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员的创作个性,你属于哪一种?

 

演员创作个性的实质,就是在塑造和演绎角色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态和手法的基本倾向。...





演员创作个性的实质,就是在塑造和演绎角色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态和手法的基本倾向。斯氏将它划分为情感、意志、智慧三个类型。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因为这个三位一体的内在动力,在每一个演员的身上都是不平衡地发展的。有人侧重于情感,有人侧重于意志,亦有人侧重于智慧。这些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到创作中来,就成为不同的倾向。这些倾向直接影响创作心态和创作手法的形成,因而产生三种不同的创作个性。

情感型
“即情感较意志和智慧占优势的演员,在演罗密欧和奥赛罗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着重角色的情绪一面。”这可以说是情与情通。演员的第一自我,时刻感受着角色的第二自我那份情,体验着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同时堕入爱河的那种情。他是通过对角色情感方面的极细致的体会来把握整个角色的,因而这种演绎就可能予人以情真意切的感觉。

意志型
“即在自己创作工作中意志较情感和智慧占优势的演员,在演麦克佩斯或布朗德①的时候,会去强调功名心或宗教观念。”这可以说是志与志合。是演员第一自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第二自我的志。它是一种积极战斗、顽强进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发精神;它使演员长期积蓄在内心的向往,获得共鸣和升华的机会;它仿佛是在替演员自己吐露心曲,而作家所写的比演员自己所想的更为完善,于是一种仰慕、宣扬、力行的意愿油然而生,积极地投入到角色的创造之中。他是通过一种志同道合的感应来把握角色的精神生命的,因而这种演绎就可能带有一种铮铮傲骨的气概。

智慧型
“即在自己的创作天性中智慧较情感和意志占优势的演员,在演哈姆雷特或智者纳丹②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给予角色比实际上所需要的更多的理智的色调。”这可以说是慧根相连,是演员的第一自我锐意地探寻第二自我的慧心之所在。它是一种对人生、对哲理、对命运、对死亡……的深入探索。就如哈姆雷特的独白“活下去还是不活!”、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样,会点燃人们内心深处无尽的智慧火花。作者笔下的诗句,给后人带来了采掘不完的思想宝藏。



斯氏将它们比作金矿,经历了多少个年代,金脉仍然源源不断。要演绎好这样的经典性的人物,有读不完的书,说不完的话,答不完的问题。任何一个导演或演员,只要开拓出冰山的一角,就会得到远比实际需要更多的精神财富。把握住它并凝练到角色的内在生命之中,把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智慧的探索复合起来,做到想角色之所想,辨角色之所辨,爱恨分明地去面对人生。那样演绎出来角色,就可能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引导着观众去共同思考。

最后斯氏提醒大家:“任何一种心理生活动力所占的优势决不应把其余两者完全压倒。必须使我们内心的动力保持和谐的对比。”也就是说,不管你属于哪一类型的创作个性,最后也得想尽办法让三位一体的内在动力均衡地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导演的帮助。



三种不同类型的创作个性,开始时是不自觉地形成的。就如读小说看电影那样,有人偏重于从感性方面去接受,有人偏重于从理性方面去接受,亦有人从感性及理性两方面同时去接受。一般来说,人们接触文艺作品都是从感性方面开始的。逐渐产生了一连串疑问需要解决,于是就会阅读一些评论、概论和研究的文章,把感性提高到理性的层次。当个人的审美观念逐渐形成以后,才可能出现较完全的感性与理性同时鉴赏文艺作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辩证发展,就会孕育出一套独立见解,和较完整的美学观念,这是迈向成熟的标志。对于演员来说,除了同样要经历这些类似的阶段之外,还得因应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那就是:感性—理性—感性。前后两个感性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后一个是前一个的结晶,是经过集中、过滤、提炼、浓缩的结果。大多数演员开始学演戏时,毫无例外地是靠感受进行创作的。也就是只有前一个感性,并不懂得提升到第二个感性阶段。而体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法,为大家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梯。让有志从事话剧事业的普通演员,能进入更高、更纯的第二个感性的创作境界。这就是我们要一再阐明表演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① 布朗德(Bnand)是易卜生名剧之一《布朗德》中的角色,该剧写一个布朗德教士,抱着“全有或全无”的极端理想殉道。

② 智者纳丹(Nathan Der Weise)乃德国剧作家莱辛(Nessing)同名剧本中的人物,该剧本写了三个信仰不同的人物,一为回教徒,一为希伯来教徒,一为犹太教徒哲人纳丹。主题描写凡具有崇高性灵的伟人,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彼此必定能够互相尊重,绝不排除异己。
版权信息
摘自:《演技教程(修订版)》
著  者:傅柏忻   
副标题: 表演心理学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该书!


    关注 演员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