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跑酷,真的够酷么?

 

中国跑酷第一人说,中国土壤,很难生出什么特别的东西。...

毋庸置疑,跑酷很酷
但我们更关心的是
中国跑酷人生活得有多酷?


因为约在酒店大厅碰面,我提前了几分钟到达,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回头,是一个头戴棒球帽,穿着白色T恤的少年,他个子一般高,左手臂上露出了一大片纹身,下身穿的是牛仔裤和黑色的运动鞋,少年感十足,酷酷的。因为提前看过他的照片,我一下认出了他——张云鹏。但第一眼还是没能把他和跑酷视频中的那个旋转跳跃的男生对上号。怎么说,有点不一样,也可能因为他长得像我一位高中同学。

跑酷确实很酷

前一天,张云鹏刚结束《出彩中国人》总决赛的录制,节目录制到凌晨五点才结束,他就休息了四个小时,但脸上没有露出太多的疲倦。

这次张云鹏是被TNT跑酷团的朋友叫来参加节目,有点友情助阵的意思。说到中国跑酷,TNT是不得不提的,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跑酷俱乐部,大本营在上海。十年前,英国大学生JIN到南京大学来留学,他还有个身份是跑酷高手。2007年的时候南京玩跑酷的人还很少,JIN结识了阿永,当时阿永在酒吧工作,晚上上班,白天就在小区找地方练跑酷。志趣相投的两个人成立了TNT(The Nanjing Traceurs)跑酷团,阿永担任队长。后来JIN回了英国,TNT发展成为了今天在13个省份拥有15支团队,在跑酷圈子拥有很大的名气和号召力。这些年,张云鹏因为跑酷走了很多城市,和很多跑酷团和跑酷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和TNT就混得不错。
张云鹏和TNT成员在节目录制现场,中间是队长周墨豪


2009年,张云鹏开始接触跑酷,到现在已经八年了,算不上老资格,但在圈内名气不小。他是多届全国跑酷冠军,像武林高手拥有独门功夫,张云鹏最厉害的是出众的弹跳力,凭着这一点他在2015年吉尼斯中国之夜上创造了高空跃竿吉尼斯世界记录。

挑战的项目是,连续跳跃十一根高度递增的横杆,三次挑战机会,取最短用时。挑战最大的难度在于,每根横杆之间距离2.3米,每隔一根横杆还会增高40厘米,高度落差是从40cm到4.4m。
张云鹏以6.14秒的成绩完成第三次挑战,打破6.3秒的原纪录


那天张云鹏状态非常的好,在现场的惊呼声中,他三次挑战都完成得很好,用时一次比一次短。最终以6.14秒破了前记录保持者三届世界跑酷冠军蒂姆保持的6.3秒记录。
一同挑战的还有世界定点跳远高手凯维利斯(张左),前纪录保持者蒂姆·舍夫(右)


张云鹏和我提了一个小细节,因为节目组计算的失误,他的这次挑战其实比前记录多了一根横杆,所以他用跳跃十一根横杆的时间打破了十根横杆的记录。

还有一个动作「空翻过一辆汽车」,张云鹏颇为自豪,他说目前在亚洲只有他一个人能完成。

▲视频:惊险的
空翻过车」
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中国跑酷第一人”,张云鹏这个名字就是答案之一。但是对于这种叫法,张云鹏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觉得这并不适合跑酷这个运动。“你能完成这个动作,但是别人不一定能做”,我们无法笼统地去评定谁是跑酷第一。因为这样的特性,跑酷的比赛,一般都分为竞速和技巧两部分。跑酷有一个技巧动作叫猩猩跳,张云鹏正是中国猩猩跳定点记录保持者。
2016年,美国,张云鹏受邀参加一档挑战类综艺


作为一个职业的跑酷运动员,张云鹏的生活基本和跑酷划上了等号,奔波于各种跑酷比赛、活动,拍广告,录制综艺节。活动之外的时间,为了保持敏捷的跑酷状态,还要不断的练习。近两个月,他来上海已经是第五次了。隔天还要去做某运动品牌的活动嘉宾,7月份还得去趟南京,接到的活动通告越多收入越多,自然也会忙碌。

对于这种生活状态,张云鹏乐在其中,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八年过去从来没有厌倦过,“一次都没有”他很认真的说。

从网瘾少年到跑酷少年

张云鹏从小就是一个多动的小孩,永远是游戏里闪的最快的一个,“谁也抓不到我”。越长大陪他玩的伙伴变得越来少。作为在互联网中长大的90后的一员,很自然就和虚拟游戏里的角色、对手,结成了新玩伴,比如那个时代的《魔兽》、《传奇》。

