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爱过的,不谢幕  听戏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有才又有颜180的个头,极聪明太爷爷是个当官的爷爷上过黄埔军校却因为是家中独子的原因放掉过人...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
有才又有颜
180的个头,极聪明
太爷爷是个当官的
爷爷上过黄埔军校
却因为是家中独子的原因
放掉过人生的重大机遇
他的人生就这么
安稳又不称心意的过去
这辈子
他唯一做过反抗家里旨意的事情
就是后来
自己中意的角儿
一跑场
他就翻墙去捧场


这些故事也是后来听爸爸讲的
我奶奶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
却配不上爷爷家
好不容易通过养儿育女
两人培养出了夫妻恩情
爷爷却突然迷上听戏
奶奶也曾跟踪过爷爷
去戏院
看到爷爷捧场的角儿
奶奶叹息说
多年陪伴
竟是连一个男人的眉眼
也比不过的
她不知道
这个世上,无论男女
谁也比不上
梅兰芳


后来
爷爷从一个有军官身型的沉默年轻人
变成了
常年戴毛呢帽穿毛呢大衣的硬朗老人
在别人的嘴里和眼里
他是个要强的人
以至于80多岁时不小心摔了
也不要儿女搀扶
他到底为什么这样要强
也许是因为自己
从没有真的强过吧
即使后来他很老了
我还是经常在他的房间里
听到熟悉的京剧唱段
总是在他听戏的时候
我看到这个熟悉的男人
认真沉迷的侧脸
他点着一根烟
就那么看着窗外
人为什么会沉迷某件事情
也许那代表了自己的某个心性
那些永远到达不了的自由边界
永远活不出来的日子


是的
爷爷迷的角儿是梅兰芳
前两天看过一则推送里说
“德国农民对于中国人的认知
只有两个
一个是孔子,一个就是梅兰芳”
1930 年2 月16 日
梅兰芳在纽约百老汇四十九街剧院
举行了首场公演
第二天
纽约各大报纸版面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世界报》
“我在剧场度过了一个最令人激动兴奋的夜晚
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
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
《时代》周刊
“梅兰芳的哑剧表演和服装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优雅
可爱绝伦
美妙得就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


神,就原本是神么?
当然不是
是有能力将自己无限提升的人
电影《霸王别姬》里曾经有这样
一个桥段
科班学徒们每天一起去练功
天没亮就去陶然亭喊嗓
师傅教育的第一句
就是
“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曾经的那个时代
唱戏,只是下九流
有人说
学戏的生活就是“苦行僧”
这话,我信
曾经有机会看过一段“二人转”现场表演
台上的两人个个身怀绝技
疯着、乐着
下了台,却面无表情
无人知其苦乐


然而
受罪的人千千万
为什么只有梅兰芳一个人
成了角儿
严歌苓说过
梅兰芳是一个温柔的抵抗者
要知道
梅兰芳抵抗的
不是某个人,某种势力,某样困境
他抵抗的是一个时代
他曾经抵抗着来自包括鲁迅、胡适这样
社会主流声音的蔑视与不理解
背负着
“输不起,一输就是永不翻的压力
他所抵抗的,是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
他一个人走在时代最前端的时候
整个时代都在拖着他往回走


而我爷爷究竟迷的是什么
当有一天
具备认知能力的我
看了很多梅兰芳资料后才明白
他迷的,并不应该是哪一个唱腔
也不会是一个身段
他迷的,究竟还是这个人
台后打拼
台前荣光
掌控自己全部人生的豪气


这是我爷爷
甚至是当下的你、我身上
所没有的
吃苦的能力
人人都可以具备
难得的是
你能不能将你吃的苦
转化成活下去的能力
甚至转化成
你的喜乐
你的传奇

唱戏、练功人有句行话
叫做
不疯魔不成戏
要我讲
这词应该放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
每个人都应该有
疯一次的机会
就好像
黎明演过的《梅兰芳》我始终接受不了
因为
隐忍不是一个名角儿始终如一的状态
他一定是内心疯狂着
如同张国荣的程蝶衣一样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刘嘉玲的人生
“其他女演员的人生,就只是人生
而刘嘉玲的人生,就是江湖”
只有你疯过
豁出去过
才能活出个样子
每个人
都是转在自己人生轨迹的陀螺
吃苦努力只是你的基本
懂转化、不放弃才决定你的人生弧线
是凸是凹
而我始终在这篇推送选择
借张国荣的扮相,来讲梅兰芳
也许是内心更认可
同样疯魔的名角儿吧
曾经悸动过的心
比任何都可贵
-----------------------
由农业节目策划推出的
国内首个二人转系列节目
《转出好人生》
将于5月21日在CCTV-7登陆
点击阅读原文
去支持你身边的疯魔角色吧
-End-


    关注 央美艺术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