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姑苏行之留园

 

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







下了公交一看,留园大门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小小的,显得异常地安静。据说,留园的这个石库门是主人的匠心独具之处,它既有铭志的思想“大隐于市”,又符合世人“财不外露”的特点。苏州的园林,很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他们不爱人来客往的世俗应酬,门庭力求简洁,置身于普通百姓之间,我记得拙政园、狮子林的门楼都不大,普普通通的。
留园大门小小的,显得异常地安静


留园初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后几经更换主人,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吴中状元俞樾为其作《留园记》,赞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穿过门厅,又有一进,是一个不大的小方厅,除了古朴的屏风和宫灯外,没什么陈设。据说这里是旧时主人等待上轿、马的地方,称轿厅。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再走出一道门,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天井里种了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
这里是旧时主人等待上轿、马的地方,称轿厅


经过了曲折的长廊和两重小院,到达留园十八景的“古木交柯”。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以墙为纸,仅二树、一台、一匾,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虚虚实实,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

在“古木交柯”的对面,是一排6个四方形的漏窗,但雕花各不相同,隐约看见山池亭阁的一鳞半爪,随着脚步的移动,透过窗棱望去,绿荫轩及明瑟楼层次重重,景深不尽。
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


待走出回廊,一下子豁然开朗,亭台楼榭迎面而来。这时的眼前,一池碧水微泛涟漪,古树参天,萝藤盈翠,径曲桥深,花石玲珑,亭台轩廊掩映其间,满园胜景一时尽收眼底。
此时只见水上漂浮着一艘小画舫,穿着青底白花布的船娘缓缓地划着双桨,一位身穿霓裳的美丽女子宛若仙子一样侧坐在画舫中,怀抱琵琶,轻拢慢挑,那悠扬的琵琶声犹如穿云裂帛,珠润玉盘,在园区的上空回荡。不一会儿,那女子便轻舒歌喉,柔柔地唱起了苏州弹词和江南小调,幽若天籁之音,萦绕在你耳边。此时我站在池塘边静静地听着那女子的弹唱,歌声和琵琶声互为交织,回音不绝,更觉园深景幽,令人沉醉,久久不忍离去。
怀抱琵琶,轻拢慢挑


园深景幽,令人沉醉
我的眼光终于离开了小画舫向对面望去,只见在南端有一小轩临水而筑,东西漏窗,南侧为纱隔,北侧无墙,完全敞向山池,小轩西侧立一太湖石,状若少女。此轩名为“绿荫轩”,据说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
“绿荫轩”


在绿荫轩东侧是“曲溪楼”,该楼由二重矮房构成,形体硕长,与轿厅等前部建筑相通,游客多从此楼进入留园中区。此楼的妙处就在它的窗框、门洞上,游客从窗中看到美景,已迫不及待,却偏要穿过长长的楼体才能从洞门出来,而洞门又半掩于藤石之间,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曲溪楼”
在绿荫轩西侧是“明瑟楼”,两层半间,取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此楼两面环水,体态轻盈精巧,与绿荫轩隔水相望。

“明瑟楼”
在池水中间,有一假山堆砌的小岛,名曰“小蓬莱”。史记云:“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小岛两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紫藤棚架,绿荫满棚,凉爽沁人。
小岛两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紫藤棚架,绿荫满棚


我离开小岛向东,进入留园东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宏敞华丽,陈设精美富贵的厅堂,庭前有一小院置太湖石假山。此厅为园内最大的厅堂,五开间,九架屋,硬山造。由于梁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此处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后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遂更名为“五峰仙馆”,有“江南第一厅”之美誉。
该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器物皆源名贵材质,其屏门、插屏、纱隔皆刻有古人名篇,如兰亭序、陋室铭等,并饰以字画。留园主人曾自题联曰:“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孤负清风明月;借他乡一廛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宏敞华丽,陈设精美富贵的厅堂


转过厅堂的屏风,有一块大而圆的大理石壁置于厅架之上,这便是留园的三宝之一“鱼化石”。这座大理石画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是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据说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留园三宝之一的“鱼化石”