玩游戏买装备是需要花钱的,叛逆期的张云鹏脾气还有点躁,经常和母亲起争执。上学念书更是一件倍痛苦的事儿,“数学老师一进教室眼皮就开始下塌,得去洗个冷水脸”,多重因素夹杂在一起,张云鹏初三没念完就回家了。

跑酷把他从网游世界拉回了现实世界。

09年年初的一天,跟以往一样,张云鹏在家上网,只是这次让他着迷的不是网游,是国外的跑酷视频,他“中毒”了。接下来的两个月,开始在卧室的床垫练「金刚跳」,这也是他学会的第一个跑酷的动作。“我觉得挺容易的”他笑着说。
张云鹏是高度近视,这会儿的他刚迷上跑酷


“比起游戏,它(跑酷)不是一件坏事儿,至少我还会出去运动”,所以张云鹏对跑酷的一腔热情,父母并没有反对,能让儿子从网游的“坑”里逃出来,他们求之不得。但是八年前,在大同哪有人玩跑酷的,就他一个,“跑酷应该是一个团体的运动”,通过贴吧、QQ群这些网络途径,张云鹏找到了太原玩跑酷的同好,一个叫忍者猫的团队,后来改名成了龙行社。刚好在太原有可以寄住的亲戚,15岁的张云鹏就横了心要去太原,去跑酷。

很快,张云鹏开始了每周往返大同太原的生活,周末两天在太原练跑酷,其他时间回家,一趟火车就得花上几个小时。2009年那会儿,忍者猫一共十多个人,队长是一个比张云鹏大一岁体育学院的学生,另外还有十多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多是在校学生,因为他们的影响,张云鹏也去的体育专科学校,再后来专升本念了大学。

少年们表达热情的方式其实蛮直接的,队长担任组织者,“每天一早就聚在一起开始练”。他们当时练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山西大学的校园。练的跑酷动作,有些动作是从视频上看来的,有些是和队友们琢磨想要挑战一下的,听到很多一句话,“张云鹏你做下这个动作”。有些动作做下来,练个几百遍都挺正常的。
忍者猫在山西大学教学楼的外围栏上练跑「猫挂


每周的火车往返,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钱,又不好意思一直在亲戚家打扰,张云鹏在太原租了间月租300多块的房子住下来。

青少年就是有花不完的精力,练习给他们带来了2009年红牛极限跑酷全国大赛团体竞速第三名。有时候,他们还会去「刷街」,一群人聚集在太原的大街,哪里能跑酷就走到哪里,很freestyle。
戴眼镜短寸头的张云鹏(后排左三)和队友们在太原”刷街“


到了2011年,一位北京体育学院的朋友邀请张云鹏去北京训练,那半个月张云鹏过得像个普通的北体学生,吃住行都在学校里。在北体这批跑酷人大多是属于 “跑酷公社”,北京两大跑酷团队之一。

有个朋友在宿舍给他腾出了一个床位,解决他了住宿的问题。早上训练很早6:40到8:00,朋友平时起不了这么早,张云鹏不客气,强拉着他去体操房陪练。训练后没事儿,就在校园里逛逛看看学校其他的体育训练。吃饭也是在校园食堂里,当时还给他借了一张校园卡。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张云鹏“对体大还挺有感情的。”其实还加深不少兄弟情。
2011年张云鹏在北京和城市猴子一起训练,张左侧是大剩


北京是国内跑酷氛围最好的城市之一,还有一群跑酷人叫“城市猴子”(City Monkey)。“城市猴子”成立于2008年,聚集当时国内很多跑酷高手,队长史占龙是特种兵出身,主教练大剩曾是国家体操队的运动员,还担任过北京体操队教练,之后转行做了跑酷,拿过多届全国跑酷比赛的冠军,在张云鹏心里,大剩“是中国跑酷当之无愧的老大哥。”2009、2011、2013、2014年全国跑酷大赛冠军都被他们包揽。现在,我们能在网络上找到很多他们不断更新的自制视频,他们一直在用一种这样的方式在推广自己和跑酷。

