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早的节奏感竟来自母体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语言...


轻点蓝字字体,关注FUNK架子鼓,知道更多关于架子鼓的知识!


儿童在开始学架子鼓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儿童提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素质

为了让儿童从学音乐一开始,便能走上正确的演奏之路,儿童音乐学习之初,就必须重视音乐基础的训练,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广泛的交流。

孩子最早的节奏感觉来自母体。对胎儿来说母亲每分钟约七十下强而有力的心脏跳动声和海浪般有规律的呼吸声、最能使胎儿感到镇静和抚慰。

出生后的婴儿靠在母亲胸前。当感受到母体正常的心跳与呼吸声时,便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实验表明,在婴儿摇篮中放一个模拟人心脏跳动的机器.当跳动速度过快时,孩子便感到烦躁不安。

因此,母体每分钟七十左右的心跳速度,是儿童学学习节奏的最佳速度选择,这符合儿童先天性特点。


当这一速度练习稳定后.再选择由慢速逐步到快速的练习方法,方能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儿童身体自身有其作息规律,这是一种自然生活节奏的体现,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要轻易改变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引领儿童感受自然界的节奏变化,如:四季轮回、日夜交替、潮涨潮落、飞鸟迁移、知了鸣叫等,这些自然界最感性的节奏.将深深根植儿童内心,也终将帮助儿童增强对节奏内涵的理解。通过各种运动、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节奏感。

这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方式,也是在训练中采用最多的方法。这里要特别强调节奏训练,首先要让儿童感受并理解基本拍子的强弱关系,这是律动的基础。节奏练习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慢至快、由简到繁的练习原则。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充分挖掘儿童感知语言节奏的能力,培养儿童语言表达与朗读能力。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语言,音乐中的一些基本语感。在生活语言中可以找到共通的地方。

例如,儿童称呼“爸爸”“妈妈”等两个字的强弱关系,就与音乐中两个八分音符的强弱关系基本一致。生活中许多话语如“开始上课了”“认真练琴”等。

最后一个字与乐句最后—个音都自然表现为弱处理,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音乐表达都会显得不够自然顺耳。

在对儿童进行较复杂的节奏训练时,有经验的老师常常设计一定的语言文字,通过体现语言自身的节奏,来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如:儿童语言发展一般经历由单字——词——词组——句子——更复杂的句子表达,这种由简至繁的过程。

教师在给儿童进行节奏模仿和旋律模唱的时候也应遵循语言发展的—般规律,并以此帮助儿童提高对音乐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能力。

乐谱是表现音乐的载体,儿童在学架子鼓之前必须正确掌握音符与节奏的关系。



儿童在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需逐步教会儿童用音符表现各种不同节奏的书写方法。并结合五线谱线与间的位置变化,进行书写练习.这对今后儿童识谱大有帮助。教师在五线谱上将各种基本节奏音型排列成表。引导儿童按照节拍要求对各基本节奏音型进行自由组合。并以此促进儿童对节奏灵活性的理解,增强练习的主动性、趣味性。

节奏练习中,速度的把握、时值的精确是难点,儿童学习节奏读法则对此大有帮助。儿童的节奏读法形式不宜大复杂、一般以有一个音符读一个“Da”,延长音读“a”,休止符“空”这种简便的方式为宜。此读法结合“↓↑”上下击拍法划拍子,并对照乐谱进行练习,效果更好。儿童学音乐初级阶段,在学习新谱之前,一定要坚持划拍读节奏练习。

这里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无论是学架子鼓前的预备练习、还是在学架子鼓过程中,读节奏的速度都不宜快。节奏速度快了,会直接加大儿童视谱的压力,造成视谱马虎,忽视演奏方法等。最终影响效果。

第二:儿童在读节奏时必须从声调上严格体现节拍和节奏重音。有不少儿童读节奏时,声调平和,注意了时值而忽视了强弱。在钢琴上弹奏时,节奏缺乏应有的活力,甚至直接影响了音乐风格的表现。

节拍器可作为儿童节奏练习的辅助工具,但不能过分依赖它,音乐的节奏训练,最终要培养儿童在内心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觉、这才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基础。

儿童学架子鼓初期的节奏训练方法,总的来说。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运用科学、有序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它将对儿童从学架子鼓一开始、便能走上正确的音乐表现之路、获得充分的音乐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THE END-
交流互动
给小方投稿或者勾搭的传送门:
邮箱:mdmf@maidemofang.com
本文来自快乐音符音乐教育
扫码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关注 FUNK架子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