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泡茶》陶都文学院“五月之光”作品小辑之九

 

推荐语三泡茶,三番况味,三番境界。元康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故事讲得精彩,余音绕梁。茶中江湖,个中滋味,...



推 荐 语
三泡茶,三番况味,三番境界。元康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故事讲得精彩,余音绕梁。茶中江湖,个中滋味,颇可品咂。释儒道融于一壶,香生肺腑,令智者释怀。有道是:

一壶清茗知冷暖,
三泡人生阅古今。
—— 徐  风
三 泡 茶
查元康


在陶都丁山,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烧开水、沏茶。从上午吃到下午,不知为什么,不问渴不渴,一直不停地在吃茶。以本人为例,2天要吃40加仑桶装湖父山区的山泉水,一年吃掉湖父产的宜兴红茶80市斤。我和老家张渚的朋友们讲,他们都不信,都说吹牛,我也无话可说。老实讲,丁山人吃茶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已融入他们的生命里,流淌在血液中了。每天烧水沏茶习以为常,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有些事情很奇怪,该记住的记不住,不该记的却忘不了。关于吃茶这种平常事,我就有三次吃茶的故事忘记不了。



第一泡:舍得之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宜兴书协的书友们一行十三人前往合肥市观摩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在合肥期间,我们到著名的风景古迹“逍遥津公园”游玩。“逍遥津”为古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源自《庄子》中的《逍遥游》,春意盎然,烟雨朦胧,漫步在园中,依稀闻到远处飘来新茶的幽香。二月“剪刀”裁出的细细柳条,倒挂在水榭旁,隐约可见徽派建筑的茶馆坐落其中。茶馆门前竖着的木牌上醒目地写着“新到名茶猴魁,每壶10元”。天哪!这么贵!因为我当时每月的工资是32.5元,那就是月工资三分之一的钱,书友们纷纷摇头。但是我还是想尝一尝“猴魁”到底“神“在哪里?坐定稍候,店员拿来一把景德镇的青花瓷壶,二只青花茶杯,瓷壶并不精致,但青花图纹倒是手工所绘。开水冲入,只见汤色青绿带微黄,似有野兰幽香,沁人心脾,入口滋味甘甜,味道不重,甚为清淡,没有苦涩口感,和我们宜兴绿茶有所不同。我问店员:“味道怎么这么淡?”他介绍说:“猴魁的精髓就于”淡中真味“,这是一种天然之气,静品才能得真味。”我想:这和老子的“大智若愚,大爱无言,夫言稀声,大象无形”等,如出一辙。
第二泡:开蒙之饮。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刚到丁山落户。有一天晚上朋友约我去品茶。那朋友,是一位紫砂壶生意做得很成功的老板,号称丁山“四大金刚”之一。装修豪华的别墅,园子里一条大狼狗见着陌生人就嚎叫着,我装着不怕的样子,其实心里很害怕。走进厅堂,只见到处挂着名人书画,中堂是陆俨少的山水画,程十发的行书对联,让人震撼。待我仔细一看,发现大都是赝品。我心里暗暗好笑。但主人非常好客真诚,他的量气大是出了名的。看到我们来,当然更是热情有加。从黄花梨的柜子里拿出15年的普洱茶要泡给我们品尝。我一点不懂,世上也有像晒干了的牛粪一样黑色圆饼的叫什么普洱茶?而且价格昂贵。据主人讲,要贰仟元一饼。当时我月工资是158元。那就是说我一年的工资还要多一点,差点把我吓坏。我不知道他吹牛还是真的。我说:“太贵了,我们无功不受禄。”他操着若无其事的神情说:“这小意思,我贩的老壶每把都要上万元的。”那更是把我惊呆了。我后来慢慢地知道,他讲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边泡边讲,主人用一套不锈钢的开普洱茶的工具,足足有十几把,是专请台湾的工匠,全手工定做的。茶盘是当时非常少见的台湾产的不锈钢方盘。我还记得,紫砂壶是程寿珍的掇球,小杯也十分精致,是台湾产的白瓷杯,坯体薄如纸。这一切显得十分讲究。待水开后,先烫茶具,后放茶叶,再冲入少许开水,然后倒掉,以清洗茶叶杂质,并唤醒茶叶。头道茶,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再倒到各个小杯。请我们先闻香,茶汤入口,稍停片刻,细细感受醇度,滚动舌尖,顿觉满口生津,香味四溢,润和和甘厚,顺柔与陈韵,尽在其中。慢慢品味展开想象,这和孔老夫子《论语·学而》所曰:“礼之用,和为贵。“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也。
第三泡:醍醐灌顶之饮。2013年深秋,台湾壶友罗先生邀请我和几个徒弟赴台举办小型壶展及书法笔会。其实就是私人会所的一次朋友文化交流活动。会所坐落在台北城郊结合部,四开间徽派建筑,在整个街上异常醒目。门前树木花草郁郁葱葱,在名贵树木的掩映下有一硕大的鱼池,池中上百条大锦鲤色彩斑斓,懒散地在水中游弋。罗先生是个有头脑的商人,在八十年代靠二千美金到大陆来收旧家具,一举发家。现有宾馆、酒家、红木家具厂等上亿资产。为人豪爽好客,且特别喜爱书法。他说小时候家里很穷,读了几年书就到社会上混饭吃了。书法是他的挚爱,可惜自己写不好,辜负了父母的希望。看到好书法,手就痒,想写。他把我们领到他的会所书房,考究的书柜、书桌全是老红木的,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墙上到处挂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并谦恭地要我们批评指正。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哪能批评指正呢?象征性地恭维一下,鼓励表扬为主。顿时主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的表情。

该到泡茶的时候了,主人取出了台湾名茶极品冻顶乌龙茶,此茶价格不菲。顶级的冻顶乌龙也要上万元一公斤。冻顶乌龙茶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冻顶巷)所产,茶区海拔600-1000公尺,被誉为“茶中圣品”。鹿谷乡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故事听起来有点玄乎。罗先生边泡茶边介绍,头头是道,喜形于色。于是煮开了的泉水注碗中,顿时泛起茶沫,即用碗盖撇掉,观之汤色密绿带金黄,清爽怡人。饮之喉韵回甘,浓郁持久。冻顶为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吧!我们领略了主人的盛情,但也有一丝遗憾,主人没用紫砂壶泡茶,而是用了瓷碗。我也不好意思问个明白,我想个中自有道理。品茶如敬佛,佛与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茶道为佛学贡献了“物我玄会”的清凉世界。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先生有联道:“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足以说明中国茶道与佛学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泡茶的小故事,我把它提炼为:舍得之饮、开蒙之饮、醍醐灌顶之饮,是自己的一点想法罢了。但从茶道的角度来思考,他却包含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天人合一“三者融合的思想精髓。茶道精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各自有多少理解,就会有多少慰藉、多少快乐!
母亲节快乐
文中配图来自昵图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关注 陶都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