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其实华为根本无须担心乐视的疯狂

 

市场变化超出我们的预想,就好比走在能见度很低的大雾天气里,你要做的不是去预测未来的方向,而是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确保每一步走在自己原来的路上就好,步子迈的大反而容易走到旁边的烂泥坑里。...



2014年6月,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出国“考察”后长达半年没有露面,实际上,他就呆在某个酒店里焦虑地思考着未来。而大众呢,则在揣测乐视是不是从此就一蹶不振?买到乐视股票的都在担心是否遭遇更多的跌停板,不过仅仅10个月以后,到了2015年4月,贾老板则意气风发地在乐视体育生态中心中央舞台发布包括汽车手机在内的一系列新品,并抛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以“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四环相扣的生态未来发展蓝图。

2013年12月在央视的活动上,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一个10亿赌约,雷军自信满满的表示,五年内超越格力,当时中国几乎99%的人都认为雷军要赢,但是现在,两年不到,大家又都认为雷军输了。

这两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中国市场变化之快完全超出正常人的判断!昨日有媒体爆料华为专门成立“打乐办”来阻击乐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据悉其实实际上也没有这个部门)就目前乐视的发展来看,12个月后是什么情形还难以预料,因为市场变化超出我们的预想,就好比走在能见度很低的大雾天气里,你要做的不是去预测未来的方向,而是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确保每一步走在自己原来通往目标的路上就好,步子迈的大反而容易走到旁边的烂泥坑里。只要华为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主长期艰苦奋斗”,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一定在不断提升,企业的现金流一定等指标就是正向的,只要保持这样,少饭战略性错误,别人很难追上的。
以手机为例,华为有端管协同的优势,在管端,华为早就布局5G并申请了很多专利,在设备端无人能及,在终端,华为有海思麒麟系列芯片保驾护航,不像乐视还要仰仗高通联发科等公司的鼻息,华为还在新材料应用、工艺技术上投入了很多研发,和台积电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华为还有专家级的分析师团队,其水平远超国内那些所谓的“分析师”,笔者曾经和他们交流过,这些分析师不但有深厚的技术功底还有敏锐的洞察力,会从市场、技术角度给芯片以及终端产品规划提供完整系统的规划建议,以这样的华丽组合还会担心乐视吗?

2015年,华为总销售额达3950亿元 其中近60%来自海外市场,产品已销售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5年国内企业PCT申请量,华为以3538件排名第一,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的中国专利持有量高达49822件占比近一半,还有华为在5G专利上也占据较大份额,有这样的市场规模和技术储备还用担心乐视?摆明了是乐视在碰瓷华为吧。

况且华为有多年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是经过IBM专业团队锻造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经支持过上亿手机的出货量,以乐视的发展,如果出货量到5000万以上的时候贾老板就头大了,这就是发展过快的反噬。

如果担心乐视挖角,只要走相应的法律程序就好,这以前又不是没有先例。
1
资本创造财富VS技术创造财富

有人说乐视善用资本的力量而华为只会用自己的力量已经落伍。看看乐视的市盈率已经高达100多倍,这意味着它的投资回报需要100多年,而IDC的研究表明,美国标普500个公司平均寿命是61年,而且随着市场发展在逐步缩短,而另一项统计显示全球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7岁,那么多巨牛的公司都活不过100年,那么我要问你你认为乐视会成为一家百年老店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意味着乐视在透支股民对其未来的预期。当然中国股市本没有什么投资,大家都是在投机。这样的游戏无非就是把别人腰包的钱以华丽的故事合法地装到自己口袋而已,这根本不是在创造财富。

贾老板也无非就是把股市里赚股民的钱贴补到手机电视来支持其“硬件免费”的“创新”模式,但是这样的模式能长久吗?散户们会一直博傻下去吗?如果有一天不能贴补的时候会怎么样?或者中国再冒出一个什么大米手机来,给大家买手机免费送大米,你能保证用户不跑吗?所以,所谓乐视的用户规模是个不确定的数字,而且用户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度,这跟果粉或者华为粉丝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从品牌的四个阶段来看,乐视和华为的差距也很大,乐视的品牌还处于第二阶段,而苹果已经到了第四阶段华为在从第三迈向第四阶段。关于品牌的四个阶段,大家可以从《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文中脑补,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产品特性理解  第二阶段--产品功能认知 第三阶段--品牌情结  第四阶段--品牌联盟 ,如果想了解更多以后也考虑写写。

广告: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投票,参与有奖品哦



没有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妄谈规模效应都是玩虚的,这就像以用户规模来估值的小米公司,曾经如日中天行业楷模互联网模式成功典范,但是随着手机出货放缓,估值不增反降,所以雷军变得很低调,更务实,不再降调资本层面的运营,只有这样脚踏实地才可以拯救小米。

2012年我到硅谷采访,硅谷一位著名模拟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也曾经对我说过以薄利或者负利销售产品试图以规模获取发展的企业都是不健康的模式,这样企业难以有资金支持新品的研发投入,没有持续的创新,企业难以有长久的发展。

再看华为的研发投入数字,华为的17.3万员工中,从事研发的约7.9万名 约占总人数的45%, 2006年至2015年,华为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其中,2015年研发投入596亿元,占销售收入15% 同比增加45.9%!这个数字说明华为已经进入“赢家的游戏”良性模式中,通过主动的创新获取更大的发展----关于这个模式大家可以从《赢得输家的游戏:精英投资者如何击败市场》脑补一下。

