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何处不围城] 谢炎红手记:理想难寻,唯有菊的芬芳

 

“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入选展览之一“何处不围城”...



“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

入选展览之一

“何处不围城”

策展人:张予津

本展览邀请到的13位艺术家将不止于展览现场的作品呈现,而是将在策展人的组织下展开文学阅读与摘抄、文体自由的手记写作与艺术创作的重思再造;并突破艺术范围内的话题讨论,与策展人完成关乎文化理想、个体生存境遇、精神困惑等泛文化命题的时效对谈。包裹情感温度、个人私趣、爱与殇的图文内容,为更多观者营造情感的代入,提供了一种借由阅读拉近艺术与生活之距离,亦从中获得情绪纾解,驱散“围城”内外精神之霾的可能。
艺术家手记&对谈


谢炎红
在波德莱尔《恶之花》诗集文字中,我试图去提取一些信息,用意象表达方式去构造一个“场”——矛盾、痛苦、贪婪、欺骗…充斥着种种恶事物,不断坍缩,又不断循环......





“我爱回忆那些毫无遮掩的岁月,

没有谎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恶之花》




瞥见一秒



一个傍晚
“瞬间,她的理智完全消逝,太阳的光辉因此而黯淡,整个混沌在智慧的神殿里打转。”

——《恶之花》



马桶之思
“喷射的水花
朵朵鲜艳
仿佛泪雨纷纷
飘落下来”


——《恶之花》

碎|镜
一些日常记录,
生活和诗总会有某些联系,
像是本来就预言好的。
  


这是创作过程第一部分前期的一些静态画面试验大稿,当时是用一种儿童刮画纸做的,特别容易损坏,也没能好好保留,多少有些可惜。
整个创作过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是对整体所见所得所感的个人乌托邦想象
(影像作品前面内容)
就像是“流动的诗”
第一部分静态图像创作(木版)
第一部分的静态细节(木版)
边看边“写”,诗图像化初步进行中
大量的手稿草图都没了,只剩下些当时记录的照片
由于时长的控制需要,很多稿没做出来
丢失的逐帧手稿
第二部分
是把即时性阅读感受用动态图像的方式物化
也可以看做是情感的物像化表达
(也就是影像的后半段)
影像截图
后记


这个作品探讨从文本到图像的转换,

另一层不一样的尝试则是——

探讨文字阅读的第一感图像生成。

(类似于前文中说到的及时性阅读感受)其实

能给观者带来哪怕是一丁点的触动,

都会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恶之花,无人的时候,你是否也想吞噬它?


在这充满物质的空城

唯有我们的爱

胜过一切恶之花

唯有超越它

才能真正理解它!
对话
张予津&谢炎红
张:谈谈哪些日常阅读会给你创作带来启示和灵感?

谢:平常的阅读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创作方式也是,看到哪或者突然想到哪就做到哪儿了。一本书吸引我的除了书本身的阅读价值外,还有可能是偶然翻到的一个不着边际的词、一段话,或者哪怕是书外在的东西,如气味、书页上的旧渍,有时间痕迹的折角。

当时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恶之花》就是从这个部分开始的……它的创作出发点并不是要用文字内容去做出插图,不探讨传统的图文关系,而是想结合当时的阅读环境和自身的感受把这些感觉体验图像化。过去对诗一直是一种排斥的心理,会觉得有些矫情和无病呻吟,其实不然,只是没有加入对文字的理解和不成熟的情感以及过去所接受到的普及教育让人本能的反感,以至于很难理解作者的表达诉求。阅读不一定会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点状式翻阅既轻松又会有碰巧的发现,就像是我特别喜欢捕捉生活中出现的小插曲, 产生些未知的惊喜又会有些跳脱的东西出来,不那么按部就班,不那么一成不变,反而会引出一些问题……

阅读没有整体连贯的脉络思路,生活也不会如你期盼的那样顺水推舟。这些可能跟我个人不太理性的原因有关系,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我自己来说,从插图工作室出来,阅读是不可少的,插图也是围绕文本故事来进行二次创作,那时候得有文字的依托、有现成的故事和文本积淀,才敢于“说话”,久而久之都忘了该怎么从自身发现去表达了。还有一件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就是当读得多想得多后就疏于动手拿画笔来表达。文字的力量很强大,充分思考反复咀嚼后发现没有必要再用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了,这可能是文本作为图像来源的创作方式的一个尬点。

张: 作为央美版画系毕业的学生,为什么想要去用影像这种媒介来进行创作?而版画技法又在过程中带给你怎样的补给?

谢:用影像表达的想法最开始是从我们的一个电子读物插图课程萌芽的,那时候刚开始接触非纸本的、结合电子产品阅读习惯的插图创作,最简单的是让图像动起来,对于数码工作室的同学来说最简单不过,而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举步维艰,当时就只学了些简单的软件操作,到后来的这个作品的创作便派上了些用场。

这个作品我想表达的就像前面那个问题里说到的——“不探讨传统的图文关系,而是想结合当时的阅读环境和自身的感受把这些感觉体验图像化。”这种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对于我来说是很难用纸本绘画来表达清楚的(当然罗斯科肯定可以哈哈),所以就选择了影像的方式。