在“五峰仙馆”东边又有一个很大的厅堂,曰“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者,指山林泉石;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该建筑三开间九架屋,并环有走廊,馆为盛氏时所建,馆内有两匾,南挂“奇石寿太古”,北悬“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耆硕之馆南厅


林泉耆硕之馆陈设之考究,不亚于五峰仙馆。所特别之处在于双厅设计,又称鸳鸯厅。南北各一厅,但设计风格不同,南厅的梁架圆厚而简朴,北厅却扁方而精雕细凿,其他设计也多有不同。原来北厅是男主人会客之地,南厅则用于女主人,古人将不同社会角色的做人标准,渗透到各个细节中。
林泉耆硕之馆北厅


在林泉耆硕之馆的南面有一牡丹园,院落很大,可惜此时牡丹盛花期已过,院内只是零零星星地开着几朵粉色的牡丹,似乎在对你诉说着往日的艳丽。此时馆南面的落地花雕门推开着,将牡丹园的景色引入厅堂,别具一番画意。
牡丹园
将牡丹园的景色引入厅堂


在林泉耆硕之馆的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冠云峰”,它是留园的又一镇园之宝。冠云峰并不是山峰,其实是块太湖石。此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因石巅高耸,故名冠云。留园东区庭院虽华丽,却都比不上这块石头更著名。
“冠云峰”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


冠云峰周围水石台馆皆为观峰而设,以“云”名之。冠云峰东侧有六角小亭名“冠云亭”,冠云峰的北侧为冠云楼,东边是待云庵,西边是冠云台。
留园姐妹三峰


冠云峰下“瑞云”、“岫云”两小峰屏立左右,为留园著名的姐妹三峰。三峰下罗列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此时几株月季花红似火,花圆如月,花开这么大的月季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冠云峰周围水石台馆皆为观峰而设


从冠云峰出来有一游廊将你引到留园的北园“又一村”,留园的这条游廊树茂竹翠,光影婆娑,掩映于名贵的太湖石间,俨然一幅精致的盆景。

游廊树茂竹翠,光影婆娑
“又一村”其实就是一个盆景园,园内各种各样的盆景品种不一,千姿百态,看得你眼花缭乱,让你不得不佩服那些园艺大家浓缩大自然的本领。据说其中好多作品都曾在国际上获过大奖,我以后也很难再见这些作品,便留下了好多PP。
“又一村”门墙
“又一村”内的小桃坞
古意盎然的老桩头


欣赏完了盆景以后往西走,就到了留园的西部。这里是用土堆出来的一座小山,园内少有建筑,山上树木葱茏,僻静而富有野趣。站在小山顶上远眺留园,只觉得意境迷离,真不知身处何处。有一个长发MM,曾和我一起在盆景园独自赏景摄影,此刻她也和我一样,眺望着留园的远处,是在留恋还是在臆想,我不得而知。
在小山顶上远眺留园


从小山下来就是出口了,再回头看了看这园中山水,感觉到留园到处都给人一种古朴凝重的超尘出世的感觉,我不是建筑园艺家,不知其中的奥妙,我只在乎自己的感觉。人们总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难道不是这样吗?我凝视着出口处的圆洞漏窗,按下了留园的最后一张照片,这是我对留园最后的解读。
图文来源
新浪微博@雨之
ID:ai_garden

交流 | 转载 | 投稿 | 爱园林

投稿也可发送至

liuyuan@ncspread.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留园

相关阅读

万水千山粽是情

剪报 · 到留园留下什么

旗袍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留园——留不下的,只有我

苏州花痴:孩儿莲与留园之缘

在留园,听懂姑苏的风情万种

如何拍出留园最美的样子?

苏州园林 | 脱尽尘嚣,诗意生活

不过是你喜欢的样子,留园都有!

我与留园 | 留园访友记

赏花正当时 告别“脸盲”识春花





景 秀 创 新 工 场


    关注 留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