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攻略 • 独家】取经路上第82难——从“唐僧团队”看团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般是指员工对长期的工作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在一个团队中,如果这种疲劳的负...



职业倦怠,一般是指员工对长期的工作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在一个团队中,如果这种疲劳的负面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不仅会传染每个个体,也会让整个团队都会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对企业来说,有这样一盘散沙的团队、失去工作积极性的员工,还有面对这种局面不知所措的领导,那么“最终结果”——企业经营亏损甚至倒闭,也许正在到来。

当然,团队职业倦怠的形成主体源自每个个体员工,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如员工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工作压力过大、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组织待遇不公或与公司理念不合等,这些因素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情绪。团队内的个人性格因素及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团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以《西游记》为例,唐僧在取经团队中是主管,手下有性格迥异、能力与专业不同的三个队员。按照性格特征,唐僧是“完美型”,追求完美,坚定执着,理论知识深厚;孙悟空是“积极型”,能力强,有拼劲,人脉广泛;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开朗,交际达人,万金油;沙和尚是“和平型”,处事低调,任劳任怨。这四种性格类型各有利弊。聚“利”,能形成默契、进取的团队;聚“弊”,则会导致团队倦怠,前进无望。

由于唐僧领导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以及队员之间互相影响,险些使取经任务夭折。最具代表性的事故就是“三打白骨精”。从这个事故中,能充分看出每个人的“弊”。“坚定执着”的唐僧,固执传统,对取经路上的危险预估不足,却不听取不同意见,恪守“慈悲为本”的佛家信条,对于孙悟空“打死好人”严厉斥责,第三次甚至动用了他的“法宝”——紧箍咒;“积极”的孙悟空看出异样便冲动出手,未向唐僧请示,面对斥责,竟然忍着紧箍咒的剧痛将白骨第三次精幻化的老人家打下深涧,遂“含冤”被唐僧赶走。在师徒二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活泼”的八戒在干什么?当孙悟空打死的“老人”瞬间化为白骨时,唐僧心里已经有所动摇,但是八戒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耳软,信了八戒的话。八戒虽一路上始终充当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润滑剂,不过却改不了油嘴滑舌、搬弄是非的毛病。而与这种“活泼”和“积极”的队员相比,沙和尚便显得“无功无德”,始终是一副“中庸”的形象,这种“中庸”后被网友调侃,沙和尚的名言随即出炉:“师傅,大师兄说的对呀!”这种玩笑背后,却看出了沙和尚保守自抑、毫无主见的缺陷。

经过对每个人性格中“弊”的分析,可以看出,聚“弊”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个团队的职业倦怠,才发生了“三打白骨精”以及后面种种的危机和磨难,因此,团队职业倦怠成为了取经路上的第82难,或者说是隐藏在团队成员心中的“妖怪”,绝对是团队成败与否的关键。

取经团队的阻力是八戒?

团队职业倦怠是个人职业倦怠的倍化。一个团队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性格和不同处事方式的成员,若管理者维系不善,对个别员工的小小不满视而不见,则会对员工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而员工之间又会相互影响,就会导致个人职业倦怠最终上升为团队职业倦怠。

八戒确实表现出油嘴滑舌、好吃懒做的一面,那么导致团队士气涣散并且对取经进度形成阻力的原因,仅仅就是他一个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团队职业倦怠不是个人的,而是个人的职业倦怠由点到面影响他人,最终形成了整体的团队职业倦怠。当然,团队职业倦怠由于团队集体遭受挫折或者其他原因而形成也属多见,但却不能否认每一个个体因素在团队内部所起到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每每唐僧遭遇危险,第一个冲过去的一定是孙悟空,他可以说是唐僧的左右手,然而在唐僧的眼里孙悟空却是唐突、莽撞、野蛮的。在“三打白骨精”时怒将孙悟空轰走,着实给孙悟空泼了一盆冷水,一腔热情地为领导保驾护航却遭到了如此待遇。孙悟空的能力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也是个“山大王”,当初甘愿屈尊为唐僧效力,可以说是理念目标一致的结果,而由于唐僧不肯“放权”,导致团队损失一员大将。此时难过的只有孙悟空一人吗?看在眼里的猪八戒、沙和尚,心里又作何感想?唇亡齿寒。看到团队精英被领导放弃,本来能力不高还希望进步的两个人,一腔热情也熄灭一半。这场风波过后,孙悟空回来了,唐僧也表示了歉意,但是“大师兄”变了。得知妖怪的底细,再也不去拼死冒险,而是上了“天庭”找帮手,谁的儿子谁去管,谁的坐骑谁去牵,傻乎乎地冲锋陷阵,也换不来领导的赞赏。想当初他大闹天宫的一身能耐,若不是“倦怠”了,怎会如此?这就可以看出待遇不公、环境失衡引发了团队成员的“心寒”,“心寒”必定会导致团队倦怠。

