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时讯》第七期真人图书馆活动,《梨花渡》里故事多,现场问答揭悬疑!

 

一本《梨花渡》,几载运河情。...

梨花渡
王梓夫
一本《梨花渡》,

几载运河情。


5月13日,由《通州时讯》主办的第七期真人图书馆活动请来了市民熟悉的通州本土作家王梓夫。



这已是王梓夫第二次参加该活动,此次他带来了新作《梨花渡》。

这位自称“被岁月淹没的人”向读者介绍了新书坎坷的“命运”,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读者共同讨论了小说中的人物,同时也表达了对弘扬运河文化的赤子之心。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都是王梓夫的“粉丝”。

互动中,王梓夫幽默而凝练的语言,为读者带来了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更幸运的是,参与活动的读者每人还获赠一本作者签名的《梨花渡》。


聊作品

推翻20万字从头再来

回老家体验生活俩月

早在10年前,王梓夫便有了写《梨花渡》的想法,当时动笔写了15章,将近一半的内容,后来便搁下了。

直到2012年,拿出来再读时,王梓夫对完成的部分极其不满意,于是便重新构思,到乡下去补充体验生活。
“当时我回到了马驹桥镇老家,再去走街串巷,把老家的街道都走了一遍,和很多老人聊天,待了有两个月的时间。”王梓夫开玩笑地说,那时还特意找了一个比自己岁数还大的男秘书陪同,下了一番功夫。

最终与读者见面的《梨花渡》,是王梓夫将最初20万字完全删除之后重新起笔的作品。
谈及将辛苦写作的20万字全部作废是否心生遗憾时,他坦言,自己所写的文字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将它们“抛弃”是下了极大的狠心的,但为了保证作品质量,只得如此。

艺术高于生活的前提是源于生活,有了丰富切实的生活体验和积累,《梨花渡》一书不论从故事情节到语言风格,都带着家乡的味道。

“不好好说话”巧设章节

书中是否有作者的影子?

翻开小说目录,就会发现《梨花渡》的章节安排很有特色,小说反复以“左岸”、“右岸”分章节,“左岸”、“右岸”之间还穿插着“乡愁篇”和“乡党篇”。

有一位读者就表示,这部小说顺着读也行,先读左岸、再读右岸似乎也可以,作者怎么会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安排结构呢?
“这确实是有设计的,这部小说不像《漕运码头》,《漕运码头》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我是按照传统方式去写的,来龙去脉按部就班地交待清楚,好让读者去了解通州的过去,了解运河文化的内涵。

但《梨花渡》不用去解释这些,如果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的话,读者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越活越絮叨呢?”

王梓夫开玩笑地说,所以要故意有一些“不好好说话”的安排。
小说源于生活,也常会带有作者自己的烙印。很多读者都发现,《梨花渡》一书中,有一个叫康运桥的人物,似乎带有作者的影子。

“这就是写小说作者的特权,可以去安排别人的命运,也可以把自己身上的东西分配到多个角色中去。”王梓夫说,小说中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情感一定是真的。
看现场

粉丝一天读完全书

为人物命运寝食难安

《梨花渡》刚一出版,有些读者便买来阅读,更有痴迷粉丝一天从早晨6点一直读到下午6点,一口气将全书读完,连午饭都没吃。

在分享阅读体验的时候,这位痴迷粉丝说:“我是王老师的忠实读者了,他此前的《漕运码头》、《漕运古镇》我也都拜读过。《梨花渡》这本书跟此前读的漕运系列不一样,没有那么宏大的历史背景,内容更接地气,故事情节又非常紧凑,当时读起来的感觉就是根本停不下来。”主持人对此调侃,读王老师的书还有减肥的功效。
还有一位读者周女士是导演,也是王梓夫的老朋友,对《梨花渡》是爱不释手,从刚到手时的一本新书,已经翻到“变胖”了一倍。

