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雎》说起

 

1.

《关雎》是一首古老的情歌,它的头八个字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什么意思?就是有一群鱼鹰,在河中...



1.

《关雎》是一首古老的情歌,它的头八个字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什么意思?就是有一群鱼鹰,在河中央一个小岛上呱呱地叫。

为什么情歌不直接对着对方抒发自己的感情,要先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方法类似我们跟陌生人搭讪,直奔主题有些唐突,首先要来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之类的,以引起下面的话题。这种手法在古诗里叫“兴”,颇类搭讪前的话引子。

诗人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想对她说的是:你愿意嫁给我吗?

但这样讲非常鲁莽,不要说姑娘会瞧不起,诗人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所以他先拿水鸟做话题:“你瞧啊,那些水鸟好可爱,都是成双成对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什么意思?

像你这样美丽的姑娘,只有君子才能配得上啊。“逑”同“仇”, “配偶”的意思;“君子”在古代是有地位有修养的人,在这里指诗人自己。“君子好逑”是一种委婉地讲法,其实它的意思是:嫁给我,好吗?

2.

古人见到美丽的姑娘上去搭讪,用了十六个字。我们今天该怎么表达?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把这十六个字所蕴含的意境表达出来?

我见过许多译文,大多不忍卒读。下面是台湾商务出版社主编的《诗经今注今译》的翻译,供参考:

那河洲之上关关叫着的雎鸠,是多么和爱的一对啊。那文静而美丽的淑女,正好是高贵而优雅的君子最理想的配偶啊。

我们看还有一点诗味吗?诗着重意境,“窈窕淑女”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它很难准确地描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象,自己曾经见到的,为这位姑娘画像。我们可以把属于女性的美,堆积到她一个人身上。每个人的心中的画像虽然不一样,但她的美对我们而言却是相通的,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讲,她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文静而美丽”一出,不但词意单薄,而且将诗味儿扫荡殆尽,大有焚琴煮鹤之感。

其实像“窈窕淑女”这样的字眼儿,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描绘,完全可以用“风姿绰约的姑娘”来表达。我们的翻译不但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不能打断语言所独有的那种韵律,还要保留原文的韵味。

3.

站在诗人直接面向姑娘倾诉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翻译这首诗:呱呱叫的水鸭子,成双成对地在那沙洲上;风姿绰约的姑娘,你可愿意为我披上嫁衣裳?

用“风姿绰约”对“窈窕”,用“可愿意为我披上嫁衣裳”对“君子好逑”,原文含蓄,我们也含蓄,原文不把意味儿说尽,我们也不去说尽。

诗的研究和学习就是要这样去做。

上面是站在诗人向姑娘直接倾诉的角度来翻译的。如果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向朋友倾诉遭遇,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就要把视角转换一下:在那河洲之上,鱼鹰在欢唱;有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我想为她披上嫁衣裳。

当然,我这样翻译也不能说好。如果大家觉得不好没有关系,可以继续追求更好的翻译。

4.

如果是给学生上这堂课,我们可以 “搭讪”为主题,把孩子引进到诗的世界里。

先请孩子们举生活中搭讪的例子。通过这样的互动,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在大家兴味正浓的时候,老师把握准时机,话锋一转,用一句“大家知道古人见到陌生姑娘是如何搭讪的吗”就可以轻易把孩子们带进到《关雎》里。

这样讲课,轻松自然,不着痕迹。像什么是“赋”什么是“比”什么是“兴”,不需要专门去讲解。也不要管孩子们记住了没有,下一次遇到的时候,让孩子留意一下就可以。就像学走路,今天扶着走,明天扶着走,不知不觉就会走了。

传道授业解惑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就是这样。

5.

有一位年轻朋友,给孩子上诗词课的时候遇到一些困惑,承蒙不弃,请我给些指导。

我问他怎么教《关雎》,他说:“把诗分成三段,每段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描绘自己的所想。对于每段中有什么样的描写手法,有什么用途,(都一一)来讲解。”

最后他有点遗憾:“我觉得孩子们的一些基本文学常识不足,有些棘手,讲得他们听不懂。”

老实讲,这样的课我也听不懂,而且打心眼里拒绝懂。

什么描写手法,什么用途等等,简直就像我们去卢浮宫博物馆看《蒙娜丽莎》,馆员告诉我们蒙娜丽莎脸部皮下组织的结构是怎样的,头部的骨架结构又是怎样的,蒙娜丽莎没有皮肉的骷髅应当是什么样子,等等。

我们给孩子讲诗,要让孩子领略属于诗的那种独特的美,学会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一句话,要把孩子带进诗的世界里,跟他们一起畅游。

这是基本要求,先做到这些,在顾及其它。

6.

朋友来问我诗词该怎么教,虽然在微信上讲了一些,但又觉得仅仅在微信上说不明白。所以把没法在微信上讲清楚的一些想法简单地写了写。绝对不敢有做《师说》以指点后进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位朋友年纪轻轻,便有向上向善之心,应当鼓励。故不揣鄙陋,敢布腹心,以冀其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注 狼心苍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