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叱咤风云的三姐妹:成长背后的母亲和教育理念

 

中国有传奇的宋氏三姐妹,那咱来看看美国版本的“宋氏三姐妹”...



点击上方唯生visionarch关注我们

唯生订阅号坚持每周编辑和上载原创精华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平台转发请注明来源:微信号“唯生visionarch”。我们新建立了一个教育分享群,其目的在于1)提供免费咨询;2)共享教育资源;3)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朋友,可以查看这里:唯生团队教育不像其他一些行业,可以急功近利,马上获得成果。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方能彰显功效。教育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还能让人改变世界。让我们一起,通过教育,塑造更美好的自己,共建一个小小理想国。愿意入群的小伙伴,请先加唯生创始人李莎博士的微信“LiSha_DA”,加时请注明“名字+希望加入唯生大家庭”。

天朝拥有传奇的宋氏三姐妹,而美帝也有这样的三姐妹,她们在商界和学术界中叱咤风云,可谓是美帝最有权势的三姐妹。她们就是赫赫有名的 Wojcicki 三姐妹。先来看看三姐妹跟爹妈在一起的画风是怎样的。



(从左至右:老妈Esther, 大姐Susan, 老爸Stanley, 二姐Jannet, 三妹Anne。图片来源:Commonwealth Club)

大姐 Susan 现任 YouTube 的CEO,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还取得了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的理学硕士,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BA。



(图:Susan Wojcicki。图片来源:USAToday)

说起Susan的传奇经历,还要从她辞去世界500强公司的工作,担任一个当时还是超级小公司的没工资、没下属的第一任市场经理开始。1997年的时候,Susan还在英特尔工作。当时她跟丈夫一起买了房子,为了还每月的房贷,将四间卧室里的三间,连带车库,一起租给了两个对创业非常有热情的斯坦福学生: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这俩小伙子当时正在创立一家号称将创造宇宙第一搜索引擎的无厘头公司,还起了个搞笑的名字:Google,并将Susan家的车库作为公司的“全球总部”。



(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在Susan家的车库里创立Google: 左Sergey Brin, 右Larry Page)

没过几个月,Susan就觉得这两个一天到晚在车库里倒腾的年轻人确实疯狂,但他们却疯狂得靠谱:Google的搜索引擎其实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于是,当时正怀着第一个小孩的Susan,果断辞去了英特尔的工作,成为了Google的第16名员工:一位既没钱又没下属的市场经理 (这是有多么逆天的眼光和魄力啊啊啊!)。

多年后,Susan回忆起当年这个疯狂的决定时,说到:“Rarely are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to you in a perfect way, in a nice yellow box with a bow on top. 'Here, open it, it's perfect, and you will love it.' Opportunities, the good ones, are messy, confusing, and hard to recognize. They are risky. They challenge you.” (机会很少会以完美的形式出现在你面前,更不可能是在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黄盒子里,等你拆开它,并告诉你说:“你瞧,这是个完美的机会,你会受益匪浅的。”机会,特别是好的机会,往往是混乱而令人困惑的。好的机会的风险很大,也会时刻挑战你。)



(Susan在2015的YouTube Speaking活动上。图片来源:CNBC)

Susan进入Google后,领导了Google至今最大的两起收购案,一是在2006的时候以16.5亿美元买下YouTune,二是在2007年的时候以31亿美元购买了DoubleClick。现在,作为YouTube CEO的Susan,被称为美国广告业老大,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度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更让人敬佩的是,Susan在Google工作期间,生了5个宝宝,还坚持每天6点下班,6点至9点为家庭时间,任何外人都不得干扰,天大的事情都得过了9点再说。

大姐多年前租出去的小车库,不仅孕育了世界上最伟大公司之一的Google,还成就了一段传奇姻缘。

话说当年小妹Anne来大姐家玩,一来二去地就跟车库里的疯狂少年Sergey Brin熟了,并开始热恋。2007年,两人顺利结婚,甜蜜和温馨的程度羡煞旁人。



(Anne和Sergey夫妇。图片来源:美国《财富杂志》)

Anne本可以安心当Google的老板娘,享受生活,讨论诗和远方。可是她却以大姐Susan为榜样,靠自己的拼搏,开创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就在与Sergey结婚那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生物系的Anne,创办了一家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

23andMe是一家怎样神奇的公司呢?不需要你抽血,仅仅是2毫升口水,就能通过公司的技术,检测出36种罕见遗传病的病理基因携带情况。Sergey Brin本人就通过此项技术了解到自己在70岁之前得帕金森综合症的概率达到50%。得知此概率后,Sergey为美国的帕金森综合症研究机构捐献了1.6亿美元的研究基金。



(Anne在她的公司23andMe里。图片来源:siliconbeat)

虽然Anne的公司办得如火如荼,但是她的婚姻却不幸遇到了7年之痒。2013年底,夫妇俩分道扬镳,2015年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可是婚姻的结束,并没有影响Anne继续活出精彩的自己。她继续拓展公司的业务,还跟姐姐联手,一起加强公司的宣传。



(小妹Anne联手大姐Susan宣传23andMe。图片来源:nytimes)

虽然大姐和小妹都是商界的风云人物,而二姐Jannet则是学术届的翘楚。Jannet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流行病学家,并在非洲南部致力于改善儿童健康。
Wojcicki家的三姐妹虽然是在不同的领域,但是在谈到自己现有的成就时,都归结于母亲的教育有方。那培养出三姐妹的妈妈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的教育秘诀又是什么呢?

