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路大排档

 

这就是东湖市场。白天是全城最繁华之地,挤满三轮车和去乡下的公交车。夜晚也是全城最后的荣耀,护城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最大的湾,从这里开始,成为地下暗道,流出十七孔桥,别过塔山,进入三都澳。...





在遥远的北方冰天雪地里回想宁德城里都有什么好吃的,是一件又冰凉又温暖的事情。最容易想起来的就是东湖市场前面的通宵排档。那些排档在我印象里总是冬天,在半夜三更从安静宽阔的城东路一路向北,一进入闽东大广场前就感觉到这个城市真正的热闹核心。东湖市场就是象我这样的宁德人最后的家,无论在多迟,那里的排档总归挂着黄光大电灯,炒米粉或是煮牛杂的锅冒着白色的热气。

东湖市场的大排档和任何其他地方的大排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很热闹,但是,一点也不吵嚷。在那里来往的都是工作到半夜的三轮车夫,没事晃荡的不成气候的小混混,谈恋爱的年轻人。他们不是为了喝酒或聚会的,他们真的是饿了。走进去,坐下来,等一碗东西吃。你很少能在东湖市场排档见到喝酒猜拳的人。只有倦怠了的人、安静下来的人,准备回家的人。

所以东湖市场大排档著名的、好吃的,都是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东西。

一是稀饭。什么都没有,就是白稀饭。稀饭摊全部都是妇女们开的,用最大号的高压锅煮的一大锅,用大中小最贱的粗瓷碗盛出来,一碗一碗的,稍稍凉到正好可以入口。用勺子喝进嘴正好呼噜呼噜的那个程度。夏天就用大门板一层一层的摆着,冬天就用装黄瓜鱼的大泡沫保温箱,一碗一碗叠在里头。整个摊的内容就是下饭的小菜。一定会有的是白豆腐、腌海带、拌紫菜、炒榨菜。然后大概会有小芋头、酸肉皮、煎咸鱼、荷包蛋。更高一档的就会有鸡腿、花蛤、酱肉、大肠。全部都是乡下的家里就饭的东西。象福鼎阿古排档那样的切牛肉、腌虾蛄、螃蟹腿、白鱿鱼之类的高档东西是没有的。

这些就是宁德人自己的体己菜而已。宁德城如果有人说没吃过这样的稀饭,那就是变态。冬天夜里,本城最繁华地方的一碗清粥,土生土长的宁德人说起来,都知道是什么滋味。——东湖市场门前流过的,就是护城河的水。

你说那是什么滋味?

二是炒米粉和小肠汤。这是美先生最喜欢吃的东西。东湖市场的小肠汤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宁德人自己的口味,用小肠、橄榄和黄豆熬的。这么多年了,福安鸭母、柘荣牛滑、福鼎扁肉、屏南青草兔一样一样改变了宁德人的饮食习惯,扁肉变成放紫菜的了、饺子从珍珠饺变成山东饺子了、拌面变成有花生酱的了——就连小肠,全部都是用青草熬成乌黑乌黑的了。满城时尚,都是新口味。每念叨及此,我和美先生就象古代的老头老太一样无敌落寞。

真正宁德人的小肠汤,就只在东湖市场排档你能吃到了,用黄豆和对半橄榄,放大量水,汤色是白色的,也没有酒,也没有草药,白生生清切切如豆腐汤。吃起来,黄豆熬过的植物腥气与小肠熬后的微微软糯,对习惯海鲜口味的宁德人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美好肉类,如鱼和螃蟹一样清香。当然,贪吃猪脚冻的洋中人不算宁德人,我偏激的认为。

三是各种炖罐。虽然我不得不没骨气的承认,这不是宁德人自己的口味,完全是行署下迁宁德后,福安和洋中人硬生生改变了宁德人的饮食,把吃肉的习惯带进来。但是,那些炖罐确实是好吃的。洋中屏南系列的酱紫色的鱿鱼汤、藏青色的牛肚汤、淡青色的羊杂汤、黄褐色的牛脚汤、深黑色的兔肉汤,福安系列的棕色的鸭母汤,总是令我恨不能有十个肚子。

有的排档用大盆一个一个摆去,好像卖金鱼人的熟食版,有的用瓦罐锅一个一个摆在煤球炉上,你会疑心他是碗窑人后裔,最常见到的是用搪瓷杯子罗列一桌,一只兔头或半个鸭腿从汤汁盈溢的大杯子中伸向你,有小小的玉体横陈的肉感。男生们在那样的刺激下,每每就会用当地土话大声喊:“老板,喂,鸭母来半头(只)!”

这就是东湖市场。白天是全城最繁华之地,挤满三轮车和去乡下的公交车。夜晚也是全城最后的荣耀,护城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最大的湾,从这里开始,成为地下暗道,流出十七孔桥,别过塔山,进入三都澳。

我此时此刻在遥远北方,寒风吹我,暮色早落,满肚子饿而全无食欲,口舌之痴痴念想,远远越过东海,沿着沈海复线,从南站经5里城东路,笔直指向----东湖市场夜晚的大排档之阑珊灯火。


    关注 顧北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