猪八戒和沙和尚与孙悟空比战斗力并不突出,团队战斗多半靠孙悟空一人支撑,这就是所谓的“木桶短板”效应。一个木桶哪怕有一块木板是短的,也装不满水,长此以往,孙悟空的压力是巨大的,而对于另外两人,心里的压力更是巨大的。而造成的影响就是,猪八戒也开始“倦怠”,他本就不是积极的人,每次唐僧被抓走之后,都会出现八戒式的“咒语化”效应。他会唆使他人“打包回家”,各走各的。“中庸”的沙和尚虽然也经历过“唇亡齿寒”,面对师傅屡次遇难、团队面临危机、八戒频繁的“散伙咒语”,难免心中有所动摇。但是他为人低调不喜主动,因此效果不明显。这时,已然有些“倦怠”的孙悟空却产生了明显的心理反应,多次的师徒冲突便是铁证。可以看出,消极言论在团队中的影响是巨大的,说出口的往往是“消极者”,而执行的又往往是“积极者”。在企业里,一个消极者的言论能够影响一大群积极者,“集体消极”后果将是可怕的。

谁给谁带上了紧箍咒?

取经刚上路的时候,唐僧面对几个徒弟的“调皮”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团队刚建立初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更是因为唐僧没有管理经验,导致他不得不求助于观音菩萨。于是他得到了紧箍咒,屡试不爽。细心的人会发现,猪八戒和沙和尚头上同样也有着一个头箍。虽然那与孙悟空的是不同的,但可以想到,这样一个设计难道不是在暗示惩罚机制对于团队成员杀鸡儆猴的道理?这种惩罚制度确实达到了短期的效果,孙悟空怕紧箍咒,乖乖地跟着唐僧取经,但是此时,他对于团队的认同,不增反减。而在取经后期,由于唐僧又与孙悟空多次进行沟通,互相理解,很明显孙悟空已经“一心向佛”,认同了这个团队,和团队目标达成一致,再不莽撞。可见,团队成立初期,靠惩罚机制去降服孙悟空,再利用这一点警示猪八戒和沙和尚,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导致团队内部人心惶惶,无心工作,这难道不是导致整体团队职业倦怠的诱因之一?

然而,把紧箍咒仅仅看成是一种收服孙悟空的惩罚机制,又太过单纯。观音菩萨虽是“高层”,他的“领导”却是如来佛祖。可见,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的不完善导致的基层员工的消极倦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孙悟空与玉皇大帝的关系甚为微妙,难道其中没有如来怕这个精英跳槽的原因在里面?玉皇大帝是个“精明的商人”,孙悟空是他旧日的敌人,也曾经是不听话的“部下”,但玉皇大帝却看上他的业务能力,对他的要求无不答应,只盼望能把这个精英乃至团队挖过来。与严酷的“紧箍咒”相比,孙悟空心里怎么能没有落差。

一个紧箍咒困住的不仅仅是孙悟空,还有整个取经团队的前进步伐。如果说个体因素是导致团队内部由点到面,产生“发散性”团队职业倦怠的话,那么企业层面的体制缺失、企业文化缺失,可以说是导致整个团队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整个取经团队的脚步被困,最头疼的正是设立紧箍咒的最高层领导。这样看来,究竟谁给谁带上了紧箍咒呢?

“打包走人”路在何方?

猪八戒屡屡在强调的“打包回家”,正代表了现今企业中的一类员工心态。工作不顺利、压力太大或太小、得不到预期的工资、与领导关系不好,首先想到“跳槽”。这种职业倦怠虽然与领导者管理方法不当有着深刻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也是员工自身职业素质低的体现。如员工动辄“打包回家”,企业岂不成了“流水线”?一些评论者按照专业和技能分类,认为取经团队的分工是较为合理的,但这也许是在心理因素上缺少了些考虑。

“鸭梨大”的孙悟空

能者多劳的孙悟空,无疑是团队中压力最大的员工,但是孙悟空也只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换到现实企业中的员工身上,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个体内部资源耗尽,如果不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及情绪,势必会产生职业倦怠。这时候员工往往会觉得这份工作如此劳累,可能产生“打包回家”的想法。

