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白云峰:为什么优秀创业者不一定是学校里的好学生?

 

陈安妮、王宁在创业过程中,是“千里挑一”的优秀。然而,他们却并不是学校中的“好孩子”,原因在哪里?...



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优秀创业者在混沌创业营聚集在一起学习,不可避免会发生自我发现和自我重塑——原来优秀的人可以这样多,可以这样优秀。

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以及Keep创始人王宁,这两个90后创业者,是在混沌创业营企业家们的评价中,最常被提到的两个人。原因是,后生可畏。尽管他们是班上最小的,却拥有超出其年龄的商业嗅觉和认知。

更可怕的是,他们年轻,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可能。

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在混沌创业营诨号“白妈”,与王宁和陈安妮都有较多接触。在多少个深夜,他扪心自问:“时光倒回,我在他们这个年纪能否有这样的认知”。答案是,不能。

然而,这么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在学校的时候却并不是最受老师看重的一批。

浸淫中国基础教育的课辅行业13年白云峰陷入沉思: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王宁和陈安妮这样的孩子,不能被纳入教育人才评价模型中的“好学生”之列?

文|混沌君 徐克臻

“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多人是其中的受益者,也是受影响者;是曾经的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但是,大家都不够了解中国的基础教育”。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说。

浸淫中国基础教育的课辅行业13年,白云峰有着深刻的感受与认知。也正因如此,在混沌创业营接触了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以及Keep创始人王宁这两个90后,他陷入了沉思:

陈安妮、王宁在创业过程中,是“千里挑一”的优秀。然而在中国基础教育的人才评价模型中,他们却从未被列入“好学生”之列。

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混沌创业营毕业典礼后,与白云峰的一场对话,使混沌君获得了对这个问题抽丝剥茧的解答。

为什么王宁和陈安妮不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好孩子”
混沌创业营:在答辩的时候,你特意提到对中国基础教育人才评价体系的困惑,认为王宁和陈安妮没有获得客观的教育评价。为什么你会在这一点上如此介意?


白云峰:我私下和王宁与陈安妮都有接触。我觉得他们的优秀是超过我的想象的。

在深夜,我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时光倒回到10年或8年之前,我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能不能达到他们现在的认知及感知。

 我非常明确地知道答案: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我远没有王宁和安妮优秀。 



我和这两个90后创业者都有过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大概了解他们的背景,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然而,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这两个孩子都对曾经经历的公立教育,怀着敬畏且怀疑、甚至是相对抵触的态度。

王宁曾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北京四中,这是全北京最好的公立学校。这说明,王宁的学习能力并没有问题。但王宁并不算是学校中“最好”的一批孩子,也不是最受认可的孩子。

安妮从小到大都不是学习好的孩子。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热衷于画画。



但教育体系对这两个孩子的评价,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新生代优秀的创业者。

我在想,这究竟是孩子出问题了,还是公立教育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判断人才的评价体系,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让王宁和安妮这样优秀的孩子,居然没有出现在我们所谓“优秀人才”的判断标准中?

混沌创业营:那么在你眼中,王宁和陈安妮这样的创业者具备的是什么样的特质?将他们置于中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他们处于什么位置?

白云峰:中国公立教育评价学生是否优秀,总体来说有两个标准。

  1. 全面,就是不要专才和偏才。这就需要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不能有明显的偏科,如果他是一个只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就会在评价体系中得不到客观评价。
  2. 听话,作为学生,要循规蹈矩。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老师对课程的要求去学习,不要有过多自己的想法。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王宁和陈安妮都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最好”的学生。举例来说的话,就是王宁和陈安妮是不会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市三好学生”、“红领巾奖章”等等奖励的。

这两个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呢?

他们都是学习能力发现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实际上,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循规蹈矩的孩子要强得多。

在公立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一个学生的动笔能力是强于动手能力的,这样的学生在课堂内的能力也会强于实践能力。

从这方面来说,这两个孩子是反过来的。

混沌创业营:也就是说,王宁与陈安妮在创业事业上展现出的优秀,与他们过去所在的教育体系中收获的评价不相符。

白云峰:公立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加上三年高中教育,其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社会实践中的评价是两相脱节的。

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模型,与这些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实践后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或者说工作能力,是脱节的。

另一方面,从效率的角度来说。

目前公立教育的基本单元是学校。

学校的基本单元是班级。

班级的基本构成是1 vs 50(一位老师教50名学生)



而在1 vs 50的这种教育场景中,老师很难做到个性化的关注和引导,学习的效率比较低。
什么都在变,唯独教育矗立在那里,不为所动


混沌创业营:你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判断人才的评价体系为什么会出现偏差,让王宁和陈安妮这样的孩子不在学校的“好学生”之列?

