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诗—双簧管舒曼三首浪漫曲

 

浪漫的诗...



欣赏音乐需要我们为它倾注全部精力,耐心照顾它,并在心中为它开辟一个空间。只有音乐这个魔鬼才能永不休止地追逐我们。音乐的赋予能力如这世上其他事物一样是无限的,音乐所赋予我们的总是与我们自己做出的努力成正比······———《音乐之爱》



双簧管简介:

双簧管英文名OBOE ,这一词来自法语中的高(Haut)之意和木材(bois)之意的合成语"欧波瓦"(Hautbois),该乐器在历史上以吹奏两片树叶发出的声音为起源,这是原始簧片乐器都有可能经历过的行为。自古代双簧乐器开始发展起来,如古希腊的奥罗斯(Aulos),古罗马的"特比"(tibia),古埃及的"哈里"亚洲人常用的"苏尔奈"(唢呐)(surna)。这些用一支哨子来演奏的乐器笼统的称之为霞尔梅(Schalmei)也算是双簧管的祖先。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并正式出现在独奏,重奏和管弦乐队合奏的不同领域,成为西方古典音乐领域不可或缺的规范性乐器,同时在管弦乐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声音清澈明亮,甜美纯净,可谓独具魅力,光彩诱人。她有时如才可夫斯基《天鹅湖》中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有时如抒情女高音用音符在告白,绵长又深情,有时又如女郎般风情万种······



舒曼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a.d),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1]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在某些方面令人难以琢磨,但我们说起他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张俊俏的脸,一个德国的美男子形象。迈克尔斯泰因波格曾提到,舒曼的音乐是多么的真切啊,多么地贴近我,让我屏住呼吸,震撼我的心!他音乐中的陌生感是多么深刻,多么人性。我是多么惊奇,多么受宠若惊,因为他把自己的颤抖写进了音乐。

三首浪漫曲创作背景:

这部曲子就像一首美丽的诗歌,每一个音符似乎都是耳边的悄悄话,它更像是一首用音符串起来的项链,细腻精致·······每一个句子都透露着舒曼对妻子克拉拉的浪漫情意。

舒曼以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家。1849年整整一年时间里,舒曼开始了音乐评论,这一整年舒曼都在不停的工作,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曾经在一封信中提到过:“这一年的确是我多产的一年,虽然战火不断,但也似乎也给了我不断创作的动力,用音乐写出了心声。《舒曼三首浪漫曲》就是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创作,这首曲子也是他送给心爱的妻子的一份礼物。。

第一首

在舒曼心中,美妙的诗篇是跃动着的音符,流淌着旋律,开头的明亮旋律把人深深吸引,放佛音乐带着我们走进舒曼的世界,回到第一次他看见克拉拉的模样,透露着一丝羞涩,每个音符似乎像一根红线串起了他们的每一个眼神···这种偶然的相遇不禁让人想起徐志摩笔下那些美丽的诗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第二首

开头段落的句子连贯缠绵,像湖面的水光那样平静,慢慢流淌着······第二段一改前面的舒缓平静,大量的切分节奏,强弱对比给人紧张感,像莫名来了一道闪电,瞬间大雨磅礴,,每一句重复都像在不相上下的争吵,似乎也透露着作者内心此刻的惶恐·····最后,末段又回到了风雨前的平静,两人相互依偎······

第三首

钢琴与双簧管的齐奏仿佛忘记了以前一切的不愉快,每一个音符都记录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第一眼遇见的心动,到遭到反对,从打破重重阻碍,到携手走进幸福的殿堂····每个音符都是对妻子的诉说,每个休止符都是感叹,不管遇到过什么都能被这么美得音乐冲淡,不管有什么争执,都能被每个句子说服,我们感受到了这份礼物是多么用心,多么珍贵······



音乐有着无穷的魔力与魅力,每一首作品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每一个音符都有着他自己的解析,就像语言,一样每一句也有着他不同的语气与含义,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作曲家,也学会走进他们的世界,读懂他们所诉说的句子,我们才能更好的诠释每一个作品······


    关注 Yinyue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