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 《上海》

  • 书名:《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 分类:人文
  • 作者:[美]刘香成,[英]凯伦·史密斯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2010-05
  • 售价:298.00元
  • 装订:8开,五色600dpi 10μm调频网高保真印刷
  • 页码:504

《上海》 内容介绍: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外国的礼仪和道德相互碰撞,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1934年出版的《上海大全》(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是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之一。那本书中这样描述鼎盛时期的上海:19世纪中期到来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已经成功地在这片黄浦江边的淤滩之上创造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对于外国殖民者来说,上海最初是作为鸦片贸易中转站发展起来的;对于清政府来说,上海则标志着民族被奴役的屈辱。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由此在上海等地获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对历届中国政府来说都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他们后来竭力斗争以期甩掉的帽子。 在过去的近170年间,虽然历经了外敌入侵、民族解放战争、内战以及自然灾害,上海始终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对立与矛盾。今天,正如对19世纪的冒险家和创业者而言的那样,“上海”依然是时尚、文化、商业和机会的代名词;只不过,现代上海是由当代中国企业家和各方汇集此地的人民而不是外国投机者所创造的。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Today)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现代中国形成的缩影。本书编著者为上海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一部完美的视觉历史。

作者[美]刘香成,[英]凯伦·史密斯介绍:

◆ 编著者简介 ◆ 刘香成(Liu Heung Shing),资深新闻传媒专家,著名新闻摄影记者。1951年生于香港,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1976年开始担任《时代》周刊摄影记者,1978年派驻北京。1981年进入美联社后,在全球各地任职。1997—2006年,先后出任时代华纳常驻中国代表中国区副总裁。2008年担任北京奥组委顾问,目前担任上海世博会企业联合馆策展人。他曾获得多项摄影类奖项,并于1992年获普利策奖,成为目前华人唯一获此殊荣者,并于2004年被《巴黎摄影》杂志遴选为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 著作包括:《中国:1976—1983》(China after Mao)(企鹅1983年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苏联:一个国家的解体》(USSR, the Collapse of an Empire)(美联社1992年版),以及《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China, Portrait of a Country)(塔森2008年版)。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英国著名艺术策展人和评论家,中国当代艺术史学家,她为各种期刊和展览图录撰写文章。 著作包括:《艾未未》(Ai Weiwei)(斐顿2009年版)和《九条命:新中国先锋艺术的诞生》(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斯卡罗2006年版,八艺区出版社2008年版)。她也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一书的合著者。目前她即将完成另一部著作《从撞击到盛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艺术》(Bang to Boom: Chinese Art in the 1990s),该书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一个时期内起作用的各种力量。 ◆ 译者简介 ◆ 金燕,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 推荐者简介 ◆ 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1998年到2004年任英国《金融时报》北京首席记者,目前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出版公司。作为一名观察力敏锐的记者,金奇在这16年大量报道了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变化,他撰写的《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一书,以19种语言出版,该书一直居英美2006年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并一举获得该年英国《金融时报》的年度最佳图书奖。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大陆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上海》 目录大纲:

余秋雨序 016
编著者的话 020
上海的故事 024
大事记 036
第一章 现代上海的诞生 1842-1926/ 046
第二章 南京政府“黄金十年” 1927-1937/ 124
第三章 兵临城下 1938-1949/ 180
第四章 信仰的跳跃 1949-1977/ 242
第五章 从样板到蓝图 1978-1999/ 316
第六章 迈向未来 2000-2010/ 396
摄影师小传 492
图片来源 498
参考文献 500
出版后记 502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再造魅力故乡

《再造魅力故乡》

(日)西村幸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4

“本书的诞生,源于与日本国内17个小城镇的保护活动家们的小范围交流,对于这本书里讲述的保守的历史保护和社区营造的故事,正生...”

组织社会学十讲

《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本书中,周雪光教授以组织研究的诸种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当今海外学术界影响至深的诸学术流派,如制度主义学派、交易成本...”

土摩托看世界

《土摩托看世界》

袁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9-1

“《土摩托看世界》主要内容包括格瓦拉的阿根廷、谁的非洲、天堂的衰落——莫尔斯比港、热带雨林拯救站、非洲的珍珠——乌干达、坦...”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葛兆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04

“本书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

大家小书

《大家小书》

北京出版社.北京.2011-2

“《大家小书(套装共18册)》包括:《红楼小讲》、《笔祸史谈丛》、《乡土中国》、《红楼梦人物论》、《汉化佛教与佛寺》、《我...”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

[清] 曾国藩 原著,唐浩明 评点.岳麓书社.2002-9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和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

语言的未来

《语言的未来》

[法]皮埃尔·于戴·德·拉贡伯.译林出版社.2012-5

“《语言的未来 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指出文化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它们使语言内部分化、外部整体化,并由此具备特殊...”

哈佛读书札记

《哈佛读书札记》

赵一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7

“作者赵一凡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美国的留学生,改革开放后译介美国文化思想的第一人。曾任哈佛中国同学会主席。本书分两编,上...”

窥视印度

《窥视印度》

妹尾河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0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斥着太多的神秘,也与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有着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

人类文明史(第1卷)

《人类文明史(第1卷)》

S.J.德拉埃 主编,A.H.达尼 J.L.洛伦索 R.B.努努 副主编.译林出版社.2015-10

“《人类文明史》共七卷,由全球400多位杰出学者合作撰写而成,力求尽可能多地展现多样性,寻求世界历史的最小公倍数。第一卷按...”

激进意志的样式

《激进意志的样式》

[美]苏珊·桑塔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生平第二本重要的文论集,是对于《反对阐释》所研究的主题的一种延伸,内容涉及电影、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

福柯的生死爱欲

《福柯的生死爱欲》

詹姆斯·米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

“作者詹姆斯・米勒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很跃动、炽热、无畏而闪亮的心灵。作者谈论性与哲学、尼采与艾滋等话题的方式可能会让一...”

1939最后的乡愁

《1939最后的乡愁》

肖伊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

“梁思成、刘敦桢等营造学社一行,于 1939—1940年在川、康地区进行古建筑考察,这是营造学社最后一次野外考察。时值抗战...”

京都一年

《京都一年》

林文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2

“林文月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为读者呈现了日本的秀美风光、民情风俗、鬼神传说乃至宗教迷信...”

英国文学史(全三册)

《英国文学史(全三册)》

梁实秋.新星出版社.2011-7-20

“《英国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晚年的力作,叙述了英国上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下至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进程,重要作...”

五轮书

《五轮书》

宫本武藏.武汉出版社.2009-5

“《五轮书》是日本兵法大家宫本武藏的毕生之作,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五部分。书中阐述了剑道与兵法的...”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抗战时代生活史》作者凭借医师的身份,与上海滩上的三教九流都有交往。虽多次遭遇风险,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作者的一生也充满...”

单向街005

《单向街005》

许知远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本书为《单向街》系列文集的第5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反智主义”,将美国当代竞选文化造成的对历史的无知、苹果公司精明的设计...”

文化中国

《文化中国》

杜维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1

“90年代,杜维明先生的更多精力在于开展“文化中国”的论域。《文化中国》着墨最多的是儒家的人文精神,以纠正将儒家入世的价值...”

瓷话中国

《瓷话中国》

曾玲玲.商务印书馆.2014-5

“本书专门介绍中国外销瓷,包括外销瓷的生产、定制、运输方式的独特之处,以外销瓷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产生的影响,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