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第十一节 叩问与坚守

 

------第十一节 叩问与坚守------



当我们的车子驶进宝胜庵时,正殿内正传来洪亮的唱诵之声。今天恰逢农历十五,近村信徒在此聚集,虔诚礼诵。主法者是本庵的住持智恩法师,他海青着身,上披袈裟,头顶三千烦恼丝尽去,光净的头皮上隐隐泛出青光,暗示出刚受披剃的痕迹。对于我们来说,智恩法师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了。

记得上次与法师会面大约在旧年三月。那时古香古色的宝胜庵建设刚俱雏形,智恩法师还只是郭冠如居士。居友陈俊琪居士梦感佛法僧三宝托缘,发慈心投巨资重光宝胜庵。郭冠如与陈居士结缘后,共同发心扶持庵的建设。我们认识两位时,他们已经为兴庵奔走多时了。不仅奔走筹集资金,亲自主持设计,监督施工,而且倾囊献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郭冠如居士不曾为自己家里建一房一舍,却为宝胜庵倾其所有。陈俊琪居士身兼数职,俗务缠身,却曾半夜驱车1个小时来庵,只为打扫庵堂,其心之诚,令人叹服。他虽功业小就,却善心如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呼吁八方有识之士弘扬佛法,投身慈善。

而如今,郭居士而立之年遁入空门,更是平地惊雷,多少至亲之人为之痛心疾首,外人的非议揣测更为不堪。然而所有的这些对于智恩法师来说,只留下一句简单的回答:“一切因缘而已。”

曾有人猜测,他是为了建设宝胜庵而踏入空门。他把宝胜庵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全心全力完成这个事业,他把自己也搭进去,做了这个庵的住持。

但是法师说,“即使没有宝胜庵,我也会在别处出家。建设宝胜庵只是为了弘扬佛法。”

而有独无偶,笔者一位友人也有相似的际遇,她在如花的年华时,便决定进入修会作修女。从非信徒,到信徒;从信徒到虔诚的信徒,直至最后放弃世俗常态,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弃世出尘。虽然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别,走的道路却相似。而为了这条世人看来没有丝毫个人利益的道路,他们成了家庭里的大罪人,成了母亲的心头之痛,成了世人非议的对象。我们也一样涌出了内心最深沉的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的回答分别是:

“因缘到了。”

“只是上面的那位选择了我。”

智恩法师说,入空门是为了弘扬佛法,而佛法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在我的那位修女朋友看来,修会的宗旨在于服务更多人,作为修女同样旨在服务和奉献。

这种人生选择,对于信徒未尝不是一种个人的精神追求。也许他们选择的是一种超然的纯净的精神世界,才为此义无反顾,背负着叛逆红尘的代价。

我想在他们出尘之前,肯定会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这忙忙碌碌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或许这个简单而深沉的叩问让他们困惑了许久。而宗教思想让他们找到了自我,最后决定了自己的选择。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在忠于自己的选择,履行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已。

“这忙忙碌碌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在访问法师时,他曾用同样的问题问我。在过去的无数个岁月里,我曾经也无数次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然而他们已经找到了他们的答案,而我呢?

我是否该拿出同样的勇气去叩我人生的意义?

我是否该付出同样的努力去坚守我人生的答案?

附:惠安宝胜庵简介:

惠安“宝胜庵”(宝胜净院),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庵在惠安县螺阳镇林辋溪边,故老相传此地有飞凤穴焉。

据《泉州府志》记载,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传令江夏候周德兴入闽。德兴素奉佛,遂造宝胜庵。宝胜庵由山门、回廊、天井和主殿组成,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斗拱混合结构,硬山式屋顶。庵成,德兴亲题庵名“宝胜庵”。

大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泉州僧大章、木行法师等,主持重修青龙桥,晚锡于宝胜庵。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来寺礼瞻金容,感宝胜法相之庄严,欣然为寺留下墨宝“宝胜庵”。

延至清代,庵尚存。十年浩劫中庵毁,唯余基址。今旧址出土明代送子观音铜像一尊。

今有郡人陈居士俊琪,梦感佛法僧三宝托缘,乃发心投巨资以重光此庵。一时志彬、冠如共同发心护持建设,皆众善友,云来相从添砖加瓦!大雄宝殿主奉三尊闽南最高的(3米)缅甸白玉三世尊佛。宝像庄严质地温润。

宝胜净院整体工程预计投入资金约千万,目前一期工程“圣观音阁”已竣工。二期工程斋堂、僧舍及山门等亦在规划设计中!

