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人生教会我: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时刻保持一颗修行的心态,不断审视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太把自个儿当回儿事。...



采访|Yvie   撰稿|Yvie   编辑|轻风

在公众号“奴隶社会”转发了Serene发表在“回响”上的《美国那些注重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人都在谈什么》后,几乎第一时间,JIE找到了我们。

“我想把我的故事和思考分享给大家,尤其是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但又想要坚持走下去的那些人。我天性乐于分享,也因为曾得到过来的人的指点和鼓励,希望借此回馈。

“1999年,我通过高考进入西安美院油画系。随后,放弃,复读,我最终在南开大学毕业。2004年,我进入一家国有中型企业工作,虽然对那种企业文化很不适应,但这样一呆就是六年。2010年,从国企辞职,我去了土耳其,在一家男性主导的矿业企业工作,探矿、当医生给人看病,也经历了车祸边缘、斋戒,遇到了很多陌生人……一年后,我回到北京,帮朋友创业,管理一家15人的小公司,并准备申请MBA。期间我曾独自一人穿越越南。2012年,我开始在美国读书、旅行、工作。这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也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学会了包容、放弃和独立思考……2015年回国后,我找到了一份无论环境、行业前景、工作节奏还是社会价值都算称心的工作。

“我成为今天的我,不是某个事件造就的,而是一系列思考和时间的沉淀之后的结果。虽然人生中的确会有一些对成长至关重要的时刻,但是真正对人生的塑造有所助益的是在这些时刻,我们所做出的选择和选择背后的逻辑。而这个逻辑正是我最想要分享给各位的。



越南独自旅行
约采访的时候,JIE的妈妈刚好到深圳看她。回国以后,JIE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便多了起来。JIE说父母是她选择回国发展的一个原因。在美国读MBA的时候,她的妈妈曾到美国探亲。那时她住的地方不是华人区,周围街坊邻里开口闭口都讲英文,所以即便是日常生活,对妈妈来说也是莫大的挑战。考虑到父母都已年愈花甲,需要子女给予情感上的体恤与支持,又真不忍心让父母在这样的年纪背井离乡移居美国。

“听了我的故事,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个依赖父母的人,其实不然。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充分的自由让我展开自己的生活,锻炼独立能力。我出生在乌鲁木齐。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特别远,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后还要再走个差不多40分钟。但妈妈一直坚持让我独立上学放学,风雪无阻,那时我只有6岁。也因为这样,我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衡量风险,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15岁的时候,我想去距乌鲁木齐千里之外的敦煌旅行,妈妈听完我的想法说,只要我能找到另外一个人结伴同行,她就允许我出去。结果我找到了三个男生,即使如此,妈妈也欣然同意了。就这样,我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决策。

“当然,在人生的一些重要节点上,父母还是希望参与我的决定。高中时,母亲要求我学美术,并且参加了美院高考。录取后,我发现这果真不是我真正认同的选择,于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果断放弃,复读一年,考了南开,读商科。做出这个决定,我明白我的父母心里是不情愿的,包括后来离开国企,一个人去土耳其闯荡,他们也不能完全接受,幸好,他们一直都比较相信我的独立能力,所以并没有拼命阻拦。无论父母如何反对我的决定,但归根结底,我相信他们并不想要干涉我的生活,只是希望我可以平安健康、开心幸福。于是当我作出上述决定时,我一边与他们持续沟通,一边让自己更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当我达成目标,并且证明我可以过得开心时,他们的疑虑与担心也逐渐消失,慢慢地接受了这些年来我做出的一系列选择。”“所以你向你的父母证明了自己。”我说。

在对话中,JIE向我讲述了她在新疆长大的故事,包括记忆中的大漠孤烟直的景色和永远守护着她的外婆。JIE也向我讲述了她是如何陪伴侄女成长。那时我并没觉察电话那头的人比我多经历的十余年让我们有何不同,直到这一刻。

“是的,就是要向父母证明自己。在父母眼里的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信誉,要向父母证明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即使失败,我们也有能力克服困难,重新开始。信誉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从小学开始我就在慢慢积累自己的信誉。如果你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依赖父母,不为自己负责,不去争取机会证明自己,让他们渐渐了解你不再是事事需要呵护的孩子,那么也不必为父母对你过多的干涉抱怨。如果你一直以来都比较独立自主,我相信即便你的父母在一些事情上与你想法相悖,他们也会理解和接受你的选择的。拒绝可以,但请不要伤害父母的心。”
在美国旅行


在JIE做的所有决定里,从国企辞职可以算是让她父母最担心的一个。世纪之初,国企是众人眼中的“铁饭碗”,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当JIE主动请辞时,她的妈妈是坚决反对的。可是JIE清楚,自己没有办法再对国企付出一个六年,过去的六年已经让她清楚的认识到这并不是她理想的生活。

