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市场的格局与展望”—IDC亚太区副总裁马伯远

 

2016年4月20日“全球VR/AR趋势论坛”在德国IFA全球活动——CEChina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及家电...

2016年4月20日“全球VR/AR趋势论坛”在德国IFA全球活动——CE China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及家电品牌展上顺利举行,以下为
IDC亚太区副总裁马伯远
现场演讲实录:


IDC亚太区副总裁 马伯远

Bryan Ma, Vice President of IDC Asia


马伯远

谢谢各位,今天来到我们这个论坛,我叫做马伯远,我是来自IDC亚太区分公司的。大家有没有想过IDC的这个Logo,看起来跟IDG很像,其实我们属于一个集团,IDG更多做媒体,我们会更多做市场研究。我专攻的这个领域,不只是我们的VR、AR,还有PC移动和平板移动等等。

刚刚高通的郭经理提到2016年是VR的元年,我们真的看到很多新东西,包括PC整个市场都在萎缩,很多平板都不卖了。即使是智能手机,整个市场都在放缓。我们的VR和AR突然之间现在变得很兴奋,每个人都看到它的蓬勃发展,在硅谷所有设备商和电脑厂商都看到了VR和AR的觉醒。游戏、软件等等这些行业都为VR、AR今年的蓬勃发展感到欢欣鼓舞。

我知道大家会想听到我们预测说未来怎么样,但是在这之前先跟大家讲一下基本的定义。我知道大家知道什么是VR和AR,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设一个清晰的框架,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

马伯远

首先什么是VR呢?就是虚拟现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你可能尝试过图片上的场景(见PPT),你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有鲸鱼从你旁边游过,VR是说你被放在环境里面,只能看到它展示给你的环境。和这个相比的就是增强现实AR,它是现实与虚拟的一个融合。你可能会问谷歌眼镜,谷歌眼镜不是完全的AR,它和纯粹的AR还是有区别的。我们AR可以分初级版和高级版,谷歌眼镜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微软的产品是更高级一点的版本,所以会有不同的分类。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不是搞硬件出身的,所以不会讲那么多硬件,但是这也不是不可或缺的一点。通常我们可以把这种硬件分成三类,第一个是图片最左边的(见PPT),叫做无屏幕头显,这是三星的Galexy,华为也推出了头显,把手机放在里面就可以看。另外我知道深圳有很多公司在做类似的头显,把手机插进去就可以用。如果你把类似这种插卡的头显也算在里面就更多了。另外一类头显是PC端的头显,比如说这里看到的索尼的PC,这样的头显是和PC终端连在一起的,所以它是第二种。刚刚高通的经理也提到了这种产品有它的局限性。第三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机头显,微软有推出他们的产品,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的一体机的头显,当然它们都比较贵,之后我也会提到这一点。

随着我们做市场的预测,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每一类的设备会怎么样?每一类都会有市场定位和规模。我们预测的时候,有哪些关键的假设呢?首先,我们回到这一页看一下。我们看到这么多设备,一个一个来看。首先,我们看这个无屏幕的头显(见PPT),这肯定是发货量最大的一个细分,如果算上插卡式的就更多了。每个人都有手机,这样的无屏幕的头显应该不会很贵,三星已经推出了,这是大多数消费者首先感知到VR的途径,你也可以说它不是纯粹的VR,但是你必须承认,很多人就是通过这样的设备来首次接触到VR。

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图像处理的要求,如果把第一类和第二类设备比较,最后他们的关键在于GPU图像处理器,这个技术难题正在解决当中。有一些人也会想要看到,像谷歌也在做tango(音)项目,手机可以看到VR,并不一定需要平板看到VR,谷歌会不会把tango的元素融入进来,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短期来说,一般都是来自不带屏幕的显示,因为它们的成本比较的低。



马伯远

如果我们看第二种PC端的头显,这一类也比较明显,索尼做这种4代的时候,他们已经有相当大的已有的市场基础,而且索尼这方面市场很强,我们用PC端的头显的时候需要什么呢?我们要一些高端的GPU,这要求不只是花钱买设备,还需要很贵的PC,因为这样才有高端的GPU,所以还是关于图像处理的GPU。GPU的价钱是一个核心因素,现在这些厂商的GPU收费很高,但是未来会有下降的趋势。所以理论上而言,PC端的这些头显有可能会比控制台连接的头显的市场更广大。而且这里的游戏市场也比使用游戏机的游戏市场要更广大,所以PC的头显会进一步的扩大,但是关键还是在GPU的价格。

当然了,身体上的不适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全球有大概两成的人有视觉上的疲劳和眩晕,非常敏感。如果人们第一次试VR就觉得眩晕,受不了,所以他就说这个我试过了,眩晕,受不了,这是行业人都必须清楚的一点,我们不要让人们第一次试就放弃这个新的技术。