——原载于《惠安文化》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6412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十二节 黄山云雾------

黄山,山高谷低,群峰绵延,植被茂盛,一年四季,云雾常留,因而素有“云雾之乡”的美称。此次游黄山,正遇连日阴雨,云低雾重,山体尽笼。上山时分,清风习习,细雨靡靡,一路如落汤鸡般爬至山顶,已是“待看黄山多雄伟,黄山笑我多狼狈”状了,好在行囊已托乘缆车的游客捎上了山,换了干衣,待雨歇之后,便可一览黄山胜景了。

黄山十日九云烟,而雨过初晴的北海景致也就更具一番迷人风韵了。浓云如绵,层层叠盖在千山万壑上;淡雾似烟,悠悠飘忽于山巅谷渊之间,云雾中的黄山宛若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正精心妆扮着一生中最美的一刻,始信峰处,云雾弥漫,浩海茫茫,流云如银絮翻涌,飘雾似白绸练舞,间或有三五小岭飘忽其间,若隐若现、若移若静、若明若暗,这一景致全然一副清静淡远的泼墨山水画,而置身其间,却又有魂宿蓬莱之感。

也许是造物者的格外偏爱赋予了黄山云雾变幻多桀、来去无定的灵性,更增加了黄山的神秘、梦幻的色彩。云雾起时,三步之外不见阶梯。行于雾中,耳畔只闻人语步音,回首不见游人相随,发浸露水,眉挂霜凝。偶尔有一声山雀鸣叫,空谷还响,绵延不绝。忽而一阵山风拂面,却又满目清晰起来,但闻鸟鸣喧幽谷,又见纱雾挂繁枝。而在不经意之时,又有诸多奇峰怪石耸立眼前,其中尤属莲花峰最为观止。那莲花险峰由云雾烘托而出,山壁挺拔峻峭,赭石嶙峋,错落有致,其状如金莲绽放,又似芙蓉出水,大有一番“石作莲花云作池”的神韵。就在我欲摄下这莲峰胜景之时,却于转瞬间,云起雾罩,那莲花峰好似在躲迷藏一般,早已不知去向,眼前只留下一片茫茫雾海。

游至“一线天”处,之间两壁高擎分峙,隙间窄处只容一人侧身而行。千层磴道如一线天梯自霄汉垂挂,若断若续,深不见底。然徐步而下,双目不敢顾盼,唯恐失足坠落。待下得云梯至平坦处,落实脚跟,方觉热汗涔涔、针芒刺背。定睛回望,那云梯早已被云层拦腰折断,直愣愣地耸立空中,已欲倾倒。想那山上游客若观此景,定是不敢举足贸然下山的。

时至日昃,天空却渐渐放晴、愈加清朗透明起来。流云弥漫,浓雾渐稀,山形卓现。退散的云雾,飘飘忽氤氲缭绕;悠悠然香烟环升。云雾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镀金般的辉煌灿烂、绚丽多彩。极目远眺,云雾簇拥下得北海诸峰呈千峰竞列之势。沉浮不定,冉冉上升。云蒸霞蔚中,那红赭色的丹霞峰犹如一柄刚刚炼制出炉的利剑直刺云端;色着青黛的笔架山旁,一支乌笔描绘丹青;而远处山巅上的十八罗汉正穿白云破迷雾,携手赴南海;还有那青青的紫云峰、碧绿的翠微峰……远山近邻,各着其色,争奇斗艳。真可谓:上色多为云雾染,远近高低各相异。难怪先人一叹: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了。

黄山的云雾,就好似一首流动着的诗,不断的演绎出一幅幅动人的黄山画卷。

——原载于《惠安文化》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641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青春言情小说 《听雨》

作者:蔡水奎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10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听雨”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641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