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學 下》

《精品咖啡學 下》 《精品咖啡學 下》

  • 书名:《精品咖啡學 下》:杯測、風味輪、金杯準則, 咖啡老饕的入門天書
  • 分类:台湾
  • 作者:韓懷宗
  • 出版社:推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2-3-2
  • 售价:NTD35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272

《精品咖啡學 下》 内容介绍:

◎一定要學的咖啡賞味法 ◎老饕必懂咖啡風味輪 ◎用科學煮出好咖啡的金杯準則 ◎杯測 手沖、賽風 在家玩咖啡的終極指南 你知道如何品味一杯好咖啡嗎? 望、聞、問、切不稀奇,通過執照考試才厲害! 你知道泡咖啡不再是一門手工技藝,更是一門嚴謹科學嗎? 不只是粉量和水量,更是濃度和萃出率的精密競賽, 一本讓你重新學習品味和沖泡咖啡的必備教科書, 也是送給咖啡愛好者,在家輕鬆泡煮出完美咖啡教戰手冊。 你不能不知道的咖啡賞味法! 除了用鼻子聞、用嘴巴喝,你享受過閉口回氣的甜美餘韻嗎? 你不能不知道的咖啡風味輪! 你知道咖啡除了酸、甜、苦味,還有鹹味。不只有烘焙過的焦香,還有花香、果香、奶油香、木香……,迷人的千香百味盡在其中。 你不能不知道的金杯準則! 一杯好咖啡要怎麼定義,除了咖啡豆本身,咖啡豆的烘焙度、份量,沖泡水量、水溫無一不是重點,現在透過科學化的精準實證,要複製出完美咖啡,再輕而易舉不過了。 你不能不知道的咖啡沖泡秘技! 跟上第三波的潮流,在家來一杯手沖、賽風的單品黑咖啡吧!不用瞎子摸象、浪費咖啡粉,泡出一杯好咖啡,就是這麼簡單。 歷時3年,筆耕40萬字,台灣咖啡界老頑童韓懷宗窮盡畢身所學,最新的國際咖啡流行趨勢,最完整的咖啡品種、產地介紹、名豆剖析、杯測教戰、沖煮實務,盡在此書! ◎聯合推薦 美味導讀 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 達人推薦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 大師推薦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 老饕推薦 財訊發行人/謝金河

作者韓懷宗介绍:

韓懷宗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民國七十五年進入聯合報系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編輯,並轉任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直至民國九十二年退休。民國八十七年兼任西雅圖極品咖啡產品副總至九十一年止,協助產品開發並編寫教育月刊《Coffee Times》。 任職《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期間,因與美方編輯部時差問題,養成熬夜喝咖啡提神的習慣。起初喝即溶咖啡,但喝來乏香苦口,於是自力救濟,自己烘咖啡豆,犒賞味蕾,不自覺玩起咖啡,並大量蒐集國際咖啡資訊,研究咖啡烘焙與沖泡,至今已屆三十年,堪稱台灣咖啡界的老頑童,目前擔任碧利咖啡實業顧問及相關咖啡教學工作。著有《咖啡學:祕史、精品豆與烘焙入門》,並有譯作《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 》、《咖啡萬歲: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

《精品咖啡學 下》 目录大纲:

