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第一章 家庭

 

------第一章 家庭------



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七日,一位老者的病越来越重,看起来将不久于人世。一会儿,他挣扎着,睁开眼睛,对他的孙子说:“你们回上海后一定要想办法把《农政全书》整理好刊印进贡皇上了结我的心愿”他似乎还要说什么,但已经没有了气力。这位72岁的老者.为发展我国的数学、水利、天文、历法、农业科学技术和军事科学事业,整整辛劳了50多个春夏秋冬.竭尽全力,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他的精力耗尽了,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位老者,就是我国明朝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1562年出生在上海徐家汇。那时候,徐家汇不叫徐家汇,而是叫法华汇,因为法华滨和肇嘉浜两条河在这里交汇而得名。那时候,徐家汇一带还不是市区,而是乡村,是一片农田。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出生在这里,死后葬在这里。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法华汇改为徐家汇了。

徐光启出生以前,徐家是靠经商致富的家庭,也有一些田地。他的父亲名叫徐思诚,原来做生意,有一些积蓄。后来,被贼偷了一次,从此家庭陷于困境。他不得不回家种田,勉强维持生活。徐光启出生后,家里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徐光启祖母和母亲擅长纺纱织布,就昼夜不停地纺啊,织啊,然后卖了贴补家里。

徐光启长到六七岁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他上学。他父亲十分着急,孩子该念书了却上不了学,将来还会和他一样穷。后来,徐光启的祖母说:“送孩子去念书吧。我和他母亲一天再多纺两个时辰,一家人再节省一点。”这样,徐光启上学的事儿就定下来了。

徐光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每天,他早早地起床,读几遍书,然后去学馆。放了学,他从不到外面玩儿,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书写字。他住的是一间放农具的破仓库。除了他睡觉的小竹床,一张破桌子,一把椅子,其余的地方几乎都是农具。锄头、粪桶、扁担、镰刀还有犁、筛子、篾箩。家里的人怕打扰他,没有事也不到这间屋子里。

为了孩子.父母总是宁愿自己多辛苦点。在那时候.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状元,做个大官,这是每家人都向往的事儿。那样,一切荣华富贵都会到来,连祖宗也会感到风光。因此,徐家一家人也都盼望徐光启走上这条路。家里有什么活儿都不让徐光启干,徐光启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识字。

徐光启很懂事。除了看书写字,他常常去帮助父母、姐姐做些家务活儿。有一次,他要帮姐姐烧火做饭,姐姐怎么也不让他做。徐光启跑到父亲面前嚷嚷,父亲就对他说:“你只有好好念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我不是常给你说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你不要做那些事儿耽误时间,你要抓紧时间用功读书才是。”徐光启知道读书要紧,可是怎么也不明白书中还有黄金、粮食。他看见人们撒下种子,禾苗从地里长出来,结了籽,才打下粮食的,他心里这么想,但并没有说出来。不过,他学习更加用功了。

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同学又说又笑,打打闹闹,只有徐光启一声不吭,默默地走路,好像有什么心事。同学们注意到了这种情况,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正在想老师布置的作文呢。”一个同学说慌什么,邀他一起去树林里捉迷藏,他摇了摇头说:“不,老师叫做的作文我还没有想好呢。”这样,同学们欢欢喜喜地玩去了,徐光启回到了家,径直走到自己的小屋,继续思考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徐光启的母亲轻轻走进小屋,告诉他该吃晚饭了,要他吃过饭再作。他对母亲说:“你们干了一天活儿,累了,你们就先吃吧。我一会儿就去吃。”母亲知道他的脾气,不作完是不会吃饭的。于是,全家人就先吃饭。大家都吃完饭以后,还不见徐光启来,他母亲便又喊他吃饭,他说马上就来。