白云峰:我们的教育方式进化太过缓慢,学生教育不能因材施教,获得个性化引导。

几百年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这其实是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变。

在中国,文化主流认为,“弟子一定不如师”。韩愈的一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承至今。

你可以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在小学、中学所受的教育,这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在王宁和陈安妮上学的那个年代,坐在教室里获取老师所讲的知识是主要的教育方式。

这与时代发展的规律完全相悖。

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是“青出于蓝”。现在我身边00后、10后的小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和频次都发生了极大改变。甚至有些小朋友现在就开始上“得到”等知识产品。

在这种情境下,这些孩子和老师交流的时候,真的会出现“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

时至今日,我们北京和上海最好的学校仍然在采用1vs50的上课模式。老师只能记得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中等的学生被忽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个性化的引导。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购物、出行等等。唯独教育,就安静地矗立在那个地方,不为所动。

混沌创业营:在当今时代,理想的基础教育模式应该发生什么样的转变?

白云峰:从理念的角度来说,“教育”这两个字是应该拆开的。“”和“”是两个概念。中国五千年的教育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以“教”为主,而缺乏“育”的能力。

基础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规划、设计和引导。

未来如果要转变的话,我们应该从教育知识转为培育能力。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的“自成长”。

而从受教育者的方面来说,随着科技进步,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也将越来越容易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获得自我成长的轨迹。

在这种前提下的未来,教育的场景也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混沌创业营中,善友教授的授课就给了我一次震撼。善友教授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他去美国闭关了一年,将自己毕生对于创业的理念和理解汇集成为1500页PPT。但我对他的敬佩不在于这1500页PPT,而是他的自我调整能力。

一堂授课下来,善友教授意识到我们这个班级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行业和逻辑,于是他不再强求1vsN的教育模式。他开始激发、唤醒和鼓舞。让学生去阐述对自己行业的认知,再以小组和跨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连接。 



这就是从1 vs N的模式,转为N vs N的教育模式。

我也做过讲师,因此,我知道要改变自身原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非常自我颠覆的。而这种模式也的确很有效果。1 vs N,产生的效应是有限的。因为个体再强大,能力也有限。而N vs N产生的效应是无限的。
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混沌创业营:对于基础教育的反思,从好未来的层面,有无计划做些什么?听说混沌创业营组织学员去硅谷学习后,好未来的核心团队进行了闭门研讨。这次闭关的收获是什么?

白云峰:我们好未来在过去12年来一直很笃定创业的第一性原理。曾经,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让学习更有效率”。

这个刚需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令我们怀有压力和敬畏:教育的增长是先慢后快的。未来,好未来会走向什么位置?它有可能达到千亿企业的规模。

近年来,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应该恪守什么,应该改变什么。因此,这次美国回来之后,我带着我们的核心高管进行了六天闭关。

而这次闭关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我们将好未来的使命进行了改变。你要知道,原本的使命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牵引力,改变这个使命,相当于改变好未来的引擎。

我们将使命,从原来的“让学习更有效”,变成“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混沌创业营:科技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而科技与传统教育模式连接得也不算紧密。好未来提出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又能通过科技做出什么转变?

白云峰:我们明确和清晰地认知,未来10到30年,科学技术将从底层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变。

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就需要我们具有发现、识别学生能力的认知模型。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数据化;并通过这种数据化,为他规划出他所擅长的学习路径,给他个性化的反馈,提升实践效率和效果。

数据和算法,已经成为教育个性化路径的必备条件。

我们只有能够采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才有可能做个性化的分发和引导,让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这件事也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停留在孔子或者我们的老祖宗的教育理念层面。

数据和算法会成为教育企业当中最后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是这个行业当中的一个壁垒。

混沌创业营:科技改变教育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也是大势所趋。但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个性化的引导,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恐怕不能实现得非常充分。

白云峰:首先应该改变的,还是公立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我们现在还是“一考定终身。”

结果识别过程识别,确实是需要有技术的力量的。在中国公立教育体系中,运用科技和互联网的时间还比较短。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一考定终身”其实也是迫于无奈之举。但是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在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之后,我们就应该从结果识别变为过程识别,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

而在这中情况下,也一定会让王宁和陈安妮这样的孩子在教育体系中获得公平的评价。

混沌创业营:在混沌创业营的学习,给你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白云峰:我在混沌创业营受到过三次生理上的启迪。

一次是营长一德集团董事长陈俊提到了不同文明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互联文明,他提到了人类的连接方式从1 vs 1到N vs N的转化。这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进化有很大相近性,带给我很多启发。

第二次是我对“数据是教育企业最后核心竞争力”的反思。碳云智能创始人王俊曾经在营里从生物和进化论的观点谈基因问题,在听到这个观点后,我开始反思如何超出人为层面因素实现组织化管控。

第三次生理上的启迪是云海肴创始人朱海琴在总结自己人生时,用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句话。我对禅学,对人生的的理解有强烈的共鸣。

同时,还有与其它同学在交往过程中,收获到的不同视角和美好的认知体验。

感谢混沌创业营带给我的这一切,难忘同学之情。

*本文为混沌研习社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在下方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 上期必读《不断追问本质,才是解决创业焦虑的药方》

★  深度《不让孩子学艺术,就等于毁了孩子的终身幸福?》

★  笔记《混沌研习课全部课程实录&PPT合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


    关注 混沌研习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