Chapter 1從喝一杯咖啡開始:盡享千香萬味
■口腔味覺:鑑賞咖啡的四種液化滋味
--「滋味」=液化物=酸、甜、苦、鹹
味蕾多寡攸關味覺靈敏度
咖啡的四味
■鼻腔雙向嗅覺:鑑賞萬千香氣
--「香氣」= 揮發性芳香物=乾香(Fragrance)+濕香(Aroma)
■鼻前嗅覺,辨識力強
--乾香與濕香
■後嗅覺,興奮度高
--口腔精油氣化香
閉口體驗鼻後嗅覺
■口感:入口的滑順感與澀感
--「口感」= 滑順感(油質、纖維質)+澀感(多酚類)
咖啡的脊椎:Body
魔鬼的尾巴:澀感
澀感是品質警訊
■如何鑑賞咖啡的整體風味
忽遠忽近賞香氣
四味互動賞滋味
舌齶並用賞口感
閉口回氣賞甜香
咀嚼回氣賞餘韻
一口黑咖啡、一口冰牛奶
Chapter 2認識咖啡的魔鬼風味:瑕疵豆與缺陷味
■瑕疵豆知多少
全球年產一百多萬噸瑕疵豆
瑕疵豆轉攻低價配方豆
瑕疵豆的氣味與成分
■異色豆大觀
陳年豆
枯黃豆
黑色豆
蟲蛀豆
狐狸豆
斑點豆
臭豆
發黴豆
■綠色陷阱:藥水味、里約味與未熟豆
有機酸變質的藥水味
黴菌感染的里約味
營養不夠的未熟豆「奎克」
未熟豆易有青澀感
瑕疵總匯,苦嗆難入口
Chapter3杯測概論:為咖啡評分
■咖啡新美學
杯測師身價凌駕品酒師
■杯測前置作業
標準化烘焙
標準化萃取
標準化評鑑
■解析杯測評分表
水平與垂直標記
給分單位0.25分為基準
評分項目1.乾香/濕香(Fragrance/Aroma)
評分項目2.味譜(Flavor)
評分項目3.餘韻(Aftertaste)
評分項目4.乾淨度(Clean Cup)
評分項目5.甜味(Sweetness)
評分項目6.酸味(Acidity)
評分項目7.厚實感(Body)
評分項目8.一致性(Uniformity)
評分項目9.平衡感(Balance)
評分項目10.總評(Overall)
總分(Total Score)
缺點如何扣分
最後得分(Final Score)
■杯測步驟:從高溫測到室溫
1.評鑑乾香與濕香
2.評鑑味譜、餘韻、酸味、厚實感與平衡度
3.評鑑甜味:一致性、乾淨度與總評
4.合計總分
5.缺點扣分
6.最後得分
SCAA 與 CoE評分表的異同
■如何應用杯測玩咖啡
居家簡易杯測
Chapter 4咖啡風味輪新解:氣味譜
■踏入咖啡的風味摩天輪
烘焙度決定味譜走向
--扇形香氣譜解析
■A.淺焙凸顯酵素作用(Enzymatic)
花味珍稀,橘味精彩
蔥蒜嚇人,蔗香迷人
--扇形香氣譜解析
■B.中焙凸顯焦糖化與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
「呋喃」打造焦糖甜香
「梅納反應」勝過「焦糖化」
--扇形香氣譜解析
■C.深焙凸顯乾餾作用(Dry Distillation)
褒貶不一的松杉香氣
纖維素是萬香之源
「硫醇」乃深焙濃香功臣
硫醇身世揭密
深焙切忌走火入魔
■扇形滋味譜解析
滋味成分占比揭密
--淺中焙滋味譜
■酸味譜:尖酸與柔酸
脂肪族酸助長咖啡酸味
酸過頭的發酵味
反覆加熱的雜酸
--淺中焙滋味譜
■苦味譜:順口與礙口
綠原酸增加苦味與澀感
咖啡因帶微苦
胡蘆巴鹼意外的甘苦味
--淺中焙滋味譜
■甜味譜:酸甜與清甜
