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一讲:如何优雅地撞天婚

 

“李天飞讲西游”连载,在新浪微博@李天飞大话西游每日15:00首发,微博用户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感谢各位关注仙儿公众号。...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可关注我们
“李天飞讲西游”连载,在新浪微博@李天飞大话西游,每日15:00发布,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各位关注仙儿公号的朋友,大家好。“李天飞讲西游”在新浪微博发布后,受到了热烈关注。本公号是李天飞的自营公号。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同时更新。谢谢大家关注!您的关注就是我持续发文的最大动力!

师徒四人终于凑齐了,他们遇到的第一个考验,居然不是妖怪,而是“四圣试禅心”,就是猪八戒撞天婚配女婿。

贫道觉得这个故事特别好玩,就高明在剧情的安排上了。这个故事86版《西游记》演过,想来大家都熟悉。就是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神仙,看师徒四人聚齐,就变化了美女庄园,来测试他们的禅心是否坚定。结果其他三人都严词拒绝,只有猪八戒恋恋不舍。

这种色情考验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薄伽丘(相当于元末明初)的《十日谈》有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可以对照着看。

有个14岁小姑娘阿莉白,发愿要侍奉上帝,她就去荒郊野外找隐修的修道士。遇到第一个修士,修士一看是个漂亮小女孩,担心自己受不了诱惑,就告诉她荒漠深处还有道行更高的。阿莉白就继续往前走,遇到的修士道行一个比一个高,但都不敢收留她。

最后,她遇到一位圣洁虔诚的鲁斯蒂科的修士,鲁斯蒂科有心想试一试自己的道行,就把她留了下来。谁知他还是禁不起诱惑,但又不好明说,就对天真的小姑娘说:魔鬼是天主的大对头!侍奉天主最好的办法,便是把魔鬼关进地狱里去。

于是他脱光了衣服,也让小姑娘脱光了衣服(贫道按:14岁啊!啊啊啊)。阿莉白看到了,奇怪地问:“鲁斯蒂科,你那个***(打码)我怎么没有呢?”鲁斯蒂科回答道:“这就是我的魔鬼呀,你看,它把我害得好苦,我要把它打入地狱!”小姑娘说:“地狱在哪里?”鲁斯蒂科道:“地狱在你身上。”小姑娘说:“那好,你什么时候愿意,就什么时候关吧。”

为了彻底降服魔鬼,鲁斯蒂科运大神通,把他的魔鬼连续打入了地狱六次。这小姑娘的地狱里原是从来没有关过魔鬼的,痛楚万分,嚷道:“啊!啊!神父!魔鬼好邪恶!它在地狱里恶性不除,在里面伤人!”鲁斯蒂料说:“且看贫道降魔的手段(惭愧,修士自称什么?)!谅它不敢这样放肆。”于是两个人每天都把魔鬼关几次地狱。

贫道不研究西方文学,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是怎么看这段故事的。但就本人来看,这段确实把修道士(相当于中国的和尚道士)写得很不堪。以至于我们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崩溃崩溃,整个的人都不好了。



如何写考验人性的故事

贫道一直觉得,如果没有举重若轻的大笔力,千万不要写对人性的考验这样的大题目。因为这首先是对作者的考验:该用什么态度面对诱惑?你作者面对这诱惑,该怎么选择?

你想歌颂吗?这样的故事有的是。我们主旋律拍的各种戏,从前哪一个不是面对金钱女色,作毫不动摇状,作大义凛然状?把主角演成圣徒,是主旋律惯用的本事。最后演得很煽情是必然的。现在可能好了点,让英雄人物也有些“缺点”,但这“缺点”,往往一看就是为了加而加的,浮在表面上。

你想批判吗?这样的故事也有的是。说实话,设计一个不得不二选一的条件,然后让其中的人们凭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作选择,这也就行了。最后演得很虐心,也是必然的。比如:老娘和媳妇掉水里,先救谁?



