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壬录》:第一卷

 

------第一卷------



变法不自光绪帝始也。当同治初年,曾国藩曾借洋将以杀戮洪杨军,已渐知西人之长,故创制造局以制新器,设方言馆以养译才,创招商局以争航利,派出洋学生以游学他国。文祥亦稍知时局,用客卿美人蒲安臣为大使,遍交泰西各国。变法之事,已滥觞于此矣。惟当时朝士,懵于外势,赞成者少,拒绝者多,故于二三十年间,养成此不痛不痒之中国也。迨甲午一役,以庞然自大之帝国,为日本所击败,直至割弃台湾,赔偿巨款,痛定思痛,而举国之大梦乃醒。

顾是时首言变法者何人乎?则光绪帝二十年之老师傅翁同也。翁本志虑忠纯,学问渊博,以协办大学士,兼毓庆宫行走,颇为光绪帝所信任。至甲午败后,知非讲求西法,不足以图自强,乃搜时务书而考求之。因于光绪帝前,时为称说,于是光绪帝毅然有改革之志矣。乙未五六月间,翁与光绪帝决议大行变法,拟下诏敕十二道,为奕所知,阻之。不听,奕以告西后。西后怒,乃撤翁毓庆宫行走,自是变法之议中止。

康有为者,广东南海人也。当光绪十四年,曾以布衣伏阙上书,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朝贵见之,目为病狂,格不得进,康乃归里讲学。及乙未之春,例行会试,各省举人之公车,咸集京师,康亦与焉。闻中日议和事,以日本要索过巨,愤之,乃创议上书拒绝。其徒梁启超,遂日夕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两省之举人,同日先上,他省从之。各自连署麇集于都察院者,几无虚日。既而又合各省之举人,大议于松筠庵。庵故明臣杨椒山先生之旧宅,御史有弹劾事,恒一集也。是时与议者,凡千三百人,为大连署以上书,推康有为领袖之。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结束则归本于变法。大臣见之,恶其激烈,不为上达。未几,和议成,公车散,康已通籍,授工部主事职。复上书言变法,工部堂官恶之,不为代奏。康亦知望变法于政府,其事甚难,乃退而立“强学会”于北京,继设分会于上海。虽推两湖总督张之洞为会长,而己实主持其事。其徒梁启超,亦于上海创《时务报》,以鼓吹变法。

越二年,丁酉十二月,德人强占胶州湾之事起。康有为闻之,以事变更急,渡海晋京,再上书言之。工部堂官恶其抗直,仍不为代奏。康乃谋之给事中高燮曾,高见其书,以为忠,乃抗疏荐之,并请召见。奕知而阻之曰:“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召见。康之官,未至四品,欲有问,可命大臣传语之。”由是光绪帝于戊戌正月初三日,谕令王大臣,传康有为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询问变法事宜。并令如有所见,及有着述论政治者,可由总理衙门呈进。王大臣乃取其丁酉冬间呈请工部代奏之书以上。其书略曰:

夫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昔憎我为倨傲自尊者,今则侮我为聋瞽蠢冥矣。按其公法均势保护诸例,只为文明之国,不为野蛮,且谓翦灭无政教之野蛮,为救民水火。故十年前吾幸无事者,泰西专以分非洲为事耳。今非洲剖讫,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论议,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此尚虚声,请言实践。俄、德、法何事而订密约?英、日何事而订深交?土希之役,诸国何以惜兵力而不用?战舰之数,诸国何以竞厚兵而相持?号于众曰,保欧洲太平,则其移毒于亚洲可知。文其言曰,保教保商,则其垂涎于地利可想。英国《太晤士报》,论德国胶事,处置中国,极其得宜。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胶警乃其借端,德国固其嚆矢耳。二万万膏腴之地,四万万秀淑之民,诸国眈眈,朵颐已久,谩藏诲盗,陈之交衢。主者屡经抢掠,高卧不醒,守者袖手熟视,若病轻狂。唾手可得,俯拾即是,如蚁慕膻,闻风并至,失鹿共逐,抚掌欢呼。其始壮夫动其食指,其后老稚亦分杯羹,诸国咸来,并思一脔。昔者安南之役,十年乃有东事。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中间东三省龙州之铁路,滇粤之矿,土司野人山之边疆,尚不计矣。自尔之后,赴机愈急,蓄势益紧,事变之来,日迫一日。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66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传记名著小说 《戊壬录》

作者:毛奇龄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戊壬录”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066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