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提升金融效率与降低风险成本是制约普惠金融的关键性问题

 

导读2016年4月23日,由人大国发院联合“人大老博士论坛”、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出版社主办的“供给侧改革与...

导读

2016年4月23日,由人大国发院联合“人大老博士论坛”、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出版社主办的“供给侧改革与数字化普惠金融——人大老博士论坛暨《读懂十三五》新书推介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及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领导、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人士以及主流媒体汇聚一堂,对当前我国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普惠金融等热点经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各专家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认为,提升金融效率和降低风险成本始终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的进步开辟了一个新的扩张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数字技术在金融业的运用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实现了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服务的供给。二是有效地降低成本,包括传统银行人工的成本、信息的运营成本、金融业运行的成本。三是收集并处理海量信用信息,有助于评价借款人信用状况,防范信用风险。四是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

但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改变金融行业的风险属性。首先,在降低部分风险的同时,数字技术在金融业的运用也放大了一些风险,并创造出新的风险,比如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容易产生延迟效应,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再比如“光大乌龙指”事件。其次,数字技术的进步也使一些负面的、违法的金融行为更加隐蔽、涉及面更广、破坏性更强、监管更难,比如股票事件场外配资、e租宝等非法集资事件。三是数字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数字鸿沟问题。数字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解决了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深化的同时,可能会带来新的金融服务的供给,但这会使一部分特殊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更大。这一方面是受限于农村较低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村民难以理解与使用这种新服务;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利用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对客户进行不公平服务供给,可能把穷人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人大老博士论坛


    关注 人大老博士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