所以,作者对待剧中人的态度,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崇拜型:啊啊,主角你好伟大!好圣洁!这是主旋律剧里经常有的。第二是上帝型:你们都得接受审判!你们都有罪。我就是要设计个两难困境让你们选。选哪边我都会说:看啊看啊!这就是人性的丑恶!

这两种作者,一种是为了颂扬而来,一种是是为了批判而来。可是:能不能只为友好而来呢?能不能学会平等地去看待剧中人呢?所以《西游记》写这个考验,依然是黄药师的那一招:弹指神通。

这就是清朝的黄周星在这里批的一段:假如四个菩萨设局,师徒四人全都迷惑了,这个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假如四个菩萨设局,师徒四人都信念坚定,这个考试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不得已,只能让八戒出回丑了!

然而猪八戒的表现,却也是合乎情理的,所以我们乐呵呵地看着他出丑。却不觉得他讨厌。更不会有一种信仰上的崩溃。他所说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我们看一下原著这段故事核心的对话。唐僧对贾妇人念了一首诗,表明态度:

  •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 于是那妇人生气了。唐僧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呵,不要栽人么。大家从常计较。”
  • 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 悟净道:“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八戒道:“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沙僧道:“二哥原来是有嫂子的?”行者道:“他被我捉他来做个和尚,所以弃了前妻,投师父往西拜佛。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你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罢了。”
  • 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致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
好玩的是师徒四人的反应,颇不一样。唐僧当然说得很全面,从自身诉求,到社会责任,全提到了。接下来就是细化。孙悟空回答是:“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这应该是真的。他是天地生成的石猴,天生对美色绝缘。所以和他说什么都没用。有趣的是沙僧的回答:“怎敢图此富贵。”老沙不解风情便可知矣!面对国色天香的真真、爱爱、怜怜,居然说什么“不敢图此富贵”!当然,从剧情上来说,这家既有财又有色。所以安排孙悟空拒绝美色,沙僧拒绝富贵,也是非常周密的。若是反过来,就不成话了。

有趣是猪八戒的几句话,他先说:“哥呵,不要栽人么。大家从常计较。”然后说:“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

这是猪八戒的对话,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先说“从长计较”,这就是此心初萌,但是并不等于立即决定留下来。其次要知道,古代即便妇女地位地下,对男性也是有重婚罪约束的。“停妻再娶”也是罪名。《儒林外史》的匡超人、《红楼梦》里的贾琏,都差点担上这个罪过。

猪八戒这样说,其实是需要一个理由,这是只要别人安慰他一句:没关系的,或者说你不会受惩罚的。他就释然了。所以孙悟空立即说:“你是离家久了。”这就把他的第一层自责“脱俗还俗”开脱了。又说“你只要多拜老孙几拜,老孙不检举你罢了”,这又把第二层罪名“停妻再娶”开脱了。这两人之间的对话,毋宁说还是心智和本能之间的对话。当本能需要开脱责任的时候,也只有心智能帮上他的忙。

猪八戒又说“和尚是色中饿鬼,哪个不要如此”,更是在找理由,这就是本能的继续膨胀。然而这时他胡乱攀缘,把别人都饶在里面。心智帮不上他忙了,他只有放马去了。这一层层的设计,一句句的照应,足见原著是何等的细密了。



不得不说,孙悟空的这几句话,对促成猪八戒决定留下来是有推波助澜的功效的。或者说,孙悟空也得担一部分责任。假如师徒三个齐心协力说:“八戒,你不该这样。我们现在就走。”彻底打消八戒“从长计较”的可能。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然而原著正要在这里写出一个人的心理斗争,他就把一个人的心分四个具体形象来写。欲望的萌生,交给猪八戒;萌生之后找开脱,交给孙悟空,犯错误受责备,也是孙悟空;掌握大方向,交给唐僧;调和矛盾,交给沙和尚。