最后图片上这个是比较高端的一体机的头显,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调整,它怎么能够适应消费者,佳能和微软都推出了类似的设备,他们都需要几十万、十几万美金才能买到的,所以这根本不是给一般终端消费者买的,这些更多是用于商业和工业的。所以,我们怎么让VR更贴近消费者呢?AR可能更多用于工业和商业,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怎么去颠覆这些技术摩擦,这些可能会起到颠覆作用。

马伯远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些数字,因为大家都关注数字,这是我们对VR硬件的预测(见PPT),这里面不包括软件。这里做了一个预测,Y是出货量,横轴是年份。左边务最大的是VR,比较小的这个柱形代表AR,比较大的柱子代表VR,这是一个事实,AR价格高,所以AR出货量比较小。但是如果看VR,我们今天听到很多关于VR的报道,关于消费者的VR、针对用户需求做的VR。到2020年,把这两块加起来差不多是1亿的设备。高盛也做了一个预测,如果是看整个金额,大概是800亿美元,高盛的预测会更高一些,还包括了软件。这些预测也是往不同方向走的,所以要看不同机构的预测。还有一个复合增长率,未来五年会达到187%。如果从一个比较小的基量开始,这187%的增长率并不代表什么,但是这个增长量还是非常惊人的、非常具有前景的增长量。

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的分布数据(见PPT),这个颜色是消费者的82%,商用是18%,这是2020年预测的VR硬件的出货量。现在VR更多是因为由消费者来驱动的。我们今天说到娱乐业和游戏业,还有很多VR方面的开发和消耗是由消费者驱动的,所以这边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在房产、旅游行业发力,还有其他行业可能会使用到VR和AR。

现在我们看商用的,消费者的使用率是更低的。我们之前也说过,AR的解决方案是更加昂贵的,而且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投资于AR的更多是由企业去投资,而不是由消费者去投资的。



马伯远

我们再看一下用户的场景,用户的场景对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医疗、教育,之前我们用教科书,现在我们可以在VR环境里教这些医学的学生。上周在伦敦就有一个用VR做的手术,用360度的摄像头,就是360度的视频。你可以说那不是VR,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会带来市场的影响,这个市场影响是比较大的。另外还包括CAD和建筑行业也会是很好的应用例子,你看建筑师的工作,原来都是在2D平面上做工作,现在可以四处走动,可以向下、向上看。这可以带来很好的投资回报,也可以给它带来很好的竞争优势。

这个清单可以一直列下去,大家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例子,我就用这个服务业的例子结束。比如说飞机的维修,飞机在飞机场有问题可以给波音总部工程师打电话,让那边做分析,诊断问题到底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卡特彼勒,他们是做工程的,他们有工程师做服务维修,其中30%的情况下把时间花在获取信息,并没有真正做维修,用VR就可以帮助他们节省时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还可以有更多。

这些大家听起来觉得很不错,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市场会发展的一帆风顺,有很多挑战是我们需要应对的,其中一个就是技术的挑战。我说到电池,这不仅仅是指电池的寿命,还有曲面形的电池,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真正去装是非常难的。这样的挑战仍然是存在的,我们需要克服这样的挑战。当然随着技术成熟我们会慢慢克服这些挑战。另外,像HTC已经推出了Wife(音)这个产品,你要把房间清理一下,用这个设备的时候不会碰到这个地方,有多少消费者可以有能力去设置,因为亚洲房间很小,我们有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去体验这个VR呢,所以这些早期的采用者或者高端的用户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普通用户来说却是大的挑战,就看怎么使用和部署这个VR。

不仅有技术的问题,另外还有内容的问题,因为这里不仅仅是说硬件,硬件只是说可以让你提供内容,大部分的内容还没有准备好,而且你把现有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造,让它适合于VR,这也是不容易的。比如说我们看影视的生产制作过程,我们有导演,他是把镜头对准某一个人,可以控制观众看到的内容。如果拍摄VR就完全不同,因为观众可以全角度、全方位的看,这是最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是机遇。



马伯远

昨天我在香港跟一个广播记者聊天,他说他喜欢VR,比如说现在出现危机,比如说自然灾害或者政府反抗事件,他们不担心怎么定位摄像机,他们把摄像机放在那里,人们可以自动的通过摄像机看到内容。这需要内容生产者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因为这跟之前的制作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还有一个互动的方式以及社会的一些习惯,就是我们跟社会其他成员一起互动。当谷歌眼镜推出之后,我们会听说“玻璃漏洞”的概念,也就是有眼镜漏洞,人们戴谷歌眼镜的时候,有一个摄像头,他们用这个摄像头可以录任何东西,这样的做法不备社会所接受,所以如果你用这些设备在房间里使用,你在沙发上,在一个个人的小世界里,这是比较尴尬的处境。当然也可以作为一个机会来利用。马克扎克伯格就说,儿子或者孙子学走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VR去看,或者我们可以跟朋友一起去打篮球,我们可以在前排看篮球比赛,就可以用这个VR去看篮球比赛,甚至可以一起分享这样的社交体验,也可以用VR看演唱会,通过VR让我们变得更加的社交。但是这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让社会去改变和接受这种VR的体验。