我了解自己那太过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才会在国企坚持六年——我需要在这种环境中磨练自己,从而快速成长。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家企业恰好给我了一个机会参与一个很有趣的项目,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完整地参与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一家商业地产项目生命周期,从荒地建设到设计、招商、开业、最后整体出售。也是在这之后,我认识到我的人生到了一个节点,我想要换一个节奏,换一种生活。

“间隔年。我并没有给自己过多的限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全身心拥抱未知,探索并尝试新鲜事物。我的家乡新疆2009年发生的事情让我想要了解原本与我毫无交集的土耳其。到了土耳其后,我的工作变成了为土耳其的公司开发中国市场,这种角色的变换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段新奇的海外经历后来也意外地成为我申请MBA不可或缺的优势。”


土耳其矿山
位于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亚景色绝不亚于伊斯坦布尔。走在清澈的海水里,沐浴着充足到似要把人灼伤的阳光,人便自然而然地慵懒了起来。夜幕降临,思绪才慢慢回归灵魂。

“一天晚上,我在安塔利亚的海边散步。那边的海很美,但我很害怕光脚走在沙滩、石子上,也害怕海水,害怕鱼和它吞吐的气泡。突然有一个瞬间,我下意识地将自己全部交给了大海,全身心地拥抱海里的一切,任由海浪拍打和洗刷,随之而去的则是害怕、抗拒、紧张、抵触……海水竟是这样温柔。那种感觉,那种将自己完全交出去,来什么就接受什么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也让我幡然醒悟:当你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想要去主宰什么的时候,内心的反应是对抗,而许多惊喜与美好也会在这种对抗感中被稀释和忽略。如果能秉持开阔的心胸并保持好奇心,你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个珍贵的品质会带你走到很远很远。

“但你一定要明白,尝试新鲜事物意味着什么。桃李年华的你们,除了经济上的拮据,你们遇到的所有的困难都像是照妖镜提醒着你自己的弱点,可是你们千万不能轻言放弃,因为这会是个很好的打磨锤炼的机会。问问自己,你是为了逃避困难而另辟蹊径,还是想主动寻求挑战所以不断探索未知?看似都是尝试与探索,但背后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也许摆在你面前的选择很多,当自己看不明白时,不要因为不知怎么选而什么都不做,最重要的是先做起来,在做的时候发现和认知,渐渐找到对的那个选择。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许多人对我说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要好喝许多,但我一直比较迟钝,尝不出区别,当我同时买了两瓶,同时喝,我立刻分辨出了不同。为了找到不同,我必须要采取行动,接连尝试才行。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行动力很重要,也要有对内和对外的思考,如此,这件事情你就没有白做。也许现在它并不能立即把你带向理想和成功,但它会给你一个方向和指引,可能是一种新的认知,也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机会。诚然,任何错误都是有代价的,但你一定希望这个代价越低越好,既然试错的经历不可避免,那我的建议就是越早经历越好,这样你的代价就越低。”

电话那头,JIE语速一直很快,但每每讲到对内和对外的思考时,都会故意放慢语速,似乎生怕我没有记下她说的每一个字。JIE对于阅读的热爱和学佛的经历让她养成了反思、自省的习惯。我对JIE说:“我其实一直很羡慕擅于思考的人,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做选择都是随心、凭直觉,很少会考虑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的确很重要。

“给你讲个最近发生的事儿。我和同事一起出差,等飞机的时候我拿出部门布置的案例开始读了起来。这时同事看过来,夸了我一句:‘哎呀,有学问就是好。’我听罢,下意识地也去赞美她。这时我的同事对我说:‘我是真心诚意地夸你,你却在安慰我。’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突然意识到我反过去夸她的动机的确是心存优越感,为了不让她难过所以安慰她。但对方实际非常敏感,马上看透了我心里的想法。

“我相信有许多年轻人,成长环境相对自由,家世也好,在众人的呵护中长大。但却因此容易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同理心。‘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必须要有一套内省机制,问问自己做事的动机和逻辑到底是什么,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不过与此同时,也不能完全忽略自我感受,不能委曲求全而不尊重自己。理解对方并不代表要一味地讨好对方。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时刻保持一颗修行的心态,不断审视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太把自个儿当回儿事。”

MBA毕业典礼
活着,有各种姿态,不见得必须时刻敌对和争斗。自始至终,JIE都追求与世俗和解同时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

“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与自己和解,就是要学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比如在生命中已经发生的悲伤的事情,当我真正开始接受事情已经发生而无法改变时,接受了自己是因此痛苦的,心理的创伤才会开始愈合。还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的心里住了个十分严厉的小朋友,鞭策着我任何事情都要取得100分。我经历的烦恼大都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意。与自己和解后,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不要停止进步,同时接受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或者至少这个缺点人畜无害,然后承担这个缺点带来的不利,停止抱怨。不过,对自己宽容不能成为停滞不前的借口。‘我天生如此’的想法并不是和解,而是偷懒的借口。与世界和解,就是看到世界的丰富性和多面性。要接受很多从前看不惯的事情,理解这些事情的由来。我也愤青过。但当我开始带着同理心看待这个世界,我发现并非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处于灰色地带。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看到什么?你能不能发现事情背后的逻辑与动机?当你开始与世界和解,你会看到许多无可奈何的抉择,有些甚至是可怜的。你也能理解人性的复杂——再邪恶的人也会心有所忠,再善良的人也有自私的一面。