所以心智对本能既有开脱,也有责备。猪八戒被吊在树上,孙悟空对他好一顿抢白。

  • 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哑!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哑!”
这毋宁说心智对本能的责备。我们有这种经验的,一旦发现自己犯下什么错误,自责的时候,恨不得自己对着镜子打自己嘴巴,这就是心智的责备。然而,这时沙和尚的调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
其实我们平时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本能膨胀的时候,一定要到心智这里来找理由。就是用一个逻辑上的理由,来掩盖实际上的欲望:我是离家久了,别人不会发现,等等。当本能犯下错误了,心智肯定还反过来嘲笑、否定。然而这样的否定、责备不会持久的,自有一个调节机制起作用,否则那可能就是自暴自弃或寻短见了。

所以,为什么这一段写了对人性的考验,我们读起来还不觉得虚伪或者虐心?就是因为,这四个人的活动,毋宁看做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它真实而轻松,作者从不摆出一副上帝的姿态,来批判什么,或歌颂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读者有充分的代入感。觉得这四个人说的话,猪八戒说的固然是自己的心里话,而其他三人,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心里话?

所以,你觉得《西游记》只是嘻嘻哈哈地写完了这个故事么?不是的,这其实才是真正实际的“自我解剖”,比起单纯的批判或歌颂,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四位菩萨都是出题高手

原著中,化为母女四人的是黎山老母和观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为何出题考试的是这四位?其实这四位神仙都是出题高手,都曾考过别人。而且考试的方式、考生的成绩都不一样。

先说真真、爱爱、怜怜中的最后一位:怜怜普贤菩萨(按照原著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 普贤菩萨考验过晋代高僧昙翼,昙翼在秦望山《法华经》十二年,有一天晚上,忽然有一个年轻姑娘,到昙翼住处去投宿。昙翼就答应了,让她睡在草床上。半夜,姑娘喊肚子疼,说:“你帮我按摩按摩肚子嘛。”昙翼说:“我现在持戒啊,不能碰女人。”姑娘喊得更厉害:“痛啊!痛啊!”昙翼没办法,就用布把锡杖头包裹了,远远地站着替她按摩。到了早晨,姑娘忽然化为普贤菩萨,冉冉上升而去。
这次考生昙翼应该说是考了满分,所以普贤很满意。再说爱爱文殊菩萨。

  • 普贤试昙翼的故事,见于《续藏经》里的《莲社高贤传》,谁知后来被编成了民间故事《文殊度普贤》,这里面普贤菩萨反倒成了考生。故事版本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普贤在山中念经,文殊化为美女来试他。普贤不为所动,也是用禅杖裹着布给她按摩。这就算通过考验了。
  • 有趣的是后面,文殊走了之后,故意留下一股金钗,普贤心想,正好留下当香火钱。谁知天上就落下一张纸条,上写“贪财不贪色,再修二十年”。
这等于考了两场,第一场当然是普贤考昙翼的旧卷子。这题本来就是普贤出的,当然满分通过。谁想到文殊菩萨加考了一场。两场算平均分,普贤菩萨顶多是算刚及格。或一科不及格,20年后补考。

然后是真真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考验人的故事就太多了。这里只讲一个最著名的:马郎妇观音。出自《佛祖统纪》:

  • 有一天,陕西的一条河边出现了一位手提鱼篮的少女,美貌倾城。全城的男人都跑去看,心想:“我要是能娶到她该多好。”谁知这少女就发话了:“哪位一天之内,能背下《观世音普门品》,我就嫁给他。”于是大家散去,拼命地背。第二天,有二十多个人能背。少女又说:“一天之内,有能背下《金刚经》的,我就嫁给他。”这些人又回去背,第二天是十个人能背。少女又说:“三天之内,能背下法华经的,我就嫁给他。”最后只剩一位少年马郎。这少女就如约嫁给了马郎。谁知婚礼刚完,少女就死了,身体立即腐烂。众人只好将她埋葬。几天后,有一个紫衣和尚来到坟前,对人说:“你们把坟挖开。”大家挖开一看,只见棺里肉身化尽,只有一具黄金骨架,处处连锁,光明灿烂。老僧说:“这就是观音菩萨教化你们。美色不长存,当善思因果!”说完,腾空而去。
所以观音菩萨慈悲就体现出来了!她考别人的题目,只考记忆力。不考人性这种难题目。20个人及格,其中又有10个人80分,1个人满分。皆大欢喜。但是,接下来的题目,观音菩萨不考了。直接把答案告诉你了。



