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生死爱欲》

《福柯的生死爱欲》 《福柯的生死爱欲》

  • 书名:《福柯的生死爱欲》
  • 分类:人文
  • 作者:詹姆斯·米勒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03-10
  • 售价:45.80
  • 装订:平装
  • 页码:572

《福柯的生死爱欲》 内容介绍:

作者詹姆斯・米勒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很跃动、炽热、无畏而闪亮的心灵。作者谈论性与哲学、尼采与艾滋等话题的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读者震惊……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悬殊的元素,他建构出一种爱欲的人生。

作者詹姆斯·米勒介绍:

詹姆斯・米勒,现任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副教授,该学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间曾担任《新闻周刊》(Newsweek)图书和音乐评论专栏作家,兼《娱乐周报》(Entertainment Week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新时代》(New Time)和《滚石》(Rolling Stone)等报刊撰稿人。他是芝加哥人,曾在珀摩那学院和布兰代斯大学学政治与哲学,1975年在布兰代斯大学思想史博士学位,随后相纪在得克萨斯大学、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任教。他曾在《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史学理论》(History and Theory)、《杂家》(Salmagundi)、《大街》(Grand Street)、《目的》(Telos)和论文集《汉娜・阿伦特:公共世界的复兴》(Hannah Arendt:The Recovery of the Public World)中发表论著。他的音乐论著曾两次获ASCAP-DeemsTaylor奖,他本人也曾担任《滚石图说摇滚乐史》(The 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的编著,并为论文集《斯特兰德:荒岛摇滚乐》(Stranded:Rock and Roll for a Desert Island)写过稿。在本书之前,他已出版过三本书:《“民主在街上”:从休伦港到围城芝加哥》(Democracy Is in the Street:From Port Huron to the Siege of Chicago)(1987),写的是60年代的美国新左派运动;《卢梭:民主梦幻家》(Roussear:Dreamer of Democracy)(1984),这是一部关于卢梭思想中的现代民主渊源及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的研究专著;《历史与人的存在:从马克思到梅洛-庞蒂》(History and Human Existence:From Marx to Merleau-Ponty)(1979),是有关马克思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论著。他和妻子及三个儿子现居马萨诸塞州的西罗克斯贝里。

《福柯的生死爱欲》 目录大纲:


第一章 作者之死
第二章 等待戈多
第三章 袒露的心
第四章 谋杀之城
第五章 在迷宫里
第六章 残酷无情
第七章 惨不忍睹
第八章 求知意志
第九章 战斗呐喊
第十章 改写自我
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后记
关于资料来源和译文的说明
注释中使用的缩略语
致谢
作者简介
译名对照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

(德) 勒佩尼斯.译林出版社.2010-5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内容简介:在盟军轰炸德国期间,文化珍宝的损失比家园的毁灭更让希特勒痛心疾首。希特勒的幕僚对这个事...”

陈丹青音乐笔记

《陈丹青音乐笔记》

陈丹青.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3

“《陈丹青音乐笔记》的内容是1992-1998年间,作者在纽约寓所陆续写给上海《音乐爱好者》双月刊的十几篇文章,包括“灵堂...”

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

《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

乐黛云.中华书局.2015-7

“”

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

[德] 马克斯·韦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03

“《学术与政治》内容简介: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

黑暗时代的人们

《黑暗时代的人们》

汉娜·阿伦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

“本书是由传记性质的“人物素描”构成的文集,他们大多是汉娜·阿伦特的同代人及朋友,同她一样经历和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

中的精神

《中的精神》

吴清源.中信出版社.2003-09

“我的理想是“中和“。 所谓“中“, 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 无形的“中”。 成形的时候表现出...”

巴黎,巴黎

《巴黎,巴黎》

大卫·唐尼,photographs by Alison Harris.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5-1

“巴黎是最受宠爱的城市,巴黎之美、巴黎之魅,成为痴情粉丝挥之不去的情节。这本书用轻快飞扬而又富有真知灼见的文笔,将巴黎、巴...”

去波斯湾看海

《去波斯湾看海》

孟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3

“《去波斯湾看海》是知名作家、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研究者孟晖的最新文化随笔集,内容涉及当代的一些书、一些文化现象,另有对旅行中...”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阿城.作家出版社.1999-01

“”

胡适杂忆

《胡适杂忆》

唐德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8-01

“本书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

日本AV影像史

《日本AV影像史》

(日)藤木TDC.新星出版社.2013-8

“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AV发展历史的读物。以文化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AV的人和事。把AV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重新定义——不要觉...”

其实谁都不容易

《其实谁都不容易》

陈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3

“香港与上海展现其外的是高效进取的金融中心,身处其内感受到的是浓得化不开的厚重历史。“上海和香港都是我的家。”多年来以“沪...”

绘画当为奇迹

《绘画当为奇迹》

李树波.新星出版社.2015-4

“《绘画当为奇迹》中描写了八位画家:弗朗切斯卡、勃鲁盖尔、卡拉瓦乔、委拉斯开兹、蒙克、科柯施卡、罗斯科与奇塔伊。八篇文章曾...”

在别处

《在别处》

汉斯·西尔维斯特,乔埃勒·奥迪.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5-1

“对汉斯·西尔维斯特而言,大自然是他的第二天性。他是第一位将相机作为武器的生态斗士。然而他的作品也同时具有社会学和遗产保护...”

Lens·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Lens·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Lens.中信出版社.2015-8

“【内容简介】 这是一些有故事的爱情,刺进浮躁时代的怕和爱、痛和痒…… ▶汇集数十位“经典情人”故事 ▶凝结顶尖摄影大师爱...”

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美) 曼宁.商务印书馆.2015-1

“《世界历史上的移民》描述了作为人类习性之一的移民活动。作者按时间顺序将移民活动纳入一个基于人类历史且已为人们所认同的框架...”

窥视印度

《窥视印度》

妹尾河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0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斥着太多的神秘,也与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有着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

重拾最简单的做人道理

《重拾最简单的做人道理》

中国雅虎.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3

““人之所以为人,因其能辨是非,能守信念。在道德土壤遭受污染时,心灵深处起码应有一方良知的净土,笃信人性中善的力量,从身边...”

玻璃屋顶

《玻璃屋顶》

三七.新世界出版社.2002-1

“《玻璃屋顶》收集作者1999年以后在网络上写的一些随笔,包括《把人集合起来》、《好人常受苦》、《不可理喻》、《我为什么喜...”

食具

《食具》

[日] 山内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0

“说起食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东方的筷子,西方的刀叉匙,以及中东、印尼等区域的手抓式的用餐方式。那么,你可曾感到好奇并产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