酸甜互補增甜
鹹甜互揚增甜
--淺中焙滋味譜
■鹹味譜:微鹹亦不討好
欠缺有機物易鹹
深焙增鹹
■重焙味譜,唯技術是問
--重焙優劣味譜
■酚類是重焙的苦源
造就優質重焙:抑制酚類二級降解物
抑制焦糖碳化程度
破解過度簡化的烘焙神話
淺焙如葡萄酒,重焙如威士忌
淺中焙盛行,重焙退燒
香味組協助嗅覺與味覺訓練
Chapter 5咖啡風味輪新解:滋味譜
■滋味成分占比揭密
--淺中焙滋味譜
■酸味譜:尖酸與柔酸
脂肪族酸助長咖啡酸味
酸過頭的發酵味
反覆加熱的雜酸
--淺中焙滋味譜
苦味譜:順口與礙口
綠原酸增加苦味與澀感
咖啡因帶微苦
胡蘆巴鹼意外的甘苦味
--淺中焙滋味譜
■甜味譜:酸甜與清甜
酸甜互補增甜
鹹甜互揚增甜
--淺中焙滋味譜
■鹹味譜:微鹹亦不討好
欠缺有機物易鹹
深焙增鹹
■重焙味譜,唯技術是問
--重焙優劣味譜
■酚類是重焙的苦源
造就優質重焙:抑制酚類二級降解物
抑制焦糖碳化程度
破解過度簡化的烘焙神話
淺焙如葡萄酒,重焙如威士忌
淺中焙盛行,重焙退燒
香味組協助嗅覺與味覺訓練
Chapter.6金杯準則:歷史和演進
■具有民意基礎的金杯準則
處女版「金杯準則」
修正版「金杯準則」
烤箱烘乾,滋味現形
濃度為何以毫升量為主
■金杯獎:糾正黑心淡咖啡
金杯、銀杯、塑膠杯與空杯獎
歐美金杯,互別苗頭
■SCAA金杯標準
濃度門醜聞
■NCA金杯標準
挪威「蛋咖啡」
咖啡警察大執法
■SCAE金杯標準
金杯準則與十字軍東征
■ExtractMoJo金杯標準
經驗值與科技結合
從濃度換算萃出率
■ABIC金杯標準
巴西小咖啡,加糖才文明
萃出率有共識,濃度有歧見
濃度最大公約數
Chapter.7金杯準則:萃出率與濃度的美味關係
■萃出率精義:攸關味譜優劣
萃取不足的味譜:死酸、穀物味與青澀
完美萃取的味譜:香醇與百味和協
萃取過度的味譜:苦酸鹹澀又咬喉
影響萃出率的主要原因
烘焙度是變因
■濃度精義:攸關味譜強弱
內力深厚的濃度
■濃縮咖啡的萃出率與濃度
濃縮咖啡濃幾許
Espresso濃度檢測器出爐
■武功秘笈:濾泡咖啡品管表
圖表7-1濾泡咖啡品管表(CBC版)
金杯方矩:最佳萃出率與濃度交集區間
星巴克命中蜜點
對應點的算法
粉量與萃出率成反比
■環球版咖啡品管表
挪威嗜濃增加粉量
■咖啡品管表暗藏天機
經典E區:萃出率18%~22%,濃度1.15%~1.55%(請參考附錄例一)
濃而不苦A區:萃出率低於18%,濃度高於1.55%(請參考附錄例二)
濃度偏高B區:萃出率18%~22%,濃度高於1.55%
特濃劇苦C區:萃出率高於22%,濃度高於1.55%
風味發展不足D區:萃出率低於18%,濃度1.15%~1.55%
雜苦味偏重F區:萃出率高於22%,濃度1.15%~1.55%
淡薄無力G區:萃出率低於18%,濃度低於1.15%
淡雅H區:萃出率18%~22%,濃度低於1.15%
黑心咬喉I區:萃出率高於22%,濃度低於1.15%(請參考附錄例三)
重口味勿自喜,淡口味勿自卑
濃度與新鮮度無關
■金杯準則的實證分享
附錄:自力救濟,動手算濃度
Chapter 8如何泡出美味咖啡:基礎篇
■魔鬼與好神,盡在細節裡
工具介紹:電子秤
工具介紹:咖啡匙
工具介紹:溫度計
