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咬人?上了幼儿园才知道孩子还会这种操作!

 

爱咬人?上了幼儿园才知道孩子还会这种操作!2017-09-19 掌心宝贝最近,有个朋友在圈里大吐苦水:孩子在...





最近,有个朋友在圈里大吐苦水:孩子在幼儿园爱咬人,怎么办?据她回忆说,孩子1岁多的时候确实喜欢咬她,她和家人都有阻止和教育,后来因为要工作,朋友便把娃教给了姥姥带,不常守着孩子的她还以为孩子已经改掉了咬人的习惯。不曾想,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却因为“咬人”的坏习惯遭到了小朋友的投诉,现在有些小朋友见到他都远远躲开,令当妈妈的她十分无奈,长久下去,孩子交不到朋友,怕是会变得越来越孤僻。

其实,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会在不经意间养成一些小习惯,有些小习惯无伤大雅,甚至长大后孩子自然就改过来了,比如嘟嘴、咬手指等;但有些小习惯却会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像咬人、打人这种带攻击性的行为,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作为家长,必须得督促孩子改正。今天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孩子们的两个常见的攻击行为:打人、咬人的成因以及应该如何处理!
家长烦恼之孩子爱打人


爱打人的孩子,常常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动不动就会有动手打人的习惯。不管对方是大人还是小伙伴,只要在遇到了与他想法相违背的事情或言语时,他都会本能地伸出手攻击对方以达到捍卫或保护自己的目的。

打人的原因: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如下几种:

1.交往技能不

遇到问题时不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便简单地采取了打人的策略。特别是在多次动手打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就更容易认为“打人”是他左右这个世界的有力武器,自然就会频繁借助它的威力了。

2.安全感不巩固。       遇到陌生或非常态的环境,就容易紧张,进而通过打人来先发制人、自我保护。

3.教养方式不当。       如果父母在教育过程经常对孩子采取暴力方式,孩子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消极影响,一来孩子可能会从父母那里模仿、习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二来受到责打的孩子可能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
如何应对:

1.适时进行交往技能的教育,引导他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鉴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专门撰文论述,不拟在这里展开。

3.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给他讲一些正面的故事,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原型供他模仿。同时停止打骂的教育方式,对宝宝的交往圈子最好有个控制,少让他和一些爱动手的孩子来往。

4.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的孩子,可以诱导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处理,逐个“击灭”。
家长烦恼之孩子爱咬人
孩子喜欢咬人,有时候孩子会在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对人下口了;有些孩子咬完人后会乐呵呵地冲人笑,并不觉得这是不妥当的行为……其实,孩子咬人的原因有很多,甚至包括生理上的原因,因此父母的对策也必须有所区别。
咬人的原因:1.长牙

长牙期的宝宝由于往往由于乳牙萌出时刺激牙床而出现牙痒现象,而孩子的20颗乳牙一般在2-2岁半之间长齐,所以,如果2岁半以前,宝宝出现了咬人现象,父母应该优先考虑是否在长牙。

如何应对:给宝宝提供一些稍硬的食物供他们咀嚼,借以缓解出牙期的不适,减少宝宝的咬人冲动。

2.口腔敏感期没有充分发展一岁之前的宝宝往往要经历一个口腔敏感期,喜欢把拿到手的东西塞进嘴巴里进行探索行为,但有的成人怕这样不卫生,看到宝宝用嘴巴咬东西就会制止,以致宝宝的口腔探索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出现滞后或补偿的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喜欢咬人。

如何应对:给宝宝提供不同质地、硬度、味道、形状的干净东西,供他撕咬和品尝,以补偿孩子错失的探索机会,但也有时候,宝宝觉得皮肤之外的东西“不解渴”,果真如此,我们也不妨牺牲一下,拿洗净的胳膊等痛觉不明显的部位让她咬几次,不要担心孩子会上瘾,就像孙瑞雪老师所说:“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3.用咬人来表达爱意两岁以后的孩子,尽管交往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交往技能却没有相应地发展,以至于把咬人作为表达爱意的方式,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被爸爸妈妈亲吻的小朋友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被采用,因为小孩子被爸爸妈妈亲吻时感觉很好,于是便模仿着去亲爱别人,但由于尚不懂得如何把握“亲吻”的度,结果把牙齿也用上了。

如何应对: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相信,随着孩子交往技能的发展,用咬人来表达爱意的行为会渐渐消失,另一方面,也不妨通过积极引导或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示范让孩子放弃或忘记这种表达方式,比如,跟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别再用亲吻来表达爱意,以免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模仿,并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进行指导。

4.好奇心作怪两岁以后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连他人的表情都可以进入他们的探究之列,如果哪天小家伙无意中基于其他原因咬了别人,碰巧发现被咬者的应激反应很好玩,就很可能恋上这种捣鬼的感觉,借以观察千变万化的表情。

如何应对:既然孩子是因为好奇而咬人,就不妨拿更新奇的事物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如果再不奏效,就索性严肃地告诉孩子,“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咬的!”并果断地用行动制止,很可能开始孩子会不听劝告,甚至会哭闹地坚持,但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接受“人不是用来咬的”这个“探究结果”。
5.无聊或发泄情绪像大人一样,孩子也有无聊或郁闷的时候,由于幼小的他们尚未掌握理性的宣泄渠道,咬人有时候就成了发泄的方式。

如何应对: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的消极情绪而减少咬人机会,当然,如果孩子仍然有因情绪而咬人的机会,在上述转移注意力、劝导等处理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就耐心倾听孩子哭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幼儿园教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