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故事】九江瓷市

 

九江的瓷市形成于何时,史书及地方文献均未有记载。但从九江出土的大量洪州窑瓷器可以表明:早在东晋,九江便有以销







九江的瓷市形成于何时,史书及地方文献均未有记载。但从九江出土的大量洪州窑瓷器可以表明:早在东晋,九江便有以销售洪州窑为主的陶瓷市场。洪州窑址主要位于距南昌南郊30公里的江西丰城市。另外,南昌县冈上乡、九江市七里湖柴桑城址等江西其他地方,也发现有窑址或窑址作坊。而丰城市的窑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洪州窑始于东汉晚期,发展于两晋、南朝,鼎盛于隋唐,终烧于晚唐五代,烧造时间长达800余年。

《唐书》卷134“ 韦坚传”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使韦坚,引河水到长安“ 望春楼”下,凿为“ 广运潭”,玄宗诏群臣同登楼临观,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三百艘,漕船各署郡名,满载各郡轻货,豫章郡船载“ 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即:名瓷、酒器、茶铛、茶釜),船首位相衔进,数十里不绝。京城观者骇异。如此盛大的南方手工业和土特产品水上展示,其中独举洪州窑名瓷,这足以说明洪州窑青瓷器在当时是有相当大声誉和影响的。其外运瓷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江州转运到其他地方去的。

宋时,江西的瓷业表现出众窑争辉的繁荣景象。在江州的陶瓷市场上见到最多的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和吉州窑的黑釉彩绘瓷。此外,还有虔州七里镇窑、南丰白舍窑、临川白浒窑等江西烧造的瓷器。江州成了江西最大的瓷器集散地。

明清时,江西其他地方瓷器基本停烧,唯有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景德镇的瓷器不但产量多、质量好,而且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各种器形一应俱全,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享誉国际市场,为江西“ 出口货第一色”,而九江则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市场。此外,景德镇还有御窑厂,专为皇家生产官窑瓷器。清中期有一类被称之为“ 九江瓷”的官窑瓷器,它是由御窑厂烧造最好的坯,运到九江,请九江高手画师来绘制,这种绘制的彩大多称为粉底粉彩,也就是先用多种彩色作为底彩,再画花卉,然后开框再画。这种在九江绘制的底彩粉彩被称为九江瓷或九江彩。时至今日,人们便把在九江加工生产的瓷器统称为九江瓷。九江瓷以釉上彩为主,有粉彩、浅绛彩、古彩、墨彩、金彩、红绿彩等多种装饰手法。但业生产一些用大写意笔法描绘的青花山水。九江的瓷业商户多数是从景德镇窑户家直接订货,少数则购白胎瓷,运回九江加工储存,以供各地商贾或当地顾客选购。当时,远至东北三省、新疆、蒙古、青海、西康、宁夏等地的商贾,每年都要到九江采购瓷器。

清末至抗战前,九江的瓷市最为繁荣,全城从事瓷器经销的业户有80余家。经营的瓷器各具特色,如雷德茂专营艺术瓷;华昌专营高档细料精彩瓷;九江瓷业商店专门在景德镇订购统一规格的优质白瓷胎,运回九江加工销售;而夏宝记、瑞荣庆、户万兴、宋同茂则经营大宗普通日用瓷。此外,还有一家官僚资本经营的江西瓷业公司,拥有资本数十万,在景德镇办有瓷厂和陶瓷学校。其经营范围也极为广泛,粗细日用瓷、艺术瓷一应俱全。

在九江市滨江路清真寺附近,有一个叫“ 矶湾”的地方,居住着四五百户以驮瓷器篮子为生计的人们,他们组成义庆社和同意堂。义庆社为都昌帮,约有两百余人。同意堂为本地帮,约一百余人。他们大多数是驮篮子上轮船兜售瓷器的小贩,也有在“ 矶湾”一带摆摊设点的摊主。他们把九江的瓷器市场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1938年九江沦陷,大多数经营瓷器的业主逃往后方,所剩下的瓷器店、摊仅20余家。抗战胜利后,因逃避战祸躲到大后方的达官显贵,纷纷乘船顺江而下,途经九江时,都要下船抢购九江的名瓷。每当傍晚几条大轮一抵港,旅客们争先恐后地跑上岸,把码头就近的瓷器店一淘而光。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其他行业,什么棉花店、纸店、杂货店、百货店都一窝蜂地做起了瓷器生意,一时间城外西门口至张官巷的大中路和滨江路的百余家店铺几乎全成了瓷器店,外加驮篮子的、摆地摊的,旅客一上岸,满目皆是五彩缤纷的瓷器,宛若走进了“ 瓷城”,造成九江瓷市短时间的畸形繁荣。

随着景德镇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九江的瓷市不断萎缩。首先是浙赣铁路的全线贯通,部分景瓷无须经过九江,便可由铁路直接运往外地。1959年景德镇航班的开通,为瓷器的外运增添了翅膀。特别是1985年,皖赣铁路的通车,直接而快捷地打通了景德镇瓷器的内外销通道。1999年九景高速的建成通车,又为景德镇开辟了一条通往全国各地的便捷之路。这种交通格局的变化,使得九江瓷器市场几乎消失殆尽,而景德镇几乎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研发和销售中心。

九江都市报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