工具介紹:量杯
工具介紹:計時器
■新鮮是王道,斷氣沒味道
咖啡走味機制大解密
兩周後斷氣,味譜丕變
走味豆指標氣體
熟成與養味
保鮮之道:低溫、乾燥、無氧與無光害
每升溫10℃,走味快兩倍
冷凍至少可保鮮兩個月
冷藏可保鮮15~30天
烘焙不當,新鮮亦枉然
■粗細度影響萃出率與泡煮時間
粗細度應與萃取時間成正比
深焙豆稍粗,淺焙豆稍細
粗細度可控制苦澀
研磨度對照表
刻度更動0.5度,萃出率至少變動0.5%
刻度正確,犯錯容忍空間較大
刻度並非一成不變
■掌控3T:水溫、時間與水流
泡煮水溫應與烘焙度成反比
泡煮時間應與烘焙度成反比
攪拌水流應與烘焙度成反比
■泡煮比例要抓準,兼顧節約與美味
台式泡煮比例如何與國際接軌?
熱水比冷水輕,咖啡粉會吸水
手沖與賽風套用「金杯準則」泡煮比例
中西沖煮比例直通車
1:10比例,很不正常
主流與非主流濃度
Chapter.9如何泡出美味咖啡:手沖篇
■後濃縮咖啡時代:手沖當道
冬天夏天差很大
■手沖咖啡vs.預浸時間參數
預浸時間要看烘焙度
■手沖咖啡vs.萃取時間參數
手沖務必滿2分鐘
細嘴注水慢,粗嘴注水快
■手沖步驟Step by Step
■手沖步驟說明
POINT 1.潤濕濾紙去雜味
POINT 2.測量水溫要確實
POINT 3.預浸咖啡助萃取
POINT 4.腕臂打直細注水
POINT 5.注意時間與流量
附錄:阿里山大戰曼特寧
Chapter.10如何泡出美味咖啡:賽風&聰明濾杯篇
■賽風篇
發源於歐洲
濾器大觀
虹吸原理
賽風如上山,手沖如下山
■入門版賽風泡煮流程
■入門版賽風泡煮流程說明
POINT 1:上壺濾器扣緊玻璃管
POINT 2:下壺加進適量熱水或冷水
POINT 3:乾布擦拭上下壺,上壺入下壺
POINT 4:開火加熱,先下粉vs.後下粉
POINT 5:調降火力,攪拌咖啡,開始計時
POINT 6:關火攪拌,濕布貼下壺
POINT 7:洗清上下壺與濾布
■過濾神話,參數為準
聞香派與熬煮大師
精品豆怎堪暴力熬煮
■賽風的刻度參數
■賽風的泡煮比例參數
比較賽風與手沖泡煮比例的差異
■賽風的攪拌次數
畫圈法最有效
好豆不怕攪,爛豆最怕攪
■賽風的萃取時間參數
■賽風的水溫問題
冷水入下壺,營造低溫萃取環境
熱水入下壺,營造高溫萃取環境
直插營造較低水溫
斜插營造較高水溫
溫度計搭配火力才是王道
■賽風進階萃取法:溫度計輔助火力調控
從入粉水溫談起
萃取水溫的浮動區間
高溫快煮VS.低溫慢煮
■聰明濾杯篇
■聰明濾杯泡煮流程
■聰明濾杯泡煮3大要點
POINT 1:潤濕濾紙
POINT 2:浸泡攪拌
POINT 3:加蓋計時靠上杯
■美式咖啡機的省思
美式咖啡機勝賽風與手沖
全書總結
濃縮咖啡大進化,醞釀第四波革命
調壓濃縮咖啡機大反撲
淺中焙專用濃縮咖啡機
福禍難斷,爭議迭起
「第四波」醞釀中,未成氣候
■美國創新咖啡文化,義大利自嘆不如
黃金歲月:義大利早熟,美國晚成
義大利調侃老美糟蹋風雅
義大利自限紅海,美國開創藍海
義大利咖啡面臨狹化危機
「第三波」創新Espresso酸甜水果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开膛史

