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如蒋方舟 竟然也中了“讨好别人”的“毒”

 

蒋方舟,大部分人都用赞叹和羡慕的口气来聊起她。

她的身上有很多光环——中国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她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人惊叹: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 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毕业后进入《新周刊》工作。

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天才少女,竟然中了讨好型人格的毒。在《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和男友通电话,被责骂,她便一直道歉了2个小时,但对方认为他很敷衍,在挂了电话后不停回拨她的电话。然而,蒋方舟却被密密麻麻的来电吓得浑身发抖,不敢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你这样我会很生气”之类的话。

蒋方舟的分享让在场的人感觉惊讶,也让她在每次回想起这段经历时都感觉恐惧。讨好型人格不论在与什么人相处、哪怕是亲密爱人,都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因为要取悦他人而付出很多,因为害怕别人的差评而畏手畏脚,他们情绪变化通常是被他人的赞美或批评而左右——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曾经有网友总结过“中国式八大委屈”:都不容易、你喜欢就好、随便吧、忍一忍都过去了、不要伤了和气、那好吧、习惯就好、没问题再晚我也做完。归纳中心思想就是:牺牲自己、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取悦别人——听上去可怜又委屈,永远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深埋心底,很容易憋出内伤来。

因此,很多有讨好型人格的父母都大呼,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那么我们如何在亲子教育中避免孩子发展成讨好型人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01
 在必要的时候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对别人的情绪非常敏感,很容易把别人的不开心归结为“是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的结果”——孩子也具备敏感心理的属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帮助孩子撇清不应该承担的过错。

举个例子,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某个孩子因为自身原因摔倒受伤了,如果发现自家孩子对这件事情表现出懊悔的情绪,请一定及时地告诉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一起去安慰一下他吧。

我的一个朋友豆豆爸爸也曾分享过自己和孩子相处的一个案例。某天他的工作不顺利,下班回到家已经非常累了,他躺在沙发上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女儿豆豆很快察觉到了爸爸的异样,平日里不爱说话的她,竟然主动要求给爸爸讲笑话。

豆豆爸爸在听完豆豆的笑话后哈哈大笑,他理解豆豆的用心,于是真挚地感谢了女儿:“爸爸今天是因为工作的事情不太高兴,和豆豆没有关系,豆豆可以不必特意哄爸爸开心,但豆豆做了,爸爸很感谢你。”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豆豆爸爸总结道:“及时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和纠正他的错误一样重要。”

孩子敏感的心理特征很容易把自己置于讨好他人的境地中,需要父母们多多观察、即使给予引导。
02
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决定的?”
 


科学调查发现,父母强势的家庭,孩子是“讨好型人格”的几率大幅上升。这些孩子在遇到大部分事情时,内心的os都是:“我无法决定这个事情”、“我的感受并不重要。”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永远要听父母的。但他们忘了,一个正常的孩子从1岁开始就已经有了自主意愿,2岁以后自主意愿就已经很强烈了,并且开始有自己的喜好。然而,一面是孩子自主意愿的越演愈烈,一面是家长们表现出的不在意:“不用问他意见,他还是个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现出压抑的状态:不用说出来、不用表现出来,没有人关心。

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追求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多问问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做决定,在与孩子的意见相左时要选择以理服人,而不是强迫服从,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自信和勇气。
03
 多鼓励孩子:“如果你不愿意就大声说出来。”
 
害怕说不,不懂得拒绝别人,也是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群的一大困扰。他们因为害怕自己的拒绝会造成他人的不悦,因此拒绝无能。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对他人的一点点帮助感激涕零,觉得自己不配承受如此大的“恩惠”。不论是拒绝他人还是接受帮助,都给他们带来很沉重的心理负担。

回想一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不的?他们不愿意被陌生人抱,不愿意忘父母指定的方向走,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而父母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拒绝的?强行把他们塞到“陌生人”怀里,强行把他们抱到想去的地方,以及强迫他们和小朋友们分享玩具,甚至认为不分享是小气的表现。

因此,在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的同时,把“鼓励说不”也作为一堂必修课。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时,你可以引导他:“这个玩具我很喜欢,我想一个人先玩一会,希望你们理解。”你看,教孩子拒绝也是一门艺术。

日本文化里有一种核心思想叫不给别人添麻烦,和讨好型人格有一点相似。但是日本的整体氛围如此,所有人遵守这条边界、反而营造出一种秩序感。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讨好型人格的人都获得压抑而不快乐,渐渐丢失了自我,和我们希望孩子自由生长的愿望相悖,这就需要父母们从中加以引导,让孩子们能够活出真我的风采。
童话爸爸,每晚陪你游览童话世界


    关注 童话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