“最近一周,这本书我看了两次半,刚看时,觉得结构很有意思,不少地方令人发笑,可看到最后,却觉得堵得慌。”周女士表示,这是她10年来看得最痛苦的一本书,想笑又觉得心酸,想哭又没有那种直接的痛感,书中很多问题困扰得她寝食难安,她觉得书中“冯老太”这个人物非常复杂,让人爱恨交织,所以常常为他睡不着觉。
“对于所有的读者,我真是非常感动。之前也有不认识的读者给我写诗,或是因为读我的书,忘记了回家时间,被锁在了单位,后来索性就住在单位看了一夜的书。我觉得这些都是对我的肯定,每写一本书,我首先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人看得下去,把读者抓住这应该是第一位的。”

王梓夫说,不光是书,戏剧、影视、相声,对于这些艺术形式来讲都是一样的,当你看某个电视剧时,看一眼就想换台,就说明它不是一个好的作品。

读者朗诵《通州赋》

王梓夫献上《祭母诗》



在现场互动交流进入尾声时,读者石源还即兴朗诵了《通州赋》。

《通州赋》是王梓夫历时多年创作完成的作品,洋洋洒洒千余字,不仅描述了通州自汉朝建县、到隋朝开通大运河、再到清明时期发展漕运的历史,也描绘了通州在新时期的美好前景。深情地朗诵,语调或缓或急,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副穿梭时光的历史画卷。
因母亲节将至,现场,王梓夫还与读者分享了他和母亲的故事,并朗读了他写的《祭母》诗。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我的记忆中,她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干活,除了叹息就是叹息。我小时没有吃饱饭的时候,没有不穿带补丁衣服的记忆,母亲辛苦了一辈子,老了的时候身体不好,受了不少罪。在母亲生命的最后8天里,我一直在医院陪着她,握着母亲的手,那样她才觉得踏实,我手一拿开,她就开始呻吟。”

王梓夫深情地说,所有母亲都是伟大的,我们应该给予她们更多地关心和照顾。
几番梦里见慈颜

柴门惊醒泪未干

灶下愁容烹糠菜

灯前眩目缀衣衫

为子求学机杼断

因食劳作骨节弯

床前欲报欢心事

小诗无韵作纸钱



一首小诗读完,现场不少观众深为感动,留下了泪水。

活动最后,王梓夫还向主办方赠送了精装版《通州赋》以及由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王青春书写的《通州赋》书法作品,到场的每位读者,都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本王梓夫签名的《梨花渡》。


谈写作

离不开家乡土壤滋养

计划创作《漕运青帮》

 “转动地球仪,我们会发现,在这块雄鸡形的版图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是从西向东奔流入海。唯有京杭大运河,像一条逆天的蓝色蛟龙,从帝都出发,纵向截流,穿六省市,挽五江河,蜿蜒南下。从通州到杭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十六倍于苏伊士运河,三十三倍于巴拿马运河。”

——这是《梨花渡》“乡愁篇 我的大运河”中的一段文字。


在王梓夫的理解中,乡愁就是让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让人日思夜想的东西,它也许就是自己的初恋。作为土生土长的通州人,王梓夫的很多作品都和通州有关,他也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感情。

“每一位作家,都必须有自己的土壤,即使是那些写科幻、穿越小说的作家也是一样,否则就是无水之源 、无本之木。滋润一个作家的土壤决定着他的写作风格、文化含量。我认为有三类人不能交,其中一类就是不热爱家乡的人。”

王梓夫说,文学是最私人的东西,很难被他人夺取,因此也最有保存价值,他将一直会为弘扬运河文化,为家乡发展而呕心沥血,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对于下一步写作计划,王梓夫也透露了一些。10多年前,作为漕运系列的内容之一,他就有了写《漕运青帮》的想法。接下来,他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之中,现场读者对此均表示十分期待。


读者说

对于百余位幸运获赠王梓夫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作《梨花渡》的读者来说,第七期真人图书馆宛如一场文化盛宴。

资深粉丝对王梓夫创作过程的探究,新朋旧友对王梓夫人生故事的分享,王梓夫老师的睿智言语和爽朗笑声让读者们完全敞开心扉,不仅问题一个接一个,妙语一串挨一串,掌声一阵连一阵,读者的才情也是一波接一波。

连王梓夫老师都惊喜地感慨:“咱读者里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现在,记者就带您走近这群可爱的读者,也分享给您现场的一些精彩花絮,相信您看过后,同样会有与王梓夫老师近距离接触的精神享受和身临其境的畅快体验。