“轻飘飘”的猪八戒、沙和尚

猪八戒、沙和尚与孙悟空相比,承担的责任较轻,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猪八戒想当年是天蓬元帅,而沙和尚曾经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他们虽因犯错被贬,心中也是有雄心壮志的,长期从事压力过低的任务,难免觉得缺乏挑战,更无法获得成就感。这就可以理解,猪八戒为什么一直想“打包回家”,不在这“受罪”。现实中,每个员工也都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企业对于员工的认同感低于员工对自身的期望值,或者没有真正开发出员工的特长能力,员工不免会感到失落。

那么,“打包回家”就是唯一出路吗?这未免有些极端。在面临职业倦怠的时候,员工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倦怠从哪里来,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是否对目前工作有过于理想化的期望?往往容易“倦怠”的人都对自己抱有高成就动机,也就是过于理想和完美主义。自我要求过高,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挫折,因此员工在进入工作时应该根据自身能力认清现状,不论职务大小,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合理化的工作期望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压力是否没有进行合理的调节?“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力再强的人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面对压力或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寻求同事或者领导的帮助,如果固执地将所有压力自己承担,往往反倒使工作进度变缓。孙悟空降服妖怪偶尔也会带上猪八戒,这并不是屈服,而是团队精神。

是否感到待遇不公、环境失衡?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很明显孙悟空是被冤枉的,但是他的莽撞和冲动却是不能否认的。而后他能重回团队,关键原因在于师徒二人进行了诚恳的交流。因此,员工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待遇的时候,首先应反思自己,是否什么事情做的不当,然后及时与领导和同事沟通,解决误会和矛盾。更重要的是,不要将自身的不满情绪带入工作中甚至传递给他人,拥有和谐的工作关系才能使团队向前发展。

“打包回家”并不是不可以,当员工感到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完全可以考虑“跳槽”。但如若是员工对自身认识不清造成的,那反而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换言之,由于员工的职业素质低下导致职业倦怠,如果不正视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就算是“打包回家”,路又在何方呢?

团队归心,82难不难

唐僧在取经初期,管理团队的经验不足,手段单一、缺乏沟通、赏罚不明,不能协调和管理好团队成员,导致了团队职业倦怠发生。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想不做“光杆司令”,要想使企业“长生不老”,不仅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时刻警惕团队职业倦怠的形成,对于员工更应该加强沟通和爱护,给之以合理的包容与奖励。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想要团队齐心协力,那么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合理用人并善于放权,才是明智的管理手段。如果说在取经团队成立初期,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的奖惩机制,想必一路上会少了许多险阻。对于有功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奖励,才能在其有错的时候合理实施处罚,不失衡的管理机制才能给员工带来工作上的安全感。同时,管理者适当的“放权”,对于激励员工的最大能力发挥以及促进团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万不要使善意的亲近成为了员工心中的桎梏。

团队中成员的能力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制定符合员工需求的培训计划,是身为管理者不能忽视的事,当然,教会猪八戒“七十二变”、教会沙和尚“火眼金睛”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善于发掘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了解员工的发展需要,以此来定期定向地制定培训计划,使员工在工作中各有所长,避免员工在企业中因“学不到东西,看不到未来”而导致形成职业倦怠。

另外,注重员工的情感管理,也是使团队远离职业倦怠的良方。健康向上的情感管理,既是生产力,也是创造力,同时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环节。当员工能够与同事、领导相处融洽,感受到企业给员工营造的积极乐观、温馨友善的工作环境时,就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制度,不自觉地“赖”在这个团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地积极工作,这样自然能使员工远离消极、远离职业倦怠。

唐僧师徒几人在逐渐适应了“天界体制”后,顺利地度过了磨合期,学会了“变通”,合理地理解了来自高层的压力和关怀。他们遇事耐心沟通讨论,使得团队上下能够共同成长,最终师徒归心,成就大业。如若能同唐僧师徒般领悟其中要领,团队职业倦怠何愁?“路遇82难”何愁?企业的“长生不老”,又何愁?

本期编辑:刘佳温馨提示:

本文为《经营与管理》原创,将发表于2015年9月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经营与管理杂志社微信公众号:jyygl1983

更多内容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经营与管理杂志———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

邮发代号6-81;

刊号:CN12-1034/F,ISSN1003-3475。

每期定价14.6元,年价175.2元。

杂志订阅、广告合作请在微信留言,或联系编辑部,电话:022-2335969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黄埔南路友谊公寓D座1门302室。

网站:www.jyygl.com 欢迎在线投稿哦!

期待与您合作O(∩_∩)O~

—————————————


    关注 经营与管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