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河南人在地下住了4000年,《大鱼海棠》的土楼也由此而来。如今,外国人也学着在地下造房子!

 

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日长十二阑干外
谁共庭槐一院风
……
1933年9月,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德国人乌尔夫·卡斯特,驾机由上海飞往洛阳、西安等地。

经过三门峡陕州南部低空飞行时,他突然发现了塬上星罗棋布的神秘坑洞,随后迅速按下相机快门……



这些神秘的坑洞就是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

这是古人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民居活化石”,距今约4000多年历史。

走进村庄,会感受到“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那么,下雨不会淹了地下坑院吗?

原来,院内置三口井,分别是吃水井、渗水井和储藏窑。

陕州三大塬区,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



四四方方的是10-15米深的井口,一间间供人居住的洞穴均是从井底挖出来的。

整个地坑院是方形,抬头看天空,天似穹窿,笼罩着地坑院;

再看看每一孔窑洞的外观造型,上部圆拱,下方端直,在这里,“天圆地方”的概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让人回味无穷。



黄土足够结实,洞穴根本不需要木头支撑

在中国,特别是在黄土地区,这种洞穴式的住房特别实用,还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1964年11月9日,美国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纽约举办“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

选用了卡斯特航拍的地坑院图片,向世界介绍地坑院,让地坑院跻身“世界乡土建筑”之列。



“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在陕塬的民间小曲儿,也是无数黄土地上庄稼汉的梦想。

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实现了人生价值。



质朴的村民,凭借着传承的经验和简单的工具,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建成了成本低廉古朴温暖的“家”,成就了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虽然是生产力低下时期的产物,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但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考证,福建、广东的土楼,陕北、甘肃的窑洞皆来源于地坑院。

当然也就包括《大鱼海棠》中那座美轮美奂的土楼。





▲大鱼海棠中的土楼原型



▲甘肃的窑洞

20世纪70年代,陕州地区还有4万多座地坑院,如今只留1万多座。

许多地坑院年久失修逐渐废弃,面临消失危机



三门峡成立了专项指挥部,一期投资5.8亿元,将46座地坑院修缮加固,将其相连通

陕州地坑院如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了规范的开发利用措施。



地坑院深藏于大地之中,和大地融为一体

隐于地平线下的古老院落,始终在守护着一个叫做“”的地方,也守望着乡愁,续写着传奇
除了国内已有的地坑院,世界各国也有着许多在地底下的建筑。

比如这座在英国的波尔顿花瓣形地下房屋。

地下房屋面积为8000平方英尺(约合743平方米),花瓣形的开口设计让阳光进入下面屋内。



瑞士Dietikon的这些地表下住宅环绕着一个人工小湖。

这里由九间房屋组成,白天区域坐落在朝南的方向,夜晚区域坐落在朝北的方向。

这些“地球屋(earth houses)”使用地面作为保护层, 有效地阻止雨水、极端温度和大风的侵袭



希腊戈壁半埋式房屋这种长方形结构的半埋式房屋非常环保,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热和风。

建于两个相邻的山坡之间,房子有一个简单盒子形状,融入周围的沙漠,同时还结合了希腊传统的设计元素



英国Norfolk海岸的“红景天小屋”,这座住宅的设计使它最大限度地暴露在阳光下,虽然该住宅的大部分位于地下

环保、易于散热和采暖,并采用了独特的雨水收集系统,此私人住宅很可能作为未来住宅设计样本



就像英国作家托尔金小说中的霍比特人(Hobbits)一样。人类开始居住洞穴中。

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热爱地球的居住方式。

无论是黄土风情的古朴地坑院,还是当代新兴的地下“地球屋”,都是人们在寻求与大自然一种和谐的共处方式。



我们传承自身“人文篇章”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地球的“自然篇章”。
-END-


    关注 良库工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