹多种茶
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的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尊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僧人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支,每焚完一支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和困顿。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又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唐代名僧怀海所创立的“百丈清规”,就定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训条,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众所周知,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沃野千里,山川秀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道教和佛教传播的圣地,如著名的青城山和峨眉山,名寺古刹林立于风景优美的仙山之中,是僧人道士修炼的绝佳之地。峰峦叠翠、雾雨蒙蒙的天然环境也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早在唐宋时期,蒙顶山、青城山、峨眉茶就已盛产名茶,几乎是与道教和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同步发展的。明末清初,四川地区虽然饱受战乱摧残,且自然灾害频繁,但寺院相对而言仍然是清静安全之地,避难的平民百姓也纷纷逃到寺院,使寺院的队伍有所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僧人在长期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茶树喜湿耐阴,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因变革失败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得僧人收留寄居,他在这里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同时代的刘禹锡也说:“竹露所滴其茗;倍有清气”。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云南大理的寺院茶园:“中定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这种为佛教徒们所创造的“竹间茶”,直到今天仍在应用。

公元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唐代,日本僧人不仅带回去了茶叶,还带去了不少茶籽,使饮茶在日本广为传播,并日渐深化为日本的“茶道”。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


    关注 中茶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