这时候,徐光启的母亲看着他的父亲,说:“前不久把纺车织机从堂屋搬到了东屋,虽然离光启远了一些,但织机的响声还是挺大,影响他看书。我想在外边搭个棚子,把纺车、织机搬出去,让他安静地看书。”父亲说:“好,我明天就动手。”母亲一边洗着碗,一边和他父亲说着话。她看到徐光启从他的小屋中走了出来,赶忙给他盛饭,并且笑眯眯地问:“作完作文没有?快吃吧,饭都快凉了。”徐光启说:“我还没有作完。我恐怕耽误了母亲洗碗刷锅,就先来吃饭了。”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徐光启的小屋里亮着微弱的灯光。小屋里瓢来了琅琅的读书声。这时候,田野里的青蛙也跟着“哇哇哇”地紧一声慢一声地和唱,草丛中的蟋蟀也“吱吱吱吱”地伴奏。夜越来越深了。读书声停止了。又过了很大一会儿,徐光启作完了作文,接着又练了一会字,这才吹灭了油灯,脱下衣服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徐光启就起了床,读了一遍课文,又默默地回忆一遍。

到了学馆,徐光启交上作文,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上课了,老师点名叫他背课文,他毫不犹豫,一口气就把课文背完,一点不疙瘩,比有的同学照着书念还要流畅。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就像溪流一样滔滔不绝。徐光启的声音刚落,老师连声称赞:“好!好!”接着,他望着大家说:“你们要好好用功,向光启学习。”

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同学向徐光启询问学习的窍门。徐光启说:“我没有什么窍门,多下功夫就是了。”同学们都不相信,以为是他保密,不告诉他们诀窍。

阿启一个同学说,“你就给我们讲讲吧,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的没有什么窍门。”徐光启也不知该再说些什么才好。

有的同学很不高兴,噘着嘴儿。徐光启也不理会,只管走自己的路。同学们也不再问他。

“别看他平时做功课不快,听说经常写到很晚才睡。可是,考试时他却快得很,哪一次都是交头卷。

“有时候我想赶在他前头交卷,可总没有他快。”

。他考试不光快,答得也很好。他每次交卷,老师接过来一看,就现出微笑,朝着那卷子直点头。”“人家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

一会儿,议论的声音小了。几个同学交头接耳,像是商量一件什么秘密的事情。

“他今天不肯讲出窍门,以后我们找个机会,一定要让他教给我们!”

徐光启以为他们商量玩的事,也不在意。他对玩什么一点也不感兴趣。

一天同学们三三两两来到学馆。一进教室,见墙壁上又新贴出一篇作文,都走近去看。徐光启也走近去看。他见是自己的作文,便认真地看老师的评语。一位同学说:“徐光启的作文老被贴出来,什么时候我的作文也能写得这么好,那该多好啊!

“那就好好地向徐光启学习吧。”老师走了进来,见同学们在争着看徐光启的作文,就接着那位同学的话说。

同学们见老师来了,纷纷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上课了,老师扫视了同学们一圈,说:“大家都要向徐光启学习,也要互相学习。”接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起子曰诗云来。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夕阳西照,玫瑰色的云彩一会儿变得像个巨人,一会又像一座山脉,一会儿又成了一只野马,千姿百态。在云朵之间,阳光像射了下来,把河塘、村庄染上了一片橘红,使美丽的江南水乡更加绚丽多彩。

这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上升。一阵春风轻轻吹过,带着花香,也飘来了声声悠扬的牧笛声。劳动了一天的人们,扛着锄头什么的,带着阵阵笑语,收工回家。

学馆也放学了。同学们像出窝的小鸟,叽叽喳喳不停。

早上对徐光启表示羡慕的那个同学,拉拉徐光启的衣角,向徐光启说:“哎,阿启,老师叫我们都向你学习呢,你就对我们讲讲你学习的窍门吧。”

一个同学也抢着问:“老师常常夸奖你,说你读书很有办法。你有些什么好办法呢?”

另一个同学也缠着徐光启说:“阿启,你就给我们讲讲读书的诀窍吧!”

一个小胖子猛然拨开旁人,钻到徐光启面前问:“你的字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呢?你是怎么练习的?”这时第一位同学开口说道:“别吵了,时间不早了,让阿启快点给我们讲吧。”

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望着徐光启,急切地期待着他回答。徐光启被大伙儿这么一哄,十分为难。他觉得,自己读书写字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优良的学习成绩,完全是用勤奋换来的。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多下功夫。左思右想,总觉得没有什么好讲的。不过,不讲点什么又不行,同学们不会放过他的。于是,他对同学们说:“我学习确实没有什么窍门,只不过比你们多花了点功夫。”接着,他对同学们讲了几个故事。