“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其实就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JIE渐渐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她希望别人能够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好,希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JIE真正体会到自己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与她第一次发起慈善拍卖会的经历有关,那时她26岁。她自己整合了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将筹募的善款捐给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孤儿们。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也第一次意识到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竟然能带来这样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故意给她泼了盆冷水:“可是俗话不常说要视金钱如粪土嘛。”

“金钱是个中性词,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被如何使用。权利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富有的时候,就应该更加警醒。也许这个人做事情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为缺乏经验和智慧,反而会对别人造成莫大的伤害。所以说没有智慧的慈悲不能叫真正的慈悲。

“现在许多年轻人总是带着一腔热血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大义凛然正义非凡的事情,却因为没有社会经验,不了解事情的复杂性,又不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反而伤害了他人。”

我说:“所以我们又绕回到了‘不要带着一种优越感,太把自己当会儿事了’这个理论里面。”

“对,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就像你们说的‘做当下那刻最好的选择’。我也相信这个。”

采访后记

我问JIE,“这么短的时间,你是如何对我产生了信任而愿意掏心掏肺地讲你的故事?”她说,看文字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你可以尖锐,但不能刻薄。一个人刻薄,就少了些宽容,底子就不是暖的了。前提是不能伤害别人。有些人真得很聪明,喜欢发现别人的弱点和缺点。而有些人写东西,貌似有观点,但这观点就是为了博眼球,但实际上是踩着别人而得到满足。你们两者都不是。既然我愿意分享,你们也愿意听,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JIE也给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或初入职场的新人们的几点建议:

选择公司

刚毕业的话,去大公司更利于长线的职业发展。在大一些的平台,能够接触到行业的领先者,也能接受更完善先进的培训。再加上,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不具备实战工作能力,没有部门之间配合的经验,也不知道每个人如何各司其职,所以在大公司的经历会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工作习惯。但大公司的缺点是分工过于明确,不会太有机会承担更多的角色和责任。

如果你已经在职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并且喜欢多变、冒险,那就可以考虑去中小型企业。在一个发展很快不断成长的公司,你也会收获相应的成长速度和上升空间,并且可以理解一个公司是如何运行和发展的。但在小公司往往职位界限模糊,责任的界限也不清晰,也没有比较系统的培训,所以不建议刚毕业的小朋友去中小型企业。

选择职业

首先要看行业的趋势。这个行业是上升的行业,还是已经有夕阳行业的趋势了?永远不要跟趋势对抗。另外则要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那就开始采取行动去探索。越早开始,错误的成本就越低。

JIE现在在一家top商学院做项目管理。她说,找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探索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想象成一件商品,那我们的受众群是谁?我们的竞争对手又是谁?所以JIE先是考察了与她同时毕业的同学们所在的行业和薪水,了解了她的基本位置,然后再根据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比如,她刚刚结束了一份咨询的工作,虽然有行业背景,但经验较少。她曾经从事了6年商业地产的工作,虽然经验丰富,但因为离开行业时间较长,所以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有竞争力。

在了解了自己的位置后,JIE就开始有目标的找工作:找与自己的技能、目标薪水、行业相匹配的职位。去参加面试后,分析拿到offer的公司的共性,和被拒绝的公司的共性。

走过这整个过程后,基本就可以确定下来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了。

面对压力

家庭、朋友都有可能成为压力的源头。当父母或朋友对你产生质疑时,一定要顶住压力。要相信,工作总会有的,大不了先去一个不那么完全满意的,积累了经验后,再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保持耐心,不要妥协,最后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JIE选择现在这份工作实际上就妥协了对薪水的要求。因为行业的性质是她认为可以满足自己价值观的行业,所以JIE留了下来。

关于回国

JIE说,在海外待越久,就更容易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JIE在刚回国时,也经历了反文化休克。再一次看中国,却有了新的视角。在这个条件下,她有时觉得反而她在很多方面都更适合留在美国。

但JIE说,大家其实不用特别纠结。一是,现在往返的机会很多,所以有机会随时可以回去。二是,中美合作的项目量也有上升趋势。终究来看,还是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更多这样的故事:

抉择——在理想与传统之间

告别愤青: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

Gap Year: Less is More | 暂停的意义

我们应该忠于理想还是面对现实?

敲了一万扇门卖书的暑假
在留言区写下你对“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的理解或小故事吧。
关注回响,加入一个温暖的故事社区
回响有你,才有更多回响
长按下面二维码
点”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回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