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缺什么? 如何建设一所“中体中用”的学校

 

明雨老师教学随笔连载|探讨中国教育的可能性...



恢复中国教育的主体
编者按

本文为明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随笔,字字真切,供更多关心教育的朋友参考。原文篇幅较长,为了更方便微信阅读,特做成四篇连载,前三篇内容在文末尾有链接,本篇为第四篇。
如何建设一所“中体中用”的学校


作为一位家长,我有幸参与了北京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的创建。七年来,从一个教育的门外汉,与孩子一同成长,逐步触碰到了教育的核心——那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恰当的价值观。

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帮助孩子建立恰当的价值观”,就是把老师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压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他们认为,没有绝对“恰当”的价值观,因此,对这个说法十分反感。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些朋友的感受,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几代中国人接受的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得我们很难相信谁就能代表“恰当”。

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讲的这句话,主要是对为政者的期许,为政不能失去民心。同时,这句话也可以视为一个好社会的标志,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有基本的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只是靠外在的规则、契约来维护的。更重要的是,在信任他人之前,你是否有自信,是否真正地对自己有信心。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怎么可能信任他人呢?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就接近于迷信了。

何谓“自信”?自信,不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在建立“自信”之前,更重要的一步,是建立对生命的信仰,或者说建立了“天”“人”关系。建立了这种自信的人,既是坚定的,又是谦逊的。

回到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度,我们来看看,中国人几千年来不变的生命信仰是什么?

从物理空间来看,所有的人、事、物似乎都是独立存在的。现代人崇尚多元化,这无可厚非,因为大自然里的一切也是千差万别、多姿多彩,但是我们在崇尚多元化的时候,别忘了天地万物,在“多元”的同时,还是“一体”的。如果我们只追求“多元化”,失去了“一体感”,那么,人类社会就越来越趋于碎片化,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孤岛。因此,在可视的空间世界,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内在联系。这种看不见的内在联系,与精神信仰有关,面对上天,所有的人都是祂的孩子,都是一体的。

从物理时间来看,我们和父辈、父辈的父辈,一代一代的人,似乎也是割裂开来的,各有各的命运。现代人追求新观念,看不起旧事物,因此,隔代之间出现了“代沟”的问题。孔子处理这个问题,很简单。他肯定上天是我们所有人真正的父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同时,孔子指出,若没有你亲生的父母,你这辈子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做人。——对于这个事实,我们必须感恩。因此,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他用一个“孝”字就将命运的片段串联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大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延绵不绝的时间序列中的一环,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数先辈走过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前仆后继。

有上天的祝福,又有背后大生命的精神支撑,一个人就可以挺立起来,顶天立地做大人。确立了这种价值观的人,既不会妄自菲薄,又不会自以为是。难道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么?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到了1912年,蔡元培废止祀孔读经,全面推行西方教育制度,中国的学校就彻底变成了“西体西用”。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恢复中国教育的主体,就是要逐步建设“中体中用”的学校。

“中体中用”里的“中”,不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中国”,也不是被扭曲的“国学”,而是《中庸》里的“中”。王镇华老师说得好,“中”这个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字眼。“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就是上通下达。上通者,通天也,重建天人关系;下达者,入世也,脚踏实地,切实笃行。重新确立中国文化价值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的国家回归中道,也可以帮助整个世界回到正常、健康、和平发展的轨道上来。
建设一所“中体中用”的学校,具体怎么做?
我们需要从孩子、家长、教师三个层面来探讨:
1

孩子的成长
受自由主义和溺爱孩子的思想影响,不少人认为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这种教育理念的偏差在于,它会造成孩子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合乎中道的教育,应“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以孩子为中心”,和“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这两句话看上去很像,但正如《易经》所言:“君子慎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发展是硬道理”的偏差,在于鼓励人惟利是图,不计后果。把这句话加上几个字,“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就不违中道。

近年来,我们从西方引进了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等各种“新教育”体系。大家可能忘了,人类历史上,有一种教育体系,延续了2500多年,虽然近一百年被废除了,但其教育精神不死。这种教育体系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其中,既有皇族王公,譬如康熙、雍正,又有贫寒子弟,譬如范仲淹、林则徐。而且这个教育体系,化育了无数温柔敦厚的中国人,尽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字都不识。