徐光启给大家讲了一个铁杵磨针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徐光启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不早了。于是,他对同学们说:“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父母都等着我们回家吃饭呢。”

但是,同学们都不依他,七嘴八舌地要他再讲一个。这样,徐光启又讲了一个王羲之的故事。

“东晋时,在山东临沂这个地方,有一个名叫王羲之的大书法家。他小时并不比别人聪明,甚至连吟咏都比同学们差。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努力学习。他酷爱书法,每天都坚持练字。七岁时,字已写得相当不错。又练了四五年,别人都夸奖他的一手好字,他自己也觉得挺得意。到了12岁时.有一天,他仔细把自己写的字看了又看”

“心里很满意,舍不得放下。对吗?”一个同学接口说。

大伙对他都不高兴,埋怨他插嘴。用白眼瞪着他,徐光启倒不在乎,又接着说:

“王羲之越看越不满意,自言自语说:我真笨。这四五年的进步太小了。说着,就拿起自己写的字。去向伯父请教。”

“他的伯父名叫王导,是东晋的丞相,书法也很好。他恭恭敬敬地站在伯父跟前,说:您给看看这些字。我觉得这四五年长进不大。到底应该怎样练习呢?请伯父教导。伯父根本没有看他写的字,指指后院说:我们家后院有五只大缸装着水,你用那些水来磨墨,水用光了,你就懂得如何练好字的道理了。”

“那不太可笑了吗?这怎么就能知道练字的道理呢?”有一个同学插嘴。

“是啊,王羲之当时也觉得好笑,以为伯父跟自己开玩笑。后来,他独自想了想,又觉得伯父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便按伯父说的去做。”

“有一次,他发现父亲有一本专谈书法的书,叫《笔说》,去向父亲借,父亲说:你怎么能懂?不肯给他。后来,他悄悄地拿去,认真地照着书上讲的方法练字。他每天都用大水缸里的水磨墨写字,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写到傍晚,天黑了点上灯又继续写到深夜。这样日以继夜,日复一日,不管是三伏天,还是数九严寒,从不间断。他写过字的纸堆在一起简直成了一座小山,写秃了的笔头也整整积了十来罐。”

“经过几十年的苦练,王羲之终于成为一个大书法家,在楷书、隶书、行书、草书方面,都有独特风格,成了一代大师。有的人称他为书圣。”故事一讲完,徐光启抬头一看天色,太阳已经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徐光启急忙挤出人群,就要往家奔去。忽然,他发现姐姐在这里,忙问:“姐姐,你什么时候来的?”

姐姐告诉徐光启,父母看到天那么晚了,心里非常焦急,就叫她出来找徐光启。出了门不远,她看见一群孩子。走上前去,她发现徐光启正在给他们讲故事。姐姐不忍心打断他.就站在一边也听了起来。

这样,他们一起赶忙回家。同学们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

“故事讲得挺好,只是徐光启没有给我们讲他的诀窍。”

“你呀,真是不开窍。王羲之的诀窍,不就是徐光启的決窍吗?”

“怪不得他学习好,原来也是苦练出来的啊。”

徐光启喜欢读书,同时对种田也很感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徐光启对父亲的一些家教不怎么赞同了。父亲总是说,读书是为了做官,要想做官必须读书,读书人不能种田。徐光启虽然也想读书,但是他认为读书和种田并不矛盾。不管读书还是做官,都必须关心种田人。他看到,粮食都是从地里打出来的,不种田怎能打粮食,不打粮食又吃什么东西呢?最好自己也能种种田。种田需要知识.种田人需要读书。他发现,怎么自己很少看到怎么种田的书呢?他想,应该写一些介绍农业生产知识的书,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开来。他的这些想法,不敢对父亲直说,只闷在自己心里。这样,他偷偷地读一些农书,还常常到田里帮助父亲做一些农活。开始的时候,他每次到田里都被父亲轰回书房。后来,徐光启说,读书累了,到田里溜达,然后再去读书就更记得住了。父亲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撵他了。有时让他帮着给庄稼松松土,拔拔草,浇浇水,但决不让他干重活,生怕把他累着了,影响学习。

这天下午,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坐在屋里就一个劲流汗,热得气都难喘。徐光启读了一阵书,汗流決背,便挂着汗珠来到了田里。田地里的棉花,枝叶茂盛,已经长了两尺多高。他在棉田里走了两圈,又蹲下仔细观察了一番,卷起裤脚管,伸手把一棵棵棉株尖顶摘下扔掉。这时,父亲正好挑了一担粪水过来。他看见徐光启糟蹋庄稼,不禁大怒,声色俱厉地喊道:

“阿启,过来!”