张云鹏在北京待了半个月,就回了太原。不过那时候龙行社基本已经散了,他找了新团队NED,用他们的训练场地一起练习。

跑酷,是一个孤独的历程

在跑酷圈有一种“以视频论英雄”的说法,“我们那一代出来(跑酷)的人,都能做(视频录制剪辑)。”视频是传播、交流和切磋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很多人习惯性地把每天的跑酷的动作录下来,稍微剪辑加个音乐后放到网络上,张云鹏就是,他最近还入手了四台新摄影设备。张云鹏在手机上点开了一个视频给我看,上面有几万的点赞。
「快速穿越」


我挺好奇,数万点赞的背后是怎样的。张云鹏张开双手给我看他手上脱落了很多次却依然坚硬的手茧。

练习跑酷的过程是孤独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琢磨,不断重复,完成瞬间的成就感却是独享的。这个过程,除了摄像的表哥或偶尔叫上的朋友,大部分时间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因为不喜欢被围观,很多时候张云鹏会等到路人走了之后再继续练。当然也会有不巧的时候,遇上“负责”的城管,被赶走。
每练习一个动作,也不知道要摔多少次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发生糗事。有一次为了练一个在单杠上旋转的动作,为了不让自己在旋转中飞出去,他用绑带绑住了自己,但谁能想到,那天裤带没系好,在旋转的过程中,裤子掉了下来,周围一群阿姨目光炯炯的看着他,耿直如张云鹏,内心第一反应,“幸好今天穿了内裤…”,然后等待救援。

跑酷不算是极端危险,但不时发生的一些事故,也在提醒这至少是一项危险系数不低的运动。网络上还有流传的“跑酷宗师死亡统计表”,列举了圈内的重大事故,全世界跑酷速降记录的保持者Alexei-Kens(俄罗斯),在一次跳越中,从5楼坠下死亡;黑人跑酷运动的发起者之一JOE(美国),在一次活动中丧生。其中高空坠落是最频发的。
失败的「」猫挂


张云鹏最严重的一次受伤经历发生在去年,那次他需要再一个卡丁车车场,录制一个节目。为了不与车场白天营业时间冲突,节目录制的时间被安排在凌晨12点到4点。对于跑酷这件极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运动来说,这本身来说就是不合理的。而张云鹏需要挑战的是连续飞跃三辆卡丁车后再做一个空翻,就是最后这个空翻,张云鹏落地失败造成韧带撕裂。第一次,他拄着拐杖的生活了一个月。
和很多跑酷人一样,张云鹏并不认为跑酷是一项的极限运动,因为他们的原则是量力而行,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你跳过这张凳子也是跑酷,这张桌子不高吧,你跳过去也是跑酷”他指着我们旁边一米左右高的桌子说道。所有的突破和挑战,不过是身体素质允许下,经过反复训练的“合理”的结果。对于跑酷的危险性,因为不了解,人们一直都存在这样的误解。

跑酷人的生活到底有多酷

从形成到流行,跑酷一直都是很小众的街头运动,在中国更是如此。说起现在国内有多少人在玩跑酷,有人曾跟张云鹏说官方统计有几十万人。对于这个数据,张云鹏不太确信,“我觉得可能就一万人吧”,在他自己切身的感受,有些城市甚至就有那么一两个人。
截图自跑酷吧


这群飞檐走壁的年轻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我想不止是我,很多人都存在着好奇与疑惑。张云鹏算是混得不错的一位。比赛能给他带来一定的奖金,虽然不是很多。此外,还不断有些广告,电视节目,活动的邀约,带来一定的收入,他为此付出就是做个“空中飞人”,奔走于不同的城市。林林总总加起来,对于生活在大同的张云鹏来说,“没有太大的支出,生活还可以。”

去年是直播大年,对于张云鹏这位跑酷达人直播平台自然是不会放过,找他做了一整年的主播,每月有上万的报酬。“在不熟的人面前,我都不怎么说话的”,但是签了直播后,每天都得说上3个小时,多的时候甚至一天直播8个小时。线上显示有五六万粉丝观看,除去一些僵尸粉,他觉得实际可能就七八百来号人。“我有时候就会放以前的视频给他们看,给他们解说一些跑酷的动作。”但也因为这样,张云鹏其实没有办法做到专心训练,因为他必须停下来对着镜头解说一遍。

今年他没有再续约直播。“它打扰我的生活,我就不想做了”张云鹏说着。每次约一群朋友出来聚会或吃饭,他都必须把手机架在旁边,不断和镜头另一头在线的粉丝互动,说今天的菜多好吃,“必须各种吹牛”。这样的状态持续一年,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很难不介意。
张云鹏在曼谷街头做「顺风旗」


