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闻章】亚洲M&A、ECM和DCM领域的前五强

 

随着亚洲的国际投行继续对高层员工进行裁员而且收紧了招聘,猎头说银行家越来越倾向去近期收益最好的几家投行——这些工作也是最稳定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eFinancialCareers(ID:jinrongzhaopin)微信。

随着亚洲的国际投行继续对高层员工进行裁员而且收紧了招聘,猎头说银行家越来越倾向去近期收益最好的几家投行——这些工作也是最稳定的。

哪些公司现在主导了亚洲的投行圈呢?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工作?专家给出了针对迪罗基上半年M&A、ECM和DCM各自收益排名(除日本)的看法。

M&A



在M&A上国际投行保持住了相对于亚洲中资投行的竞争优势。对中国公司进行海外M&A业务的监管打压同样使得大陆的投行难以变强变大。“外资行在收入排行榜上占据优势,是因为它们在跨境M&A业务上的深厚根基以及利用其强大的全球客户网的能力,”香港金融服务咨询公司Quinlan & Associates的咨询师Hugo Cheng说。

三家美资机构——摩根士丹利、花旗和摩根大通——在一季度M&A收入上进入前五。“国际投行仍然是亚洲投行家的心之所向,特别是美资投行,它们比起欧洲投行从金融危机的早些时候起就开始处理那些痛点了,”Cheng说。

排名靠前的摩根士丹利、瑞信和花旗主要从大中华区的M&A中产生收益,这要得益于它们拥有“厉害的大陆银行家和行业专家,特别是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香港一名负责亚洲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地区主管Stanley Soh说。

“它们很擅长代表中国客户发掘国际上的目标公司或买方。瑞信在东南亚地区也很牛,付给银行家的工资都很大方,”Soh说。“这三家投行的初级银行家都能享受不错的项目储备和不少名气颇大的项目。如果今年有完成的项目,那么它们的M&A银行家就可以期待拿到高额奖金。”

ECM



大陆的投行垄断了亚洲的股票资本市场,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大陆公司去香港上市。尽管一些外资公司曾经在香港上市——比如2011年的Samsonite,但很少有其他公司这么做。中资投行还通过收取低至1%的费率来揽下IPO业务,远低于它们国际同行的收费。

“由于大量中资公司的IPO业务,大概85%的亚洲(除日本)ECM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中资投行在国内还有强大的企业客户关系,而且收费定价更为激进,”Cheng说。

“像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这样的中资行拥有卓越的销售和企业银行网络,项目储备非常丰富。初级银行家加入这些券商来提升自己的项目执行能力,同时还能享受到丰厚的奖金,”Soh说。

DCM





“像汇丰和花旗这样的传统亚洲债券公司继续占据收入排行榜靠前的位置。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中资公司的业绩也很漂亮,利用其财务关系来推动DCM项目数量,“Quinlan & Associates公司的Cheng说。

大陆的投行正在利用中资公司债务收购和越来越多的以人民币发行的债券。

“中资投行正在往上挤,由此带来其他的职业发展机会。中资行和外资行之间日渐缩小的薪酬差距同样吸引了一些银行家去到前途愈发灿烂的中资机构,”Cheng说。“但是文化上的明显差异意味着他们需要花点时间来适应这样的职业过度期。”

中资行现在正为DCM组大肆招入初级员工,“主要目的在于应付极大的工作量,”香港Selby Jennings 猎头公司销售交易组首席咨询师Ed Goh补充说。

关于我们eFinancialCareers

eFinancialCareers是DHI集团旗下的品牌。DHI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纽交所交易代码:DHX)。eFC是世界领先的金融职业平台,为全球金融机构以及从业人员提供专业、便捷的职业交流平台。我们在全球金融业发达的24个市场设有专门的网站,其中包括亚太,北美,欧洲以及中东地区。eFC为金融机构和猎聘咨询机构在中国以及全球搜寻高端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支持,每个月有超过180万金融从业人员登录我们的网站寻找工作机会。在全球我们帮助1,500多家机构招聘金融人才;目前正为国内的知名金融机构寻找下列人才。



点击原文阅读更多金融干货!


    关注 eFinancialCareer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