父亲对儿子一向很温和。今天,徐光启听到父亲如此严厉的喊声,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赶快走到父亲跟前,恭恭敬敬地问:“阿爸,什么事惹您生气?”

“你刚才在干什么?”

“我读书倦了,来到田里玩会儿,想顺便给棉株打顶尖。”

“像这样,棉花都要被你弄死了!”

徐光启迷惑不解地:“没有啊,棉花不是还好好的吗?”

“你把棉花顶尖摘掉了,棉花没有头,还长什么?”

徐光启这才恍然大悟,含笑对父亲说:“阿爸,是这样:昨天下午放学回来,我看到德章爷爷在田里摘棉花顶尖,我觉得奇怪。他说:现在大暑已过,快到立秋了,棉花已长到两尺高了。如果再往上长,结不了棉桃。把它顶上的尖摘掉,省下来的养料可以供应下边快长熟的棉桃,让这些棉桃长得更大更结实。我今天也学德章爷爷的样。”

父亲原来是做生意的,没种过田地。虽然破产后改行种庄稼已有好几年了,但由于爱面子,不好意思去向别人请教,所以有好多庄稼活都不懂。听儿子这么一说,他才明白了。又听说这一带种棉花种得最好的德章爷爷都这么做,便认定没有错。于是,他和蔼地对儿子说:“种田的事,你就别管了,我知道该怎么办。快回家读你的书去。我浇好粪水后,自己会打顶尖的。”

徐光启知道父亲倔强的脾气,不敢再说什么,顺从地回家读书去了。

到了采摘棉花的时节,棉株上朵朵棉花又白又大。徐光启家棉花获得大丰收。父亲非常高兴,想起当时责怪儿子打顶尖的事,心里很内疚。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对徐光启说:“阿启,我们家的棉花今年丰收了,你出了大力。什么时候给你做件新衣服。”

“不用,不用。”徐光启不等父亲把话说完,连忙说。“我穿这件衣服就满行了。再说,棉花丰收主要是阿爸辛勤劳动的结果。”忽然,徐光启又对父亲说我们家的棉花虽然很好,但比起德章爷爷家的,还差得远呢。”

“真的吗?我不是按你德章爷爷的办法去做的吗?”父亲很惊奇。

“我们只是给棉花打了顶尖,人家德章爷爷不光这样,还把超过一尺五寸的枝上的尖也打掉了。棉桃超过了五个枝的,也把尖打掉。”

“你怎么不早给我说呀?”

“那一次我正要给你说,可你说你知道,把我赶回家,后来我也忘了给你说了。”

“我们明年种的时候,也按你德章爷爷的方法去

“我前些日子看了几本农书,书上对棉株离多么远也讲了。《农桑辑要》上说:一步留两苗.《便民图籑》则说:每尺作一穴。依我看,元朝写《农桑辑要》时,正提倡种植多桃的大株棉花,所以棉株之间离得远。但是,棵数少,收获也不可能多。后来,《便民图纂》把株距定为一尺,就弥补了这个缺点。咱家种的棉花只离二、三寸远一棵.实在太密了,这样不通风,不透光,结的桃就不多,产量就不高。”徐光启停了停,又对父亲说:“我看我们家明年种棉花时,可以按《便民图驀》上说的那样,一尺远种一棵。德顺爷爷种的差不多也是这样。”

“那好,明年我们家种棉花时就这样做。”接着,父亲又严肃地说:“你对种田很有兴趣,但你不要光想着这些,你要把心思用在读书上.将来求点功名。”当徐光启开蒙读书,有了初步的思想和知识的时候,看到全家为了生活而进行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当然便受到了生动而又实际的家庭教育。徐光启后来能够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他生在这样一个勤劳的家庭里面,是有密切关系的。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42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传记名著小说 《徐光启(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李广治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徐光启(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042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