但其实,在最早开始玩跑酷的那几年,张云鹏一直都是靠家里来承担他的生活开销,这也是大多数跑酷者的生存状态。张云鹏说,现在国内能像他一样的跑酷运动员可能就那么几个人。“靠跑酷谋生”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最开始在太原龙行社的伙伴,张云鹏现在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只是已经没有人再玩跑酷,生活给的答案很简单很直接,你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行动的兴趣,但是跑酷并不能让他们饱腹。所以后来有人去了咖啡店做服务生,有人去卖鞋了。

运动成绩好却生活艰辛甚至凄惨的故事在体育领域实在是太多了,职业跑酷也不例外。有人能在世界跑酷大赛中拿到第三的成绩,但是在给剧组做替身的时候却连一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这一点,张云鹏看得很清楚,这些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边,还不少。


西装革履的张云鹏很难让人想起他跑酷时候的样子
“他们不太懂”张云鹏说。所谓的不懂,其实说的就是如何“经营”自己。张云鹏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强。他和一位之前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创立了一家传媒公司,团队正努力的帮他塑造自己的形象,把他打造成对外的名片。他还雇有三个兼职助理,各有分工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忙打理一些事务。

24岁,还是跑酷的黄金年纪,但职业跑酷吃的毕竟是青春饭,张云鹏正努力着向影视演员转型。现在市场上网络大电影充斥,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也有一些网剧上门找过张云鹏,他拒绝了。粗制滥造的作品太多,他并不想让自己去大染缸里再填一笔。就像张云鹏当初决定纹个大花臂一样,“为了和一些东西隔绝开来”,纹了之后有些事就不能做了,这应该也映射出了些他的生活态度吧。有所坚持,也有所保留。
纹有一只猴和两只鹤,和自己名字中的“鹏”相映衬还有长寿的寓意。


现在他接的多是广告、宣传片的拍摄,还有一些电影的动作指导。他的团队甚至正筹划着,在两年后能拍个关于跑酷的电影,剧本、演员、拍摄都由他们自己来。但这一步他才刚刚踏出去,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跑酷是一种怎样的街头文化?

中国跑酷主要集中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和广州、香港是主要的聚集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拥有多元的文化的环境,包容度更高,香港接收国外跑酷文化更便捷。城市建设也为跑酷提供了一些天然的场地。但国内的建筑风格并不合适跑酷,高楼林立,建筑表面太滑了,这样很多动作是没办法做的。硬件设备质量也是另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张云鹏都需要提前检查一下栏杆安不安全。
专业的跑酷场馆也是有的,但是不多。而且“(国内)培训机构基本都是亏钱。”张云鹏说。一方面,跑酷的场地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宽阔,投入成本不低。二来,跑酷在国内受众面实在是太小了。入不敷出如何能不亏钱。
2009年全球FreeRun大赛场地效果图
国外不一样,英国跑酷人丹尼尔在TNT的专访中提到,英国上下大小的跑酷俱乐部有近300家,俱乐部也都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与国内官方“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不同,英国很支持和推广跑酷这项运动。

张云鹏去美国参加跑酷聚会,场地的赛道设计得很有创意,除了有专业跑酷运动,老人、青年人、小孩只要是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张云鹏在训练场见到过一位外国女生,手臂上打着石膏,还在坚持做一些动作。在他们看来跑酷就是一项健身运动,并不止是年轻人的运动,也能成为多数人的运动。

“前些年,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跑酷团队举办跑酷交流活动,但是这几年越来越少了,甚至一个都没有。”主要原因,在张云鹏看来是,办跑酷聚会的成本太高,赞助又很少,费用很多人承担不起。

除了逐渐减少的团队交流,对外交流也有阻碍,比如我们无法自由的利用外网,还有语言也是一大难关。张云鹏举了个例子,之前世界跑酷联盟来到上海,和TNT交流过一次,这次机会队长周墨豪的外国女友帮了不少忙。不然这样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其实挺少的。

一种街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影响。谈到中国的跑酷文化,张云鹏觉得,就国内的土壤来看,很难生出什么特别的东西来。对于跑酷者张云鹏来说,跑酷给他带来的是他现在的生活,强健的体魄,还有勇气和勇于接受挑战的个人精神。
跑酷,动作可以很酷,视频可以很酷,至于跑酷人生活酷不酷,他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大多数。

“有马体育”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

每天 23:58 睡前更新

合作请联系:cathyqian@youmatiyu.com


    关注 有马体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张云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