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带你认识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洞悉那些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正在思考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





好书推荐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

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作者简介
关于“约翰·布罗克曼”
“就是他”

约翰·布罗克曼
(John Brockman)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简介

关于本书内容
人类是否因互联网的诞生进入了公平竞争的场域?
“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我们的预测能力是否正在退化?
智人的第四阶段有哪些特征?
全球脑会使人类成为“超级英雄”吗?
虚拟现实技术会不会灭绝人类的真实体验?
还有更多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你将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 我们的心智正和互联网发生着永无止境的共振,人类思维会因此产生怎样的进化效应?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149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思想家及艺术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触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科技趋势、心理认知及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前沿概念与思考框架。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最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思想巅峰”,包括人类学家斯科特•阿特兰、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及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哲学家及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宇宙物理学家马丁•里斯、“黑天鹅理论”的倡导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等等。

书评

精彩书评摘要

郝景芳,《北京折叠》作者

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礼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王烁,财新传媒主编

不要指望在这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你自己。

吴甘沙,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颗。

书摘

摘自本书第四章节选
无形学院
克莱·舍基(Clay Shirky) 
社会网络学家,著有《人人时代》《认知盈余》
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公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已看到一些其颇具代表性的优点,比如大幅提升信息获取和规模合作的能力,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缺点,比如思想的碎片化和干扰的持续化。通过比较登录“维基百科”和色情网站哪个更好,我们就能衡量互联网的相对价值。

我们不幸地生活在表达能力最大规模增长的时代,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不幸是因为盈余总是比稀缺更危险。稀缺意味着有价值的东西更有价值,在概念上易于整合;盈余则意味着过去有价值的东西风光不再,会让人很不安。

用最近一次出版技术的大规模扩散做类比,在1500 年,你只要会读写就可以谋生。读写技能在随后一个世纪的扩散,使读写变成了人们的必备技能(非职业化)。在读写能力变得至关重要的同时,抄写员丢掉了工作。

同样的事也正发生在传媒业。在20 世纪,拥有将某些东西公开发行的设备或机构——不管是报社还是电视台都会使你成为大人物。但是在今天,传媒业公开传播的职能正变得非职业化。视频网站不得不提防8 岁的小孩向全球发布视频。面向全球观众的传播能力是新时代人的基本媒介素养——这个能力在过去很有价值,而现在它如此普及以至于你没法用这个能力赚钱。

职业媒体让位于20 亿业余爱好者的集体参与,这种转变意味着公共思想的平均质量已经崩塌。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可以说任何事情时,这就不可避免了。如果网民涌入的唯独后果是,现行的高品质内容生产模式被破坏,那么我们就处在了另一个黑暗时代的起点上。

所以,我们需要力保那不是唯独的后果。

对互联网是否改变了人类思维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是“现在回答还太早”。这不是因为我们无法看到一些明显的影响,而是因为深层变革要待新的文化形态决定技术能做什么之后才会显现。

回到前文所做的类比,印刷业是一个必要而不充分的科技革命变量。无形学院的成员是一群推动了17 世纪中期化学革命的自然科学家们,他们强烈批判其科学前辈——几个世纪以来只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炼金术士。与炼金术士不同,无形学院用几十年的时间将化学牢牢地植根于科学,使其成为科技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但在17 世纪,化学家和炼金术士的设备和知识背景相同,无形学院和炼金术士的区别在哪儿?

他们有共享文化。炼金术士的问题不是他们渴求黄金,而是信息闭塞。炼金术士是反启蒙主义者,只用手写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工作,除了自己的弟子几乎不给任何人看。与之相反,无形学院的成员则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他们描述、争论方法和结论,从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并受益于彼此的研究成果。

用先锋剧作家理查德· 福尔曼(Richard Foreman)的说法,化学家是“煎饼人”。他们摒弃了炼金术士点石成金的精神深度,这种持续性的不正视现实的维度使人们知难而退,不能善始善终。尽管在我们所学的科学史中他们都是些孤傲的天才,但科学研究一直是网络化的协同工作。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种种科学发现的历史先驱。无形学院不仅利用了纸媒的属性,还创造了一种用纸媒支持科学的透明性和争论性的文化。我们有同样的机会。

我们从arXiv.org 获知,20 世纪的传播模式不足以应对今天可达到的共享程度。我们从维基百科获知,后期的同行评议可以创造惊人的共享文化。我们从搜索梅森素数(Mersenne primes)获知,数学各分支的探索现在最好以小组为单位推进。我们从Linux 的开源代码效应获知,松散的团体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时间长度合作。我们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点击者”(Clickworker)项目获知,业余爱好者群体有时能够取代专家。我们从在线患者数据共享平台Patients-LikeMe 获知,病人的参与加速了医学发展等。

公开系统的参与主体是受益者,如学者、政治家、记者、医生等,他们会抱怨公共思想的丰裕颠覆了旧秩序,但这些抱怨就像吊唁者的痛哭。他们反抗的变革已成为历史,真正的行动在别处。

互联网对人类思维的主要影响只在其塑造的思想文化环境中显现,而不取决于个人行为。无形学院的成员没能看到今天科学思想的全面兴盛,我们也无法看到人类将如何使用这一廉价、即时、全球性的共享媒介(意味着“来自人人,人人分享”)。

但是,我们是最早设定这一媒介工作模式的人。我们的命运不太重要,但我们设定的标准很重要。

考虑到我们今天所掌握的,互联网只能被看作“无形高中”,只有那么一点点教育材料,与由自我陶醉和社会妄想组成的大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然而,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无形学院”来运用,发挥其真正的思想价值和变革公民素质的作用。达成目标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我们采用共享模式,并将之应用到发布信息已成为了新型素养的世界中。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关注:有用之书
回复『书名』即可免费获取推荐过的书籍



    关注 有用之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