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片看文化:铜川陈炉古镇美景及文化遗产

 

一两周之前拍摄的东西,整理一下,与君共赏。...



【题记】2017年5月20日,与好友去铜川参观耀州窑博物馆,再去陈炉古镇欣赏美景,最后去陈坪村摘樱桃。无奈,耀州窑博物馆禁止拍照,博物馆内十多个展厅里的珍贵瓷器只能实地欣赏,无法拍摄出来与诸位共赏了。好在,陈炉古镇并没有让我们失望,虽是小镇,但别具一番特色,值得驻足。在拍摄的诸多照片中选出几幅与大家共赏,这些是使用索尼α7拍摄而成的,由于上传容量限制,对照片进行了压缩。遗憾,当我们达到陈坪村摘樱桃时,天色渐晚,没有闪光灯,没有对鲜艳的樱桃进行大量拍摄。

陈炉镇,原是耀州窑系中的重要窑口,海拔较高,夏天凉爽,沙质土壤,为发展陶瓷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今天的陶瓷痕迹中,可以想象当年炉火辉煌时的兴旺。



这是耀州窑博物馆门前的“大壶”,这是经典的倒流壶的形状。倒流壶的注水口在瓶底,注完水后,正置过来,水并不会从注水口流出,这是一个简单物理学规律的应用。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很早就制作出来了倒流壶。



陈炉镇的乡间小道。路面使用红砖和陶片铺成的,陶片被摆成了各种形状。路旁的小花全部种植在陶筒里面。单看一个陶筒,平淡无奇,数不清的陶筒并排摆放,放眼望去,蔚为壮观,别有一番感受。



远眺陈炉古镇。陈炉古镇修建在一个原上,镇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远处是“陈炉古镇”四个红字,红字右边是正在修建的庙宇。古色古香的乡村建筑错落在树丛中,自然形成的美好画面。



一户人家。这大门,这窗户,想必是很多年前修建的了。虽然破落,但并不寂寞,并不烦躁,你看,门前的陶筒摆放得多么整齐,还种上了黄色的小花。我想,这个画面能够勾起不少人的记忆。



屋顶。这个像场院的空地是一户人家的屋顶。你看,还有烟囱呢。由于此地建筑高低不平,路面很容易与屋顶相连。大概是主人担心小孩子跑到屋顶上乱跑乱跳吧,在与路连接的地方摆满了陶筒,作为障碍。



六角亭。六角亭位于半山腰,凉风习习,惹人驻足。亭子,小路,砖红色的陶筒,黑色的瓷缸,翠绿的树木,绽放的小花,哪一样可以从这幅图画中取出呢?少了哪样都是不完整的。



陶筒作墙。初步判断这些陶筒和瓷片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其他地方,一片难求,在这里,居然被做成墙了。想当初,陈炉古镇是耀州窑系中的重要窑口所在地。这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窑口附近易用瓷”啊。



修建中的庙宇。你看,名字还没写上呢。我本人不认为在这里修建庙宇是个好主意。虽然随着现在旅游热的持续,多个景点兴建庙宇,功德箱爆满,但是我还是认为,各地发展旅游业应该突出当地的特色。悠久的陶瓷业就是陈炉古镇的最大特色,要想好好发展旅游业,必须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鸟瞰大地。站在陈炉古镇最高处,俯瞰大地。翠绿的麦田,蜿蜒的道路,葱郁的树木,蓝色的厂房,白色的房屋,远处连绵的土山,飘动的白云,尽收眼底。



门洞里的陈炉古镇。站在新建的城门洞里,往外望去,陈炉镇就在眼前。远处的青山,近处的陶筒,半圆的天空,错落有致。换个视角看世界,别有一番滋味。



奢侈的矮墙。这是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矮墙,矮墙上贴着瓷盘与陶片。我断定不了这些瓷盘的确切年代,但几乎可以确定,不是建国后烧制的,因为现代几乎不会绘制这样的图案。这户人家把这么多瓷盘贴在墙上,真是奢侈啊。



枝头的樱桃。樱桃的红既不是粉红,又不是黑红,而是鲜红,给人一种“春色正好”的感觉。小时候在老家常听到一句谚语:“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工花不开”。在2007年来到西安之前,我从未见过樱桃,更别提吃樱桃了。现在,樱桃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之一。

若喜欢“文光荐书”的作品,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文光荐书”订阅号。


    关注 文光荐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