朋友眼中的王梓夫

是个“暖男”

导演罗英与王梓夫是十多年的朋友,半年前罗英在宋庄居住以来,朋友间的交集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罗英和很多朋友的眼中,王梓夫是个大大的“暖男”,“相处后你会发现他对人的关心都是发自内心、出于自愿,对朋友照顾得很周到,身边人会很自然地接受他的关心,甚至觉得有种精神上的享受。虽然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插科打诨,但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很正经的人,特别乐观幽默”。
说到《梨花渡》,罗英直言该书是自己近年来看的作品中非常难得的不但能让人看得下去,且发自内心喜爱的书。将书看了两三遍后,罗英忍不住给王梓夫发微信说“套路太深”。

“这部小说中蕴含的戏剧结构和人物之间的矛盾、人性的展露都特别巧妙,让人思考,让人意犹未尽。”

说到小说中的人物,罗英称小说中人性的力量特别足,通篇都饱含着虽不高调但颇有张力的正能量,而“冯老太”是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她身上有人性、有母性,还有魔性、有邪性,这个人物太妙了,很多年我都没有见过这么丰满的人物了!”
作为初次参加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罗英感慨之前并不知道通州还有如此吸引人、有魅力的读书活动,“现场也有读者暂时还没看过这本书,但听着身边人的分享,都忍不住说回去就要把书拿来读,现在我住通州,以后如果能经常参加这种读书活动我非常高兴!”

“希望这种文学盛宴多多举办”

文学爱好者张德虎难掩对王梓夫老师的喜爱:“我觉得梓夫老师是继刘绍棠先生之后通州运河文学的又一位领军人物,梓夫老师通过独具特色的创作把运河文学指向了历史,也引向了未来。

在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时候,又以这样的一部史诗性的著作来描绘运河两岸的变化,这样的作品真的让我们这些读者欣喜、激动不已。”
有种说法提到,当读者与作者有近距离接触之后,会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会对今后的阅读经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张德虎直言确实如此,“小说中的很多细节和隐藏的线索自己之前并没发现,今天现场听王老师和其他读者朋友一起交流,有了很多意外收获。而且这种近距离接触让我了解了更多王老师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著名的作家就这样面对面像朋友一样跟我们对话,真的会让读者们对这位作家更加喜爱。希望《通州时讯》以后多多举办这种文学盛宴般的活动,我一定参加!”

从朝阳赶来听“通州故事”

白发苍苍、拄着手杖的赵琦瑞老先生在读者席里很显眼。老先生今年已经76岁了,最近又犯了颈椎病,行动不是很方便,可是为了参加王梓夫老师的读者见面会,仍然不辞辛苦地一大早从朝阳区王四营赶来。

“我是通州女婿,老伴儿的娘家是牛堡屯的,最爱听通州的故事。听说王梓夫这本小说写得都是通州的事儿,我一定要来听听。”赵琦瑞说。

让娃从小接受“书香”熏陶

3岁的黄琳茜是现场最小的读者,虽然年纪小,很多大人的对话听得懵懵懂懂,却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聆听。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是想带她来这里领略一下大作家的风采,耳濡目染地受一些熏陶。”黄琳茜的母亲杨小燕说,孩子现在很喜欢读绘本,“只要她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管将来做什么都会受益的。”
花絮

读者现场写诗点赞

退休后随女儿在通州居住了十几年的赵启棣老人骄傲地说自己是“新通州人”,对拥有深厚底蕴的运河文化无比喜爱。
当天,坐在离王梓夫老师很近的位置,在现场仔细聆听王老师分享创作过程和人生故事之余,酷爱书法和诗歌创作的赵启棣还现场写了首小诗,表达对王梓夫老师及其作品的欣赏。
“通州文苑百花艳,文化强民智慧展。为民输送新血液,梓夫老师最为先。”赵启棣开心地说,一定要跟女儿还有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梨花渡》,让运河文化滋养更多的通州市民。

(通州时讯记者  陈冬菊  陶涛  王欢  摄影  唐建  微信编辑  王璇)
— END —
《通州时讯》
微信号:bjtzsx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通州时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