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邂逅“禅遇萨提亚”之五_——体会释怀与成长悄然降临的幸福

 

等站在“自己”上的时候,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要干什么了,因为我开始有点知道了——我是谁?...



“禅遇萨提亚”工作坊即将结束了,按照韩老师的要求,我们每人要写一个类似体会的文章。打开记忆的闸门,突然发现,门内可以用来放入体会那个箩筐里面的东西简直太多了,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了,因为杂乱,因为丰盈倒让我一下子不知舍去了,其实,此刻还是这样。于是乎,我只能听自己心指挥,拿起文字这把剪刀,剪到哪里就是哪里,因为我有信心相信,即便是随意地剪裁,那一块块不成形的图形应该也是绚丽、多彩的。

记得,一上来,在“禅遇萨提亚”工作坊,韩老师会以冥想作为工作坊的序曲,当缓缓的、静静的冥想音乐一泻而下,我的人便整个地躲进了音乐里面。我的内心立马像似通亮了起来,听着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她们如涓涓细流润泽了我身体的每个角落。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竟从未与内心如此地贴近,自己竟从未发掘过那些潜藏已久的财富与能量,恍然间,发现释怀与成长已悄然降临。

又记得,第一天,韩老师就讲解了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而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我自己的理解)这七个因素中某个和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于是,就从那天起,我开始很好奇地,也可以说非常艰难地开始观察我的期待,并试着与其对话。还真的觉得自己在这块,经历了许多惨痛的体验,试着在这里改变,慢慢的感到人变得舒服起来了。

还记得,韩老师让我发现,冰山理论应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依次摆在地上,先让某人站在“个人行为”上,做必要的放松后让他清晰地感觉到目前困绕自己的问题;让他走到“感受”上,问他这样做有什么感受;达到目的后再让他走到“感受的感受”上,问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时常这个步骤不是固定的,但是最终要走到“自己”上。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是能让人在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根据自己到底是谁做出选择。

(既然裁剪到冰山一角,那就这样吧)联想到精神分析中的意识和潜意识也是用冰山来比喻的,认为人的意识是被潜意识左右的;管理学中也有冰山理论,它认为浮在表面的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的问题需要挖掘。但是萨提亚冰山的独到之处是它把这些根源问题又给细分了,它很清晰地描述出产生每个问题的较深层问题,如同是楼梯一样,它能让你沿着这楼梯找到你问题的答案。当然走这些楼梯的步骤也灵活的,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迈一步还是几步。(每次我都很迷恋韩老师用她那双漂亮的手摆放那几张白纸的那一刻)这点又让我想起以前在管理学中学到的“六次追问”,用六次的追问来发现问题的根源。原来学问是如此的互通,他们应该有共同的根源,这大概就是哲学了吧。宇宙中的这种“共性”在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渴望”里也有深刻的表述:人的渴望是共有的,例如被爱、被接纳、被认可、有目的的、有意义、自由的等等。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共同的部分很多,但是表现出来的差异却很大。如同是水,加点酒精就是酒、加点糖精就是糖水、加点醋精就是醋……。这种本质上的共性是我们理解他人的基础,也是萨提亚家庭重塑的基础。

在学习中,我也走了好几个困扰自己问题的冰山里程。等站在“自己”上的时候,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要干什么了,因为我开始有点知道了——我是谁?

好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韩姐(对韩老师的又一个称呼)一样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大象无形和顺手拈来,手到病除地为我的同伴们做一回这样的辅导。

我想,终会有那一天的吧……

感谢这一段,感谢有韩老师、有大家陪伴的这一段。

(叶雄,
“禅遇萨提亚”社工生命成长计划第一期学员)


    关注 禅遇萨提亚社工生命成长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