乐视融资5亿美元就开始搞超级汽车了?沃尔沃的XC90一款车型就投了110亿美元进去!5亿?搞笑吧。

企业在规模不大的时候你的投入可能不用太多,但如果企业规模很大,变成号称万亿规模,如果还不能有有效的研发投入,则企业的发展动力就会受阻。据乐视梁军透露,目前乐视整个研发团队已达到1500多人,其中软件研发团队超1000人,而未来这个团队还将不断扩张,乐视网2015年财报显示,公司当期的研发投入金额12.24亿元,而在2014年、2013年,公司的该项数据分别为8.05亿元、3.73亿元。这三年的研发投入加起来还不足华为一年的1/10,而且很多所谓研发投入都是在内容的购买上,硬件投入更少,估算下来其硬件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华为的1/20,怪不得贾老板喊着“硬件免费”原来他的硬件投入根本没有多少。所以从商业模式上来看,乐视和华为完全不是一个模式,应该不惧可比性,华为更犯不着为乐视劳心了。

昨天看到硬公馆大春的文章说:硬件免费模式意味着根本不重视硬件的研发投入,以此看很难有精品出来,没有精品会怎么样?没有精品就没有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法讲故事了。

企业创造财富的唯一方式就是劳动,这个劳动对企业而言就是持续的产品研发投入和创新,而不是通过什么资本和交换来创造财富。真正的财富归根结底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不劳动创造,哪有源源不断的商品?拿什么去持续交换?如果人人都只愿从事交换而不愿从事劳动创造,所谓商品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有枯竭。一个人靠交换占了别人的便宜,这个人发了财,其它人吃了亏,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了吗?没有。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如果一个企业整天琢磨如何靠交换占便宜,这个社会的整体财富能增加吗?

环顾世界,凡是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无一没有发达健全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商业交换才有生命力,看看德国,少有资本运营方面的创新,也鲜谈价廉物美的产品,有的就是踏实的工匠精神,但其在财富创造在创新方面无人能及而且是全方位的从汽车到消费品到奢侈品到日用品全部覆盖。

企业没有创新能力,靠资本创富的例子的有多少?我看都是广义版的庞氏骗局!

任正非也早说过“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支撑企业的发展,单纯地销售增长是不顾一切的疯狂 单纯滴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不考核现金流将导致只有账面利润光有名义利润是假的没现金流就如同没米下锅,几天等不到米运来就已经饿死了。”这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真谛。
2
讲故事VS干实事

有人说乐视要补贴170亿元给开发者,这是一个大生态平台,通过大生态平台挣钱,拜托,这样的模式苹果早用过,而且苹果分给开发者的钱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早过了1000亿了,但是苹果还不是最近遭遇了8连跌了?苹果早建立了大生态系统了而且人家还是闭环的,为什么还会8连跌?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苹果缺乏精品,没有打动消费者的创新功能,说再多的故事都是扯淡。好产品从来就是自有传播性的,而且用户会发自内心去传播去形成口碑,所谓“公道在人心”,纽约时报也研究发现人们会自发地免费对好的文章好的产品去传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沉下心做好产品。

我曾经写过一个文章,对比了华为和博世,链接在这里《【揭开博世创新的秘诀】独家专访博世Sensortech CEO芬克贝纳博士》这家企业很华为很像,是典型的德国企业,一年营收超过700亿欧元,下面有个博世sensortech做芯片的类似华为的海思,做的MEMS传感器全球第一,博世营收能力很好,但是他的董事长说了“我们永远不上市!”这家企业就专心做好产品,它挣的钱由罗伯特博世基金会管理,从来不做商业项目,而把很多资金用于公益项目支持卫生、健康、德国的创意项目等等,我个人认为本土企业应该多学习下德国企业的严谨和务实而不是以创富的神话搅动社会的浮躁情绪。

正如前两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企业的成长如同种树,成才的大树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前两天一位业内资深媒体人士曾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如果我们的社会再这样过度的宣扬华而不实的互联网模式会毁了我们的传统产业的。”



我们需要的是奋斗者文化,需要的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如总书记所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看看我们本土的一些企业,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是依托好产品赢得市场从来没有靠讲故事谈蓝图打拼天下的。

连小米都看不过去,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称乐视封闭的模式并不是一种生态,只能称为多元化。因为乐视拥有的业务如视频网站、电视终端、手机,未来还会有汽车,但这些都是乐视自有业务,“想一下自然界的生态是如何构成的,各种动物、植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老子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乐视,疯狂之后是什么?

贾跃亭自己也说:“我们也许会成功,也许会死在成功的路上。”

向死而生,是一个人从极巅上俯瞰生命全景和世间万物来顿悟,是从“终极”的角度来关怀、检索和省察人生,这是以“死”的尺度来测量各种价值和轻重得失,由直面死的勇气来填充生存意志的虚弱来激励自己。但是自己找死就是另一回事了吧。

所以华为根本无须担心乐视的疯狂,只做好自己的事情静静地远观就好。

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推荐阅读】:

  1. 辉煌50载,ADI CEO分享科技常青树的7点秘诀
  2. 新英格兰农场主为什么能种出又大又好吃的番茄?来看看模拟巨头ADI如何做物联网的?
  3. 【深度观察】英特尔要变成一家什么公司?
想和大神们一起吐槽智能硬件激荡灵感?加入我们电子创新网技术大牛群吧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电子创新网技术大牛群是一个汇集半导体行业各类人才和资源的微信群,众多高管和技术大牛在这里发布最新信息,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对接和整合,如果您想碰撞灵感、发现新知,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们欢迎您加入我们。请加管理员个人微信号"eetrend-richard",附上您的岗位、行业经验与资源优势所在,并告知您希望加入的意愿。我们收到后会尽快拉您入群。



商务合作微信广告联系电话:18676786761  邮箱:richard@eetrend.com

另外,近期有创投基金拟联合电子创新网投资好的硬创项目如你有好项目可以发信到我邮箱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参与调查有奖品哦


    关注 张国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