《开膛史》

苏上豪.中信出版社.2014-4-1

“外科医生的祖师爷竟是理发师? 从前人们手术输的是羊血? 达芬奇和外科手术有什么渊源? 手术缝合线是荤的还是素的? 求医问...”

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

《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

九把刀.春天出版社.2005-9-30

“繼《殺手,登峰造極的畫》成功塑造四位風格獨具的殺手後,九把刀最新的《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延續九把刀最擅長如電影運境般的...”

我等就来唱山歌

《我等就来唱山歌》

钟永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12

“本书收录钟永丰回忆性质的散文二十余篇,述及其个人成长中的思想文化资源脉络、作者获台湾金曲奖专辑《我等就来唱山歌》的创作过...”

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金仕起.政大出版社.2010年9月

“本書從中國古代醫學論述、醫制政典和醫史事語等資料的形成脈絡出發,分析其體裁、編次、敘事、論斷、寓意,及論述動向,藉以探討...”

李立群的人生风景

《李立群的人生风景》

李立群.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

“全方位实力派表演大师李立群的首部著作,蔡康永、崔永元、赵本山感佩力荐! 从海员到演员 从台湾到大陆 从相声到话剧 从电影...”

一个人的KTV

《一个人的KTV》

刘若英.作家出版社.2002-9

“《一个人的KTV》为刘若英的第一本诗文集。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后,受到读者喜爱,被称为一本有着丰富的痛苦的快乐者的心灵档案。...”

我就是孩子氣

《我就是孩子氣》

王信智,鍾霓.東觀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5-7-1

“王信智與鍾霓他們踏出書及原有的型態、印象,期待展現出書籍可能的表現形式,《我就是孩子氣》是他們嘗試的第一步,塑出一本不是...”

二手書店的旅行

《二手書店的旅行》

鄭絜心,pepe.創意市集.2011-5

“每一家書店,都是一幅美麗風景。 每一本舊書,也有背後故事與意義。 啃食文字的樂趣,除了新書店的暢銷榜單指引,還可以來自二...”

暗恋桃花源 红色的天空

《暗恋桃花源 红色的天空》

赖声川.东方出版社.2007-8

“关于《暗恋桃花源》:《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演出在即,双方不得不同时在剧场...”

交换日记 1

《交换日记 1》

徐玫怡,张妙如.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

“《交换日记1》内容简介: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分隔两地,有自己的家庭,被多如繁星的琐事围困,不用担心,我们的友情不会逝去,因...”

三十三年夢

《三十三年夢》

朱天心.INK印刻文學.2015-10-1

“「三三」成為歷史,《三十三年夢》從「三三」的灰燼中升起,紀錄了一個人如何忠實、忠誠地穿過多變的時代,穿過不變的京都地景,...”

多桑——吳念真電影劇本

《多桑——吳念真電影劇本》

吴念真.麦田.1994

“我們走後十分鐘,他拆掉身上所有的管線、針頭、開窗躍下。當我們看著他一身泥巴、草屑的身體被一堆人圍著,急救,亂成一團時,我...”

被误解的台湾史

《被误解的台湾史》

骆芬美.中信出版社.2014-3-15

“原来—— 郑成功时代,台湾人不信奉妈祖 先住民头目制度是荷兰人所设立的 三百年前,台湾商人就采用股份集资…… 十三篇精彩...”

去台北

《去台北》

夏雨清 主编.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5

“◆ 台北自由行私家指南书。 ◆ 舒国治,焦桐,朱振藩,曾郁雯,何健,冯明中,钮承泽,韩良露,韩良忆,张国立,程昀仪,王文...”

红气球的旅行

《红气球的旅行》

朱天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1

“《红气球的旅行:侯孝贤电影记录续编》内容简介:三年前,山东编了一厚本侯孝贤电影记录《最好的时光》,集电影小说、电影剧本、...”

吉陵春秋

《吉陵春秋》

李永平.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

““吉陵”是个象征,“春秋”是一则寓言。 无数的吉陵接壤,就是中国 当代华语名家 李永平 一鸣惊人代表作 入选“二十世纪中...”

男人的菜市场

《男人的菜市场》

刘克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

“刘克襄以诗人敏感的特质,以自然写作者的身份走逛菜市场,收集食材的意见,进行时蔬的采风,探寻水果的身世,推导小吃的启发。这...”

尋百工

《尋百工》

祁台穎,林品儀,紀岱昀,廖祿禎.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12-1

“失落的百工‧台灣最在地的美力 向美好常民文化的守護者與傳遞者致敬 你知道在電器科技產品普及的現代,還有人用稻稈編織成「茶...”

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

《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

王培五口述 高惠宇、劉臺平整理.文經社.2000-01-01

“本书背景为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牵连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案,史称「澎湖案」。事端于1949年国共内战局势逆转,国府计划迁台,山东...”

大哥大

《大哥大》

九把刀.蓋亞GAEA.2008年7月29日

“苦等四年之後,九把刀最經典系列作 再出發 「都市恐怖病是我的起點,是我的黃金梅利號!」--九把刀 本書收錄〈影子〉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