先来膜拜一下这位在Palo Alto当高中老师的妈妈Esther:



1984年夏天,Esther成为Palo Alto高中的全职老师,负责教授四门英文课和一门新闻课。她进校的第一天,教室是这样子的:课桌椅整齐地排列成行,学生们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默默地看书答题。



(Esther当老师第一天的情景再现。图片来源:Esterh的Ted Talk)

三个月后,Esther觉得这样沉闷的教学方式完全无利于学生们学习,所以自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辞掉自己的工作走人,二是扔掉学生们的课本并被校方解雇走人。反正都是走人,还不如试一试,于是她选择了后面一条路,将学生们的课本换成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刊物,如《纽约时报》等。出乎她意料的是,学校并没有解雇她,这让她信心倍增,决心大干一场。

有个周末,她在街上闲逛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推销一台叫做Macintosh的电脑。她虽然不懂得怎样使用这台机器,但隐约觉得此机器能够有效地帮助她的教学。可是问题来了:一台Mac要3000美元,她的工资不够啊。于是她并不怎么抱希望地给加州政府写信,希望能购买一台电脑。又一次出乎她意料,加州政府直接订购了8台Mac电脑(如今苹果电脑的鼻祖),送到她的教室。



(1984年苹果电脑的广告)

收到电脑的Esther有点纳闷:我都不知道怎么用电脑,那该怎么教孩子们呢?可是,她观察到同学们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经常放学后和周末,都会来学校主动学习其使用。于是,她开始跟同学们一起学。

跟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用电脑的经历启发了Esther: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更主动的学习呢?她设计了以Collabo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 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组成学习团队,相互激励和互相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动力。



(Esther和她的学生们)

在Esther的鼓励下,学生们自己创办的刊物超过了10种,还自己负责刊物的文稿撰写、美术设计、找投资、以及市场推广等工作。



(Esther的学生们创办的报刊The Campanile)

Esther自己家的三姐妹在高中的时候,也都参加过新闻报刊的编辑。大姐Susan和二姐Jannet曾是学校校报的编辑,而小妹Anne不仅曾是校报的主编,还曾因为撰写出色的新闻而获得过奖学金。在老妈Esther看来,无论孩子以后从事什么行业,学习新闻都是有益的。学习新闻能让人知道应该怎样处理信息和培养思维,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应该优先。

当总结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时,Esther提出了以下一套她称之为TRICK的教学方法:

  • Trust 信任:相信孩子能够做得好
  • Respect 尊重:尊重和支持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 Independence 独立:给孩子空间去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
  • Collaboration 合作:跟孩子一起去学习
  • Kindness 和善:善待而不是辱骂孩子


Esther的这套教育理论的第一个实验地点就是在自己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虽说基因很重要 (三姐妹的父亲Stanley是斯坦福大学的物理教授,正在挑战爱因斯坦的理论),而后天的家庭教育却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Esther认为父母在教育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辅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和领导者。三姐妹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周末跟着母亲,拎着用于洗衣服的大篮子,到学校图书馆选自己想要看的书,把书装在大篮子里,直到整个大篮子装满,再心满意足地将书带回家。大姐Susan一直将这个大篮子保留在家里,作为家里的传家宝。

90年代初期,当科技的浪潮席卷硅谷和整个世界时,Wojcicki家庭是硅谷最先购买电脑的家庭之一。虽然当时Esther和Stanley俩夫妇都不知道怎样使用电脑,但他们相信科技能改变世界,鼓励三姐妹接受新鲜的事物,并激励三姐妹自己独立学习怎样使用电脑。至今,三姐妹的人生准则中都有这样一条: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学会的,我很愿意尝试新的科技和新的事物,只要我去探索和学习,就能理解和掌握。

相关原创文:

世界顶级名校美国TOP10里的学霸们都在读什么书?

为什么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音乐家、艺术家、演员或是舞蹈家?

为什么这个民族只占世界人口的0.2%,却培养出了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的2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50的20%?

全球杰出青年齐聚北大|首届全球青年论坛: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他小时候坐牢,青年时期成为艺术家,54岁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一盒饼干的魔力:为什么美国半数以上的女性领导者都是从卖它开始

比尔·盖茨和新的美国大学申请系统、马克·扎克伯格之间有什么关系?



唯生公众平台上坚持编辑和上载原创文章。文章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最新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趋势。愿意加入开头提到的教育群“唯生的小小理想国”的朋友,请先加李莎博士的微信“LiSha_DA”。长按下方二维码免费订阅唯生原创精华文章。


    关注 唯生visionarc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