最后一位,就是化身老夫人的黎山老母。她考过的人,比前几个都厉害,就是秦始皇。

  • 秦始皇到骊山游玩,骊山神女(就是黎山老母,写法不同)化为美女,和他游乐。秦始皇见神女貌美,就亲热起来。神女朝他“呸”了一口,秦始皇身上立即生了疮,疼痛难忍。赶紧叩头忏悔,恳求恕罪。骊山神女手一指,平地立即出现一眼温泉。为秦始皇洗疮。这就是骊山温泉的来历。
这个故事出自《太平御览》引的《辛氏三秦记》。秦始皇这次,就算是没及格,挂了科了。好在人家是皇上,也就不用补考了,写份检讨书,就算过了。

既然四位神仙都是出题高手,《西游记》安排这四位出题考试,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吴承恩能把爸爸写成猪八戒?

这里再多提一句,贫道一再说《西游记》的作者很可能不是吴承恩,已经列举了许多证据。这里再加一条。若看了这个证据,还认为《西游记》就是吴承恩,那也没有办法了。

这是《文汇报》陈大康先生的文章提到的,讲得非常好,姑且转述一下。

原来吴承恩的父亲叫吴锐,他就是一个入赘的女婿。吴承恩自己为他父亲写的墓志铭,就提到这事。吴锐“弱冠,昏于徐氏。徐氏世卖采缕文縠,先君遂袭徐氏业”。吴家穷,但这徐氏特别有钱,是做“采缕文縠”买卖的,也就是卖绫罗绸缎。“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

吴承恩说他爸爸“昏于徐氏”,自然是招女婿的委婉说法。吴锐的爷爷吴铭做过余姚县训导,父亲吴贞做过仁和教谕,书香门第,然后家里就穷了,不得已做了倒插门的女婿,弃儒经商。这在当时的士林是被人看不起的。这个疮疤,吴承恩肯定是不愿揭的。

可是《西游记》里屡屡写招女婿,猪八戒就是个倒插门的专业户。一开始是倒插门到那个“卯二姐”,然后做了高老庄的倒插门,今天又要做菩萨的倒插门。后来到了女儿国,他还说女王把他招了……而且每招一次一定丢回人。这事多露脸还是怎么的?吴承恩若真是《西游记》的作者,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他爸爸就是个倒插门,他天天在家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写猪八戒倒插门?然后吊在树上被挖苦?这得多没心没肺才能干出这种事?就算这些故事原来就在民间流传,他至少也得删改或美化下吧?他亲戚看到了怎么想?况且贫道在号外那一篇也提到(见文末链接),《西游记》里“承恩”两个字,用得很随意,甚至有“承恩八戒转山林”,这父子两辈就喜欢被猪拱还是怎么的?

再退一步说,就算吴承恩就是没心没肺,就是要把他爸爸写成猪八戒。那么他写出这部书,外人能不骂他?当地的方志还能收他这部著作?想想这都是不可能的事了!

李天飞《西游记》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
本文作者:李天飞: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现任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责编有《花间集校注》、《中华书局藏徐悲鸿书札》、《张籍集系年校注》、著名学者编年事辑系列等。个人著有《西游记》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亦工诗词、书法。宗二王帖学一路,发表有文学、经学、书法相关领域论文及书评、随笔多篇。

欢迎关注仙儿(xianer-xianer),一对小夫妻自己做的公号,分享自己的生活。长按二维码弹出识别界面,点击关注本公号。


    关注 仙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