其中有两张版画其实是那段时间的创作瓶颈期,不知道怎样进行下去,于是我放下了所有,专注于做木刻,版画其实是一个可以让你定下心来的创作媒介,从一刀一刀的刻版到上墨印版,一点一点的手工印制,它不那么直接,不那么快能出结果,而且过程中会有期待,期待纸揭下来那一刻的惊喜,也能让人沉下来有个缓冲的时间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版画也给了我影像创作上很多启发,黑白木刻那种阴形阳形相交的力量是一方面,复杂但又要心思缜密的制作工序又是另一方面,像做套版的话你没法不细心,不细致的结果就是作品的粗糙,这种潜移默化的细致习惯也让生活变得精致。像作品后期出片的那段时期,机器连续不断工作了三天,6000多个图层已经渲染了一大半,但是导出来的一小节样篇发现里面有一段时间线的小人旋转重复特别多,版画遗留下来的强迫症终止了所有渲染,在这么多图层中终于找到了问题图层,后面又重新渲染了4天,所以展览开始的那天早上才把这几分钟做出来,记得那天早上做完,便睡眼朦胧的去买了个特别想吃的梅菜肉馅儿的包子……

张:用《恶之花》作为文本基础来创作,出于何种表达诉求?这本书带给你最直观的阅读感受是什么?

谢:读《恶之花》之前是先看到波德莱尔的另一本书——《美学珍玩》,里面有作者对一些艺术家的评价或关于他们背后的故事,还有一些艺术观点,觉得特别新鲜,就了解了波德莱尔其他的一些著作,才看到《恶之花》。也是买来随便翻翻,诗集文字的画面感特别强,所以就由着当时的阅读心性,随手画了些小图,平常也有记录的习惯,后面可以做什么也未可知,只是不想丢失那一秒的感觉体验。

说有何种诉求,还是跟前面谈到的那样,我个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没体验过什么复杂的情感,没有感情寄托(说白了没什么信仰),其实就是即时性的观后感抒发,只不过是用了种稍稍麻烦的方式。作品也不会刻意要求艺术性学术性之类的,只期望的是能够给观者带来哪怕是一丁点的触动…

这本书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一直企图物化女性,可能在现在的环境看来会有些反感和不适,但这一点在当时的环境是没办法避免的,还有里面描写的爱、性和死亡,很露骨,很直接,遗憾的是我的创作可能没办法做到那样,这些东西我本身是不太能理解的,可能跟我个人苍白的感情经历不无关系(笑),所以我会试图从中寻找我没有的情感体验。当然我也不能完全了解诗人在那个环境下的整个创作心态,所以只能通过文字,经过了时间冲刷遗留下来的文字,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读者的不一样的感受。

张:《恶之花》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忧郁与理想,是在沉重的忧郁中寻找难寻的理想。在你心中,也是觉得理想难寻吗?

谢:这个问题真的是问到我的痛处,因为我个人不太是那种会计划、有目标、会打算的人,所以很期待生活中会发现一些跳脱的小意外、小惊喜,或者用最近流行的一个词——“小确幸”。但这看起来明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说辞……苦恼……

所以“理想”这个……对于我来说真的……一直在追寻,却又看不到它是什么。

其实人找到自己要做什么真的挺难的,我特别羡慕那种知道自己明确要做什么的人。迷茫的时候就寄托在作品里,在创作思考中找答案,在过程中发现机遇,说回来,创作就是在找自己吧。而我认为的追求理想……应该也是一种找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情。又或许应该是一种行动,没有多少顾虑,做自己想做的,即使东篱采菊后见不到南山,手中至少还有菊的芬芳。

理想,不一定是桃花源世界,不一定是物质的需求,我觉得到最后归根结底理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很虚又很实?那还是暂且把当下做好吧……说来说去,我果然是个理想主义者(笑)

张:毕业后你还在坚持创作吗?目前你觉得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谢:创作一直在进行,这个阶段处在一个积累记录的过程,没有停止,可能暂时没有实质的结果,但是能把自己放在这个状态里就行,最害怕是心思不在,脱离了那个状态,那也就意味着一切结束了。就像在我面前有一扇门,一直徘徊在门口为了踏入的那一步做准备。这个比喻有点抽象但挺符合我个人现在的心理状态。不过差不多该踏出那一步了,不然回头连门都没有了。最大困境就是前面这个问题吧,理想难寻,对了还有……时间不够(笑)。要做的事情和想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怎样取舍,在这个环境里,时间变得紧促,没法让自己闲下来,闲下来是件可怕又奢侈的事情,消耗时间也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当发现状态疲软的时候,应该是要换一种状态的时候了,或者从最简单的换一个环境开始,并且有目的的去多接触一些新事物,这是大概是目前我能做到的调整方法了。

不知是思考还不成熟的原因还是其他……我不知道,总觉得缺少独立解决大问题的能力,面临岔路口该如何抉择也不能果断决定,看来未来还是需要理性一点。


更多策展人&艺术家手记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一:追问,才刚刚开始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二:如何找到了他们?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三:我的阅读与成长往事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晟瑜 手记:作品在成长,而我在工作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钊瀛手记:戏剧化的视觉“意识修炼”

[青策·何处不围城] 胡佳艺手记:行为,是一种感觉上的需要

“青年策展人项目”是2016年常青藤计划在“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之外推出的全新项目,以项目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青年策展人征集展览方案,最终选择出优秀的有效方案辅以多层面的扶持与引导,助力青年策展人将艺术构想变成展览现实。

2017年,常青藤计划持续推出青年策展人项目,并为入选者提供更为专项细致的辅助引导。

更多关于“常青藤计划2017”详情见“常青藤计划”微信底部菜单栏“展览活动”


    关注 常青藤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