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课堂 stop!不用你教我带小孩!

 

文章来源:熊宝辣妈 「小孩要这样喂…」、「小孩要这样教…」、「这样做不好,我跟你说…」、「这样不行啦,到时...



 文章来源:熊宝辣妈 


「小孩要这样喂…」、「小孩要这样教…」、「这样做不好,我跟你说…」、「这样不行啦,到时你就麻烦了…」、「你这样太宠…太严…」……!辣妈想问问各位宝妈的身边是不是总有好多自以为很厉害的育儿达人或过来人,不断的想教宝妈们如何教养小孩,听得宝妈无所适从、头痛又火大,只想大喊STOP〜〜
太多的意见让宝妈们失了准则,心中出现疑惑:「我这样教养不对吗?过来人的经验适合我的小孩吗?」就像生病时应该要去找专业的医生看病一样,虽然有时我们会自行购买成药,但是自己吃药的结果,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甚至越吃越糟!对此,辣妈想到了曾经看到,知名儿童与家庭学讲师罗文乔的观点,教养小孩就如同生病时一样,有问题时,应该要主动寻求专业的协助,而不是光听信过来人的经验因为每一个小孩都有不同的先天气质及成长背景,对他人小孩有效的方法,未必也适用在你的孩子身上!
案例1:2岁了还在包尿布!
看到2岁的孩子还在包尿布,「他几岁啦?怎么还在包尿布!应该要戒尿布…,我家孙子1岁就会坐马桶尿尿了……。」

正解:孩子什么时候戒尿布,不是大人来决定!取决于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状态。

 ▽


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会拿邻居的小孩和自己的小孩来比较,造成妈妈和孩子的压力。其实早或晚戒尿布,和孩子的智商、学习能力无关,也不是大人说戒就能够马上戒掉!戒尿布时机取决于孩子的生理是否发展成熟,心理是否已经预备好?包括已经会走路、可以很稳的坐在马桶上,能表达想要大小便,以及肛门括约肌也发育成熟等。
 ▽
宝宝准备好接受大小便训练了吗?
1


一天当中至少有持续2小时,尿布是干的
2
尿尿、排便的时间逐渐固定。
3
尿布湿了,会表达不舒服的感觉,或想伸手脱掉尿布。
4
帮孩子包尿布时,孩子会显示不悦,或想拉掉尿布等。
5
想要或已经会自己穿脱裤子。
6
看到别人坐马桶也会想要坐坐看。
案例2:我的宝贝就是爱吃手
带宝贝出门总是不断的有:「不要让他吃手啦」、「不可以吃手手」之类的声音出现,再不然就是有人直接把宝宝的手拉开!

正解:口腔期宝宝若没有被满足,可能产生「固着」现象!
 ▽


0~1岁口腔期阶段的宝宝,以口腔的吸吮、吞咽、咀嚼等获得快感与满足。此时婴儿的口腔活动若得到过多或过少的满足,将造成「固着」现象,长大后可能出现吸手指、咬手指、抽菸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通常伴随压力而来,因此当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父母应找出压力来源并协助解除,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当压力不见了,吸手指的行为自然也较减少。
 ▽
案例3:小孩自己带就好,不要送学校?!
孩子若能交给专业的保母或幼教老师教导,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长辈却认为妈妈就该辞去工作、回家带孩子?

正解:专业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

如果孩子准备好了,2岁其实就适合去上学。6岁之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要帮助幼儿奠定好面对未来人生旅程的各种能力,包括身体动作的能力、语言的能力、逻辑的能力、社会行为的能力等。所以幼儿需要的不只是主要照顾者能提供的基本生理需求的照顾而已,他们还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这些能力的适当环境,而为幼儿所设计的学校就是最适合的选择。


另外,3岁前的孩子仍以自我为中心,而团体生活能帮助孩子脱离自我中心的想法,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当然前提是要找到一间适合孩子的幼儿园。肯定自我、认同自己。

当妈妈碰到类似以上状况时,可能会在心里想(或直接说出):「你又不是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小孩有养得比较好吗?我的小孩我自己教!关你什么事……!」到底该如何面对这些「过来人」?才不会让场面尴尬或破坏关系?甚至还是可以让妈妈有收获?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画出界线
我们周遭有各式各样的人,若妈妈对孩子的教养建立在「必须得到他人认同才会感到安心」之上,当别人夸赞你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你真会教小孩…时,就会让你感觉人生顺遂;而一旦失去周遭的认同,例如:孩子被你宠坏啦、你要更严格一些才行…时,马上就会开始动摇的话,你的教养之路可能会走得很辛苦!

《教出耀眼的孩子──快乐育儿书》给妈妈一个中肯的建议,无论周遭的人认同与否,妈妈应该能做到:「只要我做好我自己,孩子也做好他自己就行了。」要怎么做到这点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跟他人之间画一条界线,也就是,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们应该适度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别人毕竟不完全了解你的状况,看法也不见得是正确的,更何况也没有非照着某人想法行事的理由。到头来,还是应该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该怎么做。把界线画好并保护那道防线,是尊重自己,同时也是在尊重对方。
 ▽
适时调整界线,维系人际关系
与他人之间如果没有界线,对彼此都会造成负担,但若把自己关在牢不可破的墙里,则让自己陷于孤独。因此所谓的界线,并不是像铜墙铁壁,而应该像围篱,既通风,也可以交谈。如果发现此时的自己比较软弱一些,经不太起考验时,就把界线推过去一点,不要随便让别人跨越,以保护好自己。如果今天的心情比较轻松自在,就把界线拉回来一点,听听对方的意见。换句话说,如果能够设好适当的界线,并视情况加以调整的话,也就能维系比较好的人际关系了。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常常一不小心就失去信心,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避免人云亦云,就得学习去听不同立场的意见,并从中整理出正确的讯息。罗文乔老师认为,父母如果有清楚的育儿概念,就比较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罗文乔老师建议,父母应该要拨出时间多阅读为父母所设计的育儿专业杂志及相关书籍,参加亲职讲座活动,甚至完整的育儿研习课程…等,一旦有专业的知识及正确的信念,自然不容易为他人所动摇。
妈妈一起来思考
情景A:妈妈带孩子出门游玩,当孩子看到冰淇淋就半撒娇半耍赖地吵着要吃时,路人甲:「一定是你平常太宠他了,他才会这么任性、不听话!」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心想或许我真的太宠孩子了…,马上变脸,严肃地跟孩子说不准耍赖!(2)很清楚的了解,孩子撒娇耍赖,表示他在主张自我,是很正常的事,先安抚孩子情绪,再决定是否买冰淇淋。
上述的例子,提供给妈妈思考喔!
情景B:妈妈可能也听过朋友这样说:「小孩不乖,就要找个机会好好修理一下,打了才会怕,怕就会听话。」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孩子需要别人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孩子是需要被尊重及关爱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的孩子才会具有尊重人及爱人的能力。或许有大人会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现在也很有成就,因此认为打骂方式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这个大人在小时候是被尊重的,父母选择对的方式来对待他,说不定他的成就会比现在更高,也或许他的心里会有比较少的缺憾。孩子的心理比起生理,其实更需要好好被对待,也更需要父母的悉心呵护。



最后辣妈想说的就是「只要我做好我自己,孩子也做好他自己就行了,不要过多受他人的影响」记住了吗~
更多精彩文章,
请下载掌灯人观看!


    关注 童立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