虽然说了这么多,对于我们来说机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去年对美国做了一个调查,就他们买一个VR设备的兴趣度到底有多大。图片上是不同年龄层的,13岁-17岁,一直到54岁,这个颜色可能不太清楚,右边比较大的柱子说他们愿意买VR,左边的柱子也说明他们买的兴趣度比较大。这是去年我们做的一个调查。我们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去买这些VR,所以这里有25岁-34岁的年龄层,这是美国单独的一个情况。这是去年产品推出之前做的研究,大家可以小心的看这个数据,这个年龄层主要在游戏玩家年龄层,而且是男性比较感兴趣,大概是60:40的概率,60是男性,从这个图片中可以看到。所以,在25岁-34岁的年龄层里面是概率最大的。这是美国单独一个国家的调查,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是非常独特的市场,而且是非常大的市场。在我们的预测当中,你可以说太过保守,因为中国市场可以做的很大。中国市场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你如果读一读境外媒体的报道,他们都在讲VR,他们都在讲3+3的模式,包括HTC、谷歌、微软,基本上是大公司推出的产品。我们中国其实有很多的供应商,而且是西方媒体根本不知道的供应商或者根本没有报道的供应商,包括深圳海岸城有跟多VR公司,他们做了很多开发,有一些是PC的VR,还有一体式的VR,还有一些处理器。在这方面,我认为是中国市场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有很多供应商都在做VR。

马伯远

我们看到平板手机和电脑那边的情况,我之前也提到这样的情况,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全球平板电脑有很多大的公司主导,中国也有独特的供应商,比如说小米、ViVO、OPPO,他们都是中国非常特色的公司,但是也已经走向海外了。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中国公司,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发展壮大。

到底还有什么样其他的挑战呢?会不会成为一个价格战呢?如果我们看深圳的话,有非常强大的工程师,但是在价格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其中有一个风险是我们非常担心的,那就智能手机和在平板电脑上发生的现象会不会也发生在VR行业。如果看平板电脑行业,两年之前非常贵,而且特别是在深圳,有很多ODM都是在做没有品牌的平板电脑,然后再重新贴牌出口到尼日利亚等其他国家。

两天之前我在香港参加一个全球的移动电子展,你去看附件展区的话,大家都在展出相似的产品和元件。比如说去华强北,你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设备,所以这方面我们必须要特别小心。如果我们都打价格战,都做主体竞争的话,其实是损害了整个行业的,所以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小心的一个方面。

最后,我还是要讲,我们会在中国看到非常特别的一种使用的模式,和其他国家一样,像智能手机,比如说微信在中国会作为一个平台,其他国家很少会有这样的一种平台。Facebook也刚刚开始涉足到平台的行为,而微信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看,不同的VR和AR在中国的使用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房地产行业,有很多中国的投资者都在海外投资房产,但是你很难看到这些房产,如果有虚拟现实可以更方便的看房子。这只是一个例子,我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特别的用处。



马伯远

我们再来看一下数字,这里是我们对中国VR市场的预测(见PPT),这里不包括AR,只是VR,也不包括插卡式的头显。到2020年的数据。这条线代表了中国占全球发货量的一个百分比,所以是接近两成。我们也做一些调整,当然这也取决于行业的发展区别,但是我们确定中国市场肯定是一个重点的VR市场。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我们要谨记的一些重点。首先,我们做内容的创造,如果你是做内容创造的话,你可以先用现有的这些设备来做一些尝试,比如说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这更容易,成本也更低,你可以先做一些实验。但是也还是要注意,要避免一个将就的心态。如果我们看一个软件的开发,先编码,然后就发布了,然后不断的迭代修改和完善它。在硬件上面,这样的一种做法现在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在VR方面,我觉得这一点特别要小心,尤其是我刚刚提到的眩晕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做得不好,很容易就会有一种消极的影响,会在一开始就扼杀了消费者的欲望,所以我们不能有这种将就的心态。

我们现在还在刚刚起步的地方,所以需要有很多合作的关系,无论是平台方面还是设备方面,有很多很多的机会。随着行业的成熟,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兼并和整合。但是我觉得我们正值一个好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所以我个人也非常期待见到很多合作的迹象。屏幕上是我的联系方式。

谢谢各位的倾听!

主持人

谢谢马总,让我们感受到如新加坡的天气一样浓烈的激情,IDC和您对VR/AR未来市场的深度洞见,我想这对每一位关心VR/AR未来市场发展的朋友都会有所启发。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所有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和真诚的分享。


    关注 CEChina德国IF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