这种教育体系的创始人,就是孔子。用四个字,可以概括他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学大”和“用中”。“学大”,就是“学天”,因为大莫过于天,人要学习天的精神,中正刚健,自强不息;“用中”,就是上通下达,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不仅自己要避免偏激,而且要帮助别人“解套”,跳脱二分的思维模式。我们说帮助孩子建立恰当的价值观,就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中用”的“大人”。——这难道不是面对未来的人类教育努力的方向么?
2

家长的共识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今天关心教育的许多家长,似乎都忘了,“爱幼”的前面,还有“尊老”二字。孔子说:“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比家业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中国人重视家风,重视文化传承,是出于对自己身后的大生命的敬意。

在中国文化价值观里,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自己的,它是父母之“遗体”,父母离世,我们的身体就是他们留存在这个世界的活的纪念。我们为了父母,也不能胡乱糟蹋自己的身体。我们的精神是天赋的,同时也是先祖慧命的延续。因此,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脱离了文化之根的人,就是漂泊的灵魂。

百年以来,中国人否定自己的传统,数典忘祖,失魂落魄,直至今日。我们的高中储备老师,前些日子去欧洲学习,有一位同行的家长,据说她踏上欧洲的土地,嗅到那里清新的空气,大发感慨:“我上辈子做了什么错事,以至于这辈子投胎到了中国?”

与王林海老师说起这件事,他笑着说很正常,他说1980年代时第一次到欧洲,受到的冲击也很大,觉得自己不如人。但他多年之后,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活着,就是福报。修得人身不易,我觉得作中国人福报大。在这块土地上,可以说无处不蕴蓄着智慧的甘泉,无处不显露着苦难的印迹。只要你用心去体证,用心去观照,那么智慧之泉便会润泽你的心灵,苦难行迹便会澄澈你的人性。感激天地!感激爱我和我所爱的人!感激死去的亲友!”——这就是中国人的性情。

因此,办好一所“中体中用”的学校,最大的困难是引导家长形成共识。作为有此志向的学校,不仅要养成好的校风,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背后的家庭养成好的家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在价值观混乱的当今时代,学校更有责任引领社会风气的改变。家校共建,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应体现在精神层面。形成共识,不是党同伐异,而是和而不同。“和”,意味着大家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为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回归中道,恢复中华”。
3

教师的觉醒
一所学校,要引领孩子清醒地入世,教师首先是觉悟者。先觉,觉后觉。在恢复中国教育之主体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当仁不让的传道人。一个人觉悟了,就办一个人的学校;多几个人觉悟了,就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在这个创校过程中,着急不得,宁缺勿滥,因为,教育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而要想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传道人,其实并不难。不需要去山洞里闭关十年,也不需要找世外高人磕头拜师。只要从一个“诚”字入手,接续孔子开创的教育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可以继往开来。孔子的教育是明朗的,没有任何秘密。

近年来,大陆“国学热”,民间出现不少私塾、书院,虽然这些民间办学的力量热忱很高,但同样存在教育主体不明的问题。有的提倡学《弟子规》,有的提倡学《德道经》,而大多数私塾、书院都提倡佛学。有朋友会说,儒释道不分家,这些难道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前文提到的那个话题:中国教育的真正传统究竟是什么?

在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借助于宗教来帮自己立信。我本人就走过这样的路。2007年我皈依佛教,受益很大。但几年之后的一天,我和与我同时皈依的师姐说:“这辈子,我不解脱了,我生在这块土地上,知道父辈、父辈的父辈经受的苦难,我愿意来承担这个共业。”而今,我更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我生生世世都不解脱了,我愿意一直回来做个普通的人。做人挺好的呀!我不去天堂,也不去净土,我愿意累世为人,因为这个世界里有我的亲人。

中国教育的真正传统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传统。孔子从不否认鬼神的世界,但他是明朗的,又是平实的。《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哉斯言。

中霖  于北京昌平辛庄

2016年4月21日
点击下行文字进入本连载的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缺什么?(一)
中国教育缺什么?(二)
中国教育缺什么?(三)


立品图书出版书籍购买方式:


长按二维码,直进入微店

团购